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本文用家系调查的方法.发现了汗管角化病伴发银屑病患者1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扼要介绍.家系分析结果表明.汗管角化病伴发银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作者认为.为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的素质.婚前一定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倾向的人.建议其婚后最好不生育.  相似文献   

2.
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可能与日晒、年龄、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它是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肿瘤,其发病机理可能与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和凋亡受阻、增殖旺盛及角化过度、色素代谢异常等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大多临床诊断很容易,有时需要病理诊断的确定,皮肤镜的应用为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法.随着对脂溢性角化病研究的深入,治疗手段不断改进,逐渐向创伤小、瘢痕少、依从性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用咪喹莫特诱发小鼠出现银屑病样改变,通过优化病理切片技术对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在Balb/c小鼠背部皮肤涂抹咪喹莫特7天,诱发银屑病样皮损,对其进行PASI评分,分析皮损程度;取皮损组织,制作石蜡病理切片,对浸蜡、脱水、染色等步骤进行温度、时长的优化,比较传统切片染色和优化方法对Baker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影响.模型组小鼠涂抹咪喹莫特7天后出现红斑、鳞屑和皮肤增厚等银屑病样改变;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发现其表皮增厚,角化不全,出现Munro小脓肿,棘层肥大等银屑病样病理变化.经本实验室常规方法处理的切片,组织不完整,结构不易分辨,影响组织病理学评分,从而影响对该动物疾病模型的鉴定;经改进处理后的切片,组织完整,结构清晰,染色均匀,能进行直观观察并准确评分,从而能准确鉴定银屑病疾病模型是否正确建立,为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本实验成功制备银屑病样动物模型,通过切片和染色方法的改进获得较高质量的皮损组织石蜡切片,提高了疾病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鉴定标准,也为进一步的银屑病新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皮肤镜在毛发红糠疹与斑块型银屑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1月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毛发红糠疹组(27例)与斑块型银屑病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采取皮肤镜诊断措施,评估两组皮肤镜表现与组织病理学表现。毛发红糠疹组表现出白色角化栓10例,弥漫血管分布6例,白色鳞屑颜色7例,点状血管形态3例;斑块型银屑病组弥漫血管分布18例,白色鳞屑颜色15例,点状血管形态25例,两组皮肤镜表现具统计学差异,P0.05。毛发红糠疹组表现出毛囊角栓有10例,所占比例是37.03%;角化不全有21例,所占比例是77.77%;颗粒层增厚有23例,所占比例是85.18%;不规则棘层肥厚有19例,所占比例是70.37%;斑块型银屑病组(n=27)表现出颗粒层减少有23例,所占比例是85.18%;融合性角化不全有22例,所占比例是81.48%;规则性棘层肥厚有24例,所占比例是88.88%;表皮角化不全内微脓肿有13例,所占比例是48.14%。切实采取皮肤镜鉴别诊断毛发红糠疹与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具有时效性,便于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老年角化病是日光长期曝晒损伤皮肤所致的一种癌前病变,临床上又称日光性角化病或光线性角化病。大多发生于经常暴晒于日光下的中老年人群,白种人易患此病,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部分病变可发展成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我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角化病是日光长期曝晒损伤皮肤所致的一种癌前病变,临床上又称日光性角化病或光线性角化病.大多发生于经常暴晒于日光下的中老年人群,白种人易患此病,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部分病变可发展成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我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犀角金线头顶的犀角状突起的组织学研究显示其可分为前段、中段和基部三部分.前段以十分发达的角化上皮,致密发达的真皮网状层,中央无骨质管为特征;中段以中央有角质管,角化上皮和真皮网状层均不发达为特征;基部以中央骨质管管壁迅速增厚及皮下组织有少量肌纤维为特征.在各部均未发现神经末梢和腺体.故表明该犀角状突起可能只是一种保护性器官而非感觉器官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常伴发一系列症状,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GERD病人症状反复,常因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而产生过度紧张,甚至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胃食管反流伴发焦虑病因病机的探讨,研究二者发病的相关性,并从疏肝健脾的角度探讨其治疗的理论依据,拓展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线粒体病的特点,并对线粒体病的母系遗传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犀角金线Ba头部角状突起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犀角金线Ba头顶的犀角状突起的组织学研究显著其可分为前段,中段和基部三部分,前段以十分发达的角化上皮,致密发达的真皮网状层,中央无骨质管为特征,中段以中岽有色质管,角化上皮和真皮网状层均不发达为特征;基部以中央骨质管管壁迅速增厚及皮下组织有少量肌纤维为特征。在各部均未发现神经末梢和腺体。故表明该犀角状突起可能只是一种保护性器官而非感觉器官。  相似文献   

11.
矩阵的对角化问题比较复杂,难以判断,文章从可对角化的定义出发,根据对满足特殊条件的矩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其能否对角化的相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何洋 《科技信息》2009,(20):79-80
银屑病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且顽固难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顽症之一。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有关。银屑病并不是一种传染病,但因为银屑病患者的皮肤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本文就抗银屑病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概况做一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对于满足反对易关系的费米子体系,Bogoliubov变换是幺正变换,可以直接对体系哈密顿量进行矩阵对角化,而玻色子体系满足对易关系,不能直接进行矩阵对角化.本文以玻色子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哈密顿量进行改造,实现对角化,使其在自身表象下表示,并且此方法可以推广至高维自旋系统.  相似文献   

14.
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表皮性肿瘤。在临床上较常见,一般诊断不难。但少数病例损害较严重者,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而在病理上出现许多不同的名称,易引起诊断上的混乱。笔者现将本组48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材料进行讨论分析。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一较典型华支睾吸虫痛所致原发性肝胆管癌病例。患者经B超、肝扫描、CT均显示“肝内占位性病变”,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证实“肝右叶肿瘤”。外科作肝肿瘤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确诊肝华支睾吸虫感染伴发肝胆管上皮腺瘤样增生,肝胆管上皮癌变及胆管腺癌。对华支睾吸虫病所致原发性肝胆管癌的病理变化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同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鉴于原发性肝胆管癌目前治疗尚有一定困难,病死率极高,作者认为积极防治华支睾吸虫病,将对流行区内原发性肝胆管癌发病率的下降及对原发性肝胆管癌的防治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蛋白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4月21日至2006年4月30日期间在我室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8例,治疗组在使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前后均使用美容仪器导入胶原蛋白行面部皮肤护理,对照组只使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不做皮肤护理,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有良好疗效,而胶原蛋白有利于强脉冲光治疗术后面部皮肤的修复,两者联合美容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郭辰  李真 《科技资讯》2009,(1):247-248
综述了近几年喜树碱在全合成方面的进展。喜树碱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果实、叶。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抗病毒,抗早孕,改变皮肤表皮的角化过程等功能。现临床应用已应用于恶性肿瘤,银屑病,治疣,急慢性白血病以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等方面。本文探讨了喜树碱进年来在全合成方面的具体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SF-环上理想的可比较性及其刻画;利用其理想的可比较性,探讨了可比较理想上矩阵的可对角化问题,得到了相关矩阵可对角化的一系列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上,一个家系中如果同时存在两种单基因病,而控制这两种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即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制。根据基因在遗传时趋于稳态的情况,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非同源染色体体上的基因类型进行分析,并为控制常染色体遗传病提供预测。  相似文献   

20.
对"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正交变换模型"进行了再研究,给出了利用对称变换法求对称矩阵对角化的相似变换模型(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