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吉林省盛产人参。人参花蕾目前尚未充分利用。本文对人参花蕾的挥发油(FGVO)进行了研究,从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出56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烯类相对百分含量高达44%。但花蕾挥发油含量少,易挥发和氧化,给应用造成一定困难。现将FGVO制成β-CD包合物,为挥发油的应用提供了较好方法。1 相似文献
2.
新榄香烷型倍半萜内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珊瑚Clavularia属中含有不少结构新颖或者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作者从软珊瑚Clavularia viridis中发现了8个新二萜和一个新甾醇,其中有些具有抗肿瘤活性。在继续对该属软珊瑚的系统研究中,我们研究了Clavularia inflata Schenk,从中分得一个新的榄香烷型倍半萜环内酰胺,命名为Clavulinin(1),此种含有γ-羟基-α,β-丁内酰胺倍半萜的结构很为罕见。 相似文献
3.
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系五加科植物,根及根茎具滋补强壮、解热、镇咳和调节血压等作用.曾报道该植物叶的化学研究.本文将报道四种新化合物齐墩果烯型三萜皂甙的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4.
5.
6.
人参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自从Gstirner开始后,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作者在人参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中,首次从人参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一个重要的神经传导递质,非蛋白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的存在,同时还首次分离鉴定了N端为Glu并以γ-羧基形成肽键的几个寡肽.本文报道GABA的分离与鉴定及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氨基酸分析. 相似文献
7.
8.
软珊瑚Paralemnalia thyrsoides中的倍半萜及其生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萜类化合物是软珊瑚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我们在对软珊瑚的研究中,曾发现一系列具有生理活性的大环二萜和罕见的双十四元环四萜——扭曲肉芝甲酯和异扭曲肉芝甲酯,提出了这二个四萜在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中可能的生源合成途径.最近,Bowden等从同种属的澳大利亚软珊瑚(S.tortuosum)中除发现一个新的结构相似的四萜外,还分离到我们提出的这类四萜的可能的生源前体——十四元环二萜,证实了我们的生源推测. 相似文献
9.
人参自古即为著名的补药,我国最早(后汉时)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将人参列为上品,该书中凡入上品之药多为对人体有补养之功的。该书谓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金元以后用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即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时,用人参尤宜。为治疗虚劳内伤的第一要药。为什么叫人参?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的一个种。以其根入药,根的全形往往像人的形状因而得名人参。宋代《图经本草》记载:相传,欲使两人同走,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这就证明了人参… 相似文献
10.
人参(Panax ginseng)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关于它的离体培养研究,已有许多报告。Butenko等(1968)报道了人参组织培养中的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Jhang等和Chang等对人参进行了组织培养并获得了再生植株。杜令阁等通过花药培养得到了人参花粉植株,并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程强等对人参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并获得愈伤组织。关 相似文献
11.
12.
新倍半萜酯——苦皮藤酯1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自然生态系中的昆虫拒食成分,不仅为揭示昆虫和植物间的生物化学关系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也为创制昆虫拒食剂新农药提供天然模板。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的果油对蔬菜害虫黄守瓜成虫(Aulacophora femoralis),菜青虫幼虫(Pieris rapae 相似文献
13.
南蛇藤植物中新生物碱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1]作者报道了南蛇藤植物中四个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在此基础上,作者继续进行研究,得到了化合物1的单晶,并对它进行了单晶结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文献[1]根据光谱推定的化学结构修正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已经证明人参三醇皂甙(panaxatriol ginsenoside,PTGS)促进PHA激活淋巴结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e-2,IL-2)与促进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而与RNA合成无关.继而还观察到PTGS可以拮抗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对IL-2合成的阻断效应,而不能拮抗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的阻断效应.同时 相似文献
17.
自从卫矛科植物中发现抗癌活性物质——美登素(maytansine)和雷公藤甲素(tipto lide)以来,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对从卫矛科植物中寻找新的抗癌活性物质有极大的兴趣。作者从粉叶南蛇藤(Celastrus glaucophyllus)根皮的丙酮提取物中,通过溶剂分配处理以及氧 相似文献
18.
从东非药用植物Warburgia ugandensis和W. stuhlmannii,树皮中分离得到的Warburganal(1)和Polygodial(2)对非洲粘虫Spodoptera littoralis和A. exempta显示了极为强烈的拒食活性,因而这一类倍半萜的全合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报道的合成多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科学通报》1977,22(3):142-142
我们从菊科植物Artemisia annua L. 中,分离出的一种结晶。定名为青蒿素,是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56—157℃,[α]_D~(17)=+66.3°(C=1.64,氯仿),高分辨质谱(m/e282.1472 M~+)及元素分析(C63.72%,7.86%) 相似文献
20.
青蒿素1是一个含有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它具有突出的抗疟作用。在测定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它的全合成工作。本文报道中间体失碳倍半萜内酯10的合成。合成的原料为10R(+)-香草醛2(见图1)。2用溴化锌环化立体专一地生成6R,7S,10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