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同唱响和谐文化的主题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周铁农同志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周铁农 《科技智囊》2008,(10):76-77
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发起和主办的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已正式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特点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确定了“和谐共生团结合力”是中华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共同确定以这一精神内涵指导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征集工作。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海峡两岸同胞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推动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的深层结合,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千古龙情     
"走过春夏秋冬多少年代,走过日月星辰天涯海外。唐风宋韵已把历史记载,龙的姓氏永远不会更改。"正是这份悠悠千古龙情、浓浓华夏血脉,让我们无法割舍龙的情怀,让我们不能忘记龙的姓氏。而今迈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这只"东方巨龙"正在和平崛起,中华儿女以"龙"的名义紧紧团聚在一起,心手相连,同心同德,共襄民族复兴大业。"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而龙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保持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新时代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4.
研究传统名贵傣药龙血竭中有效成分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重要组织的分布情况,同时探讨长期模拟失重效应对龙血素B分布的潜在影响.将SD大鼠分为正常重力组和模拟失重效应组,采用21 d大鼠尾悬吊方法模拟长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大鼠25 mg/kg龙血素B,于给药1 h后收集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睾丸和骨骼肌10种组织,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各组织中龙血素B质量分数.在正常重力组中,龙血素B在肝、胃分布较多,其次是肾、肠、心、脾、骨骼肌和肺,脑中最少.与正常重力组相比,模拟失重效应组大鼠肝中龙血素B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47.7%(p<0.05),脑中质量分数上升5.4倍(p<0.05);在肠和肾中质量分数显著下降52.7%和22.0%(p<0.05);在大鼠胃、心、肺、脾、睾丸和骨骼肌中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龙血素B的分布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长期模拟失重效应显著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肝、肠、脑、肾等重要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贵州龙动物群举世闻名,贵州龙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兴趣和关注。“贵州龙动物群”是以水生爬行动物为主的动物群,化石数量丰富,保存精美,种类繁多,是贵州三叠纪地层中发现的具有巨大科学价值的化石动物群。现在我们就向读者介绍一下鲜为人知的贵州龙、兴义龙发现始末。1957年春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教授就接受了去云南、贵州、广西地质考察和采集标本的任务。多年的野外工作养成了他对节假日淡化的习惯。他告别了妻女,踏上了征程。胡先生的采集工作很顺利,在云南野外工作了155天,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浅论中国的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化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文化的蕴涵。人们读龙书、演龙戏、唱龙歌、跳龙舞、裁龙树、养龙花、吃龙菜、喝龙茶,以“龙”为名、说龙、写龙、画龙、雕龙、舞龙、赏龙、立志成龙,处处有龙、时时见龙,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龙。  相似文献   

7.
2012年是我国农历的龙年。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我国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有龙的崇拜。  相似文献   

8.
阿穆尔满洲龙(Mandschurosaurus amurensis Riabinin)是我国境内被发现得最早,并经过科学记录的恐龙.1915—1917年,俄国人在黑龙江沿岸中国一侧进行发掘,将所获得的化石装成一具基本完整的鸭嘴龙骨架,由列宾宁(Riabinin)研究,并定名为"阿穆尔满洲龙",据说至今  相似文献   

9.
壬辰说龙     
白明亮 《大自然》2012,(1):29-33
2012年是我国农历壬辰年,即尼年,又称“大龙年”。龙在中国可谓大名鼎鼎,伴随着5000年文明的脚步、走遍960万平方公里的斟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到处都可见龙的身姿。龙对中网历代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民俗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足“龙的子孙”,中国是“龙的故乡”。  相似文献   

10.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考胡永东(上饶地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文帝行玺”龙钮金印出土于1983年6月广州越秀公园西侧的象岗山,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初年的第二代南越王墓。甫越国是西汉初年的地方割据政权,又是岭南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小王朝,据《史记》记载:南越,当...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08,(9):8-13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和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一样,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创意、发起和推动的旨在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的重大文化项目,具有深刻的文化理念和内涵。经过长期深度研究以及大力弘扬中华龙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将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提炼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中华龙文化,其“和谐、包容”的内在气质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和平、友谊、进步”相通相融。致力于中华龙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永远贯通,也致力于中华民族内部,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深度文化沟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方案自去年年底向全球广泛征集后,今年进一步拓展为以“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为主题的第二轮征集活动。我们期待更多华裔同胞、中华儿女、国际友人团聚在一起,更持续、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华龙文化的开掘、弘扬、创新中来,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美、恒久共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人工诱导龙血竭与野生龙血竭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为人工诱导龙血竭是否能替代其野生龙血竭提供依据,解决龙血竭资源极其紧张的问题.采用HPLC法.选用Waters Nova-Pak C18色谱柱(φ3.9mm×150mm,5μm),检测波278nm,柱温40℃,进样量10μL,以乙腈-0.4%磷酸(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结果: 龙血竭和人工诱导龙血竭均具有相对保留时间14.2,19.9min的2个共有峰,且HPLC峰形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龙年话龙     
叶清 《厦门科技》2012,(1):47-48
2012年是中国农历壬辰年,俗称龙年。龙,或称中国龙,是中华民族十分熟悉的神异动物.形象威武,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这种“身似蛇、头似驼(牛)、角似鹿、腿似蜥、爪似鹰、掌似虎、髯似羊、尾似鳄”的动物,是中国传说的龙.起源于黄帝时代的图腾。  相似文献   

14.
龙庆华研究员龙庆华研究员,男,北京市人,1940年11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在美国INSTRUMENTATIONLAB公司R&D作访问学者,被聘为高级工程师,参与大型医疗仪器的研制及改型,1984年回...  相似文献   

15.
贵州龙脊椎动物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分布范围广泛、时代延续较长、内容丰富的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它的研究可以完善人们对海生脊椎动物各门类的起源、分布、系统发育和古生物地理的认识.近期的研究表明,贵州龙动物群中包括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所有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主要类群--鳍龙类、鱼龙类、海龙类和原龙类.它由早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的6个脊椎动物组合组成.它们是嘉陵江组的湖北鳄-贵州龙-裂齿鱼组合、关岭组一段的清镇龙-三桥龙组合、关岭组二段的原龙类-鱼龙类鱼类组合、杨柳井组的鱼龙类和一位置未定的爬行类组合、法郎组竹杆坡段的贵州龙-幻龙-中华真颚鱼组合和法郎组瓦窑段的安顺龙-黔鱼龙-中国豆齿龙组合.贵州龙动物群的成员分别与同时代西特提斯区及东太平洋区动物群的成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杨媛 《科技信息》2009,(24):I0187-I0187,I0185
古往今来东西方的龙形象在文学、艺术、设计表现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以中国明代龙为代表的东方龙饱含了神性的色彩,西方欧洲中世纪龙则是邪恶的代表。近年来,随着中国MMORPG游戏作品中大量的龙的角色设计的涌现,不仅增添了游戏神秘奇幻的色彩,烘托了游戏的场面气氛,也使中国玩家们对龙形象表现有了新的认知。本文通过对中国明代和欧洲中世纪龙形象在文学、设计方面的调查分析以及对美国、日本、中国现有的MMORPG游戏中龙角色的形象分析,探讨了MMORPG游戏龙角色设计中东西方龙造型元素的应用理论依据以及东西方龙造型要素融合下,迎合中国玩家的MMORPG游戏的龙角色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血竭中剑叶龙血素C含量的方法,以Phenomenex C18反相键合硅胶色谱柱为固定相,水-乙腈(33:67)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11nm;柱温35℃;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剑叶龙血素C在42.85~342.8μg进样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6),方法回收率为97.87%。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龙血竭中剑叶龙血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科技知识动漫》2014,(10):24-26
植食性恐龙在进化过程中不断进化着“武器”以便抵御猎食恐龙,三角龙就是其中“武器”开发的佼佼者之一。 经过很多世代的反复试验,三角龙最后统一了认识,决定让三支长矛一样的角就长在头上,虽然模样有点另类,但能有效地恐吓、攻击敌龙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19.
龙年话龙     
带着澳门回归的欢笑,随着新千年的钟声,亿万个自称为“龙的传人”的华夏儿女们迎来了农历庚辰年——龙年。中国是龙的故乡。古往今来,不少中国人喜欢以龙为名,张龙、王龙、李龙、赵龙等等层出不穷。龙池、龙潭、龙湖、龙塘、龙川、龙溪、龙港、龙沼、龙河、龙海、龙江、龙泉、龙井、龙水等与龙相关的地名比比皆是。龙的传说数不胜数,龙的故事述不胜述。显然,此处话龙也只能“画”出龙的一鳞半爪而已。龙为何物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龙生活在三叠纪的海洋里,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而绝大多数恐龙则生活在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的陆地上,以植物和动物为食。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古生代的海生爬行类化石。但几乎所有的海生爬行类—鳍龙类、海龙类、鱼龙类等都相继在早三叠世到中三叠世初的海洋中出现了,并在中三叠世达到辐射发展的顶峰,大部分类群在晚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