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业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的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便突显出来。不仅如此,我国人口老龄化也日趋严重,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更加不能得到保障,为了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机制,亟需出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问题显现到出台解决制度的迅速反应,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我国对农村养老问题是极其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相关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婷 《科技信息》2010,(31):I0244-I0245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紧迫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已经超过城市,原有的以家庭保险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己不适应农民的要求。而长期以来,农民被排斥于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外,老有所养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当前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加大了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客观上要求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来发挥补充养老的作用。企业年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年金市场化的管理、投资和运营也将对进一步促进金融混业经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加大了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客观上要求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来发挥补充养老的作用。企业年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年金市场化的管理、投资和运营也将对进一步促进金融混业经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不仅有利于我国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障权利的实现,而且能够丰富和发展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本文在对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加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监管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进一步加剧,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支付压力愈来愈大,对保值增殖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逐步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殖要求逐步显现。本文明确指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关系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殖,有效的投资运营是保证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重新确立,时至今日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许多缺陷,公平性不足、覆盖率低、兼容性较弱等因素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一轮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即将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重新确立,时至今日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许多缺陷,公平性不足、覆盖率低、兼容性较弱等因素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一轮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即将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后期,人口老龄化逐步成为世界性趋势。而我国的情况则更为特殊,我国现在处于经济迅猛发展时期但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无疑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注入新的血液。本文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靳欣 《科技智囊》2014,(11):30-36
<正>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了10%,标志着我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发展,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同时,养老保险存在多种制度并行,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如何加快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百姓关切,吹响了新一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号角,努力完善养老保障安全网,让所有老年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国有资产存量重组,稳定社会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革、发展和稳定有机结合的必要条件,关系到企业能否真正转换经营机制,关系到政府能否真正转变职能,本文就社会保障问题谈点看法。一、社会保障的现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能否缓解改革中所出现的社会矛盾。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覆盖面窄。尽管我国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了保障,在农村也在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制度,但…  相似文献   

13.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要举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日益变化,养老重新成为家庭的责任。因此,必须按照现行的政策和条件.不断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爱娣 《科技智囊》2014,(11):62-65
<正>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点,妨碍了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人员流动,不能有效发挥社会互济功能,也不能有效应对养老保险面临的财务困境。因此应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重构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打破城乡界限和职业界限,建立基于国民身份的单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年初,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启动的消息,曾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推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破除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存在的"二元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造成了巨大冲击,已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尤其在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影响该省的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该文描述了甘肃省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现状,对该省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提高退休工人社会保障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阮翔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0):5-6,25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我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机关事业单位传统的退休养老制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出现明显的鸿沟,不利于机构改革深化和人力资源正常流动。本文认为改革的难度在于既要增进不同职业身份人员参保的公平性,又要考虑改革对既得利益群体的冲击大小,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设想。  相似文献   

17.
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是当前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任务。完善城镇养老保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渠道予以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途径之一。本文选择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障制度为切入点,将灵活就业人员分层次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实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全覆盖,实现人人有所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是当前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任务。完善城镇养老保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渠道予以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途径之一。本文选择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障制度为切入点,将灵活就业人员分层次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实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全覆盖,实现人人有所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刘寒  王方方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2):148-149,152
当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势在必行。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主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保障建设,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面临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针对河南省养老保险问题提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的路径,由制度统一最终走向内容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儒家孝文化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农村人口的7.35%;农村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关系全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赡养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还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实现问题,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问题。人多保障少,成为了当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两难问题。为了让更多的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社会和个人在养老中都要共同担当这个重任。"孝"是儒家仁爱精神的基础所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今天,提倡尊亲重孝,敬老养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