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屈赋中居于句首的修饰语"纷"在一定条件下,与其处在宾语位置上的名词中心语间隔出现,形成"纷……x+名词中心语"的悬空格局.悬空的条件是:修饰语"纷"的中心语在宾语位置上已经与一个修饰语x紧邻共现.悬空的原因是:(1)与修饰语x相比,"纷"同名词中心语的语义关系相对较远;(2)修饰语x已经与名词中心语在句中组合成一个标准音步,更外层的修饰语"纷"必须被安置在句首一端,才能保证诗行主体部分仍是标准音步构成的韵律节奏.悬空的作用:(1)诗行主体的双音节节奏,是对<诗经>确立的标准音步的重复和回应,以确认屈赋作为诗的性质.(2)安置在诗行之首的非标准音步,是屈赋的创造,它们形成了楚辞不同于<诗经>的错落悠扬之美.  相似文献   

2.
日常交际中,韵律对于话语意义的构建起重要作用。话语的语用意义和语用效果是"说什么"和"如何说"互相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说"涉及韵律所扮演的角色。然而,现有研究却忽视了韵律在话语意义构建中的作用。尝试通过日常交际中不礼貌话语韵律分析,探讨韵律在语言不礼貌话语意义构建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韵律不仅可触发强化不礼貌话语意义,还能消解礼貌标记语的礼貌含义,传达不礼貌言外之力。  相似文献   

3.
伟大诗人屈原是轻型躁郁症患者,那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病人不仅脑子聪慧、灵敏,且易创造出不朽的艺术品。屈原之所以创造出如此辉煌的诗篇与他的创作心态和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他的病症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思维奔逸和意念飘忽,其中表现为创作诗文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且内容丰富、充实,写出的诗文在意象表现上既飘逸又有意象的深刻体验。即在抒情的文字中有意联现象,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且由此意象连续生发,不可休止,词句之间也是意义相联。即是说诗文中的意象具有象征、隐喻作者情感的特征,形成的语言系统在情感上也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屈原作品──屈赋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这一精神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命运,提出“现实主义是文学的上帝,它将创造文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明人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曾指出李白诗中存在着“长篇短韵”现象。频繁的转韵确是李诗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既存在于五言诗中,更多见于七言及杂言诗。频繁的转韵不仅造成了诗歌节奏的跌宕起伏,且导致诗中意象的频繁更迭。其诗所以有开阖无常、峰回路转的美感效应,与此独特形态不无关系。本文想就韵律与意象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探讨其在共构李诗形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维吾尔语的韵律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从维吾尔语语音合成(text to speech,TTS)语音库中提取了音节的时长、能量、基频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基频范围等韵律特征参数,分析了其在音节处于不同韵律层次时的变化规律。提取了语音数据中韵律边界前后的音节延长量、音高重置和无声段等声学特征参数,并对它们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韵律层级之间时长延长量和音高差值随着边界层级的提高而增加;韵律词边界之间没有显著地停顿,韵律短语和语调短语层级边界之间的平均停顿时长分别是154.2和212.8ms。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活之初,诗追随音乐、舞蹈的韵律并与其共同构成人类的艺术活动,诗作为“以声为用”的一份子为文学奠立了在文明社会中的地位;自汉代起,以语言文字的“言志”、“缘情”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虽然诗以其韵律保持着与音乐的关系,但已使文学脱离附庸于音乐、舞蹈的地位而“以义为用”,成为独立的文化门类。其三,“以义为用”的诗寻求韵律之路,自汉魏至“永明体”、至唐初,经历数百年,格律诗定型,完成了以严格的韵律完善自身,以韵律这一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同的形式特征而独立。其四,自中唐开始历经宋、元、明、清,不断有反韵律倾向,乃至颠覆韵律,白话诗出现,旧诗的韵律系统被打破,诗处在要不要韵律、怎样进行韵律建构的重要关口,新时代下诗的韵律重新建构,也是文学将要接受的磨难或磨练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诗歌与音乐是近亲。先秦音与诗不分离,诗乃音之情感的语言体现,歌咏言,诗言志。观音知政即观诗知政。《吕氏春秋·适音》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伤,其政险也。”考查屈原的诗文,我们认为其诗反映的国政以乖又险。大处说,当时举国动荡,自春秋始,天子失位,诸侯争雄,《吕氏春秋·观世》曰:“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戋?),不得休息。”战国之世,七雄争强,屈原时代则是三强争立,社会面临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大转变。屈原诗中反映了这个动荡不安的乱世,故而其情感既怨又怒。小处讲,屈原是楚国一大夫,且又是土生土长的一位诗人。其思想情感的着眼点在楚,直面的是楚宫廷与民众,当时楚由盛转衰,走着下坡路,与秦争战连连败绩,与秦、齐的外交屡屡受挫。楚是昏君当道、谗佞作乱、黑  相似文献   

9.
在藏语单句的层面上,通过时长参数的统计分析,对韵律词和韵律短语两层韵律单元的时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确定了藏语韵律词和韵律短语的基本大小,韵律词为4±2个音节,韵律短语为6±3个音节;藏语韵律单元的总体时长分布差异较大,但不同韵律单元的时长伸缩幅度差异较小.藏语韵律单元的时长分布类型以尾长型为主;韵律单元边界处普遍具有边界前音节延长,边界后音节缩短现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屈原及其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至南宋形成又一高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文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政治遭遇,与屈原有着某些相似之处。靖康事变之后,南宋王朝元气大伤,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贫国弱必然带来外强的侵扰和凌辱,导致民族矛盾的尖锐化。许多正直的爱国人士,有志不能展,有国不得报,受到种种排斥和打击,他们悲愤、压抑、愁苦和失望,精神上备受刺激。然而他们又无力改变现实、扭转局面。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应当怎么办?尽管他们的态度和方式会有差异,但就其主流而言,忧国忧  相似文献   

11.
屈赋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东汉王逸起,许多学者对屈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就笔者所接触到的那些研究屈赋的著述来看,尚未见到有对屈原“人性论”方面的系统的论述。因此,本文试图从屈赋中探讨一下屈原的“人性论”和特点,以及与屈原忠君爱国思想、美政理想之间的关系。我们将这些极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目的是拋砖引玉,以期引起广大屈赋爱好者的深入探讨。也因本人学疏才浅,孤陋寡闻,不免挂一漏万,故奢望得到各位读者的不惜赐教。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有十种基本用韵模式。尽管赞和正文部分的用韵方式不同,但句尾韵是刘勰最普遍的押韵方式。这一特质使得《文心雕龙》批评话语在声音系统上具有回环和谐的旋律美。而且刘勰从不凑韵,往往于意转处转韵,令文气通畅,音韵天然。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是怎样构成的?其中包括哪些因素、层面?这是文学论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也只有深入认识了文学作品的构成,才能进一步理解文学的本质特征。因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论的逻辑起点,是高度抽象的稀薄贫乏的概念规定,只有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展开中,它才一步一步地具体显露出来,以达到对文学的“具体总体”的把握。而文学作品作为静态的存在,就是文学本质的集中体现。从作家的自由创造的角度来讲,动态的创作过程凝聚于静态形式的产品之中,因而文学作品构成的静态剖析有利于创作过程的动态考察。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看,他首先接触的是文学作品,只有分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安燕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141-142
韵律一词通常用于诗歌与音乐中,但在翻译过程中,和谐的韵律美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俄语翻译在保持翻译基本原则,追求翻译标准的同时。力求语言的韵律美。从语气、结构及语篇来具体分析影响俄语翻译中韵律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教师口语中韵律节奏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韵律节奏不仅具有辩义功能,而且是影响语音表现力的因素,并提出了影响语言韵律美的三个要素:语调、节奏、轻重音。  相似文献   

16.
对话(dialogue)是人类文化中习见的日常交往方式,是与人类的社会性相伴而生的个体或群体间相互联系彼此交流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诗学概念,对话并不具有可以抽象界定的基本特征。突破二维空间。在屈赋影射的潜在文化背景与今日湖湘民俗事象二者之中可以进行跨时空的文化诗学对话。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屈赋的时空间诗学文化对话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起国晚期的文献史《屈赋》当作纯文学作品来读,认为它是“浪漫主义抒情作品”。“浪漫主义抒情作品”成了人们误解屈原作品的理论基础。因此,世界上至今无一人能读通屈原作品的内容,这是中国及世界文人的悲剧。笔者运用文献考古的方法,一字一义地将屈原作品的文字逐一考释,复原成三十万字自成体系的《屈赋——屈原南征反秦复郢斗争史诗》一书,填补了中国史诗的空白。现将破译的《屈赋》全文公布,以读者。版面有限,注释部分暂无法刊载。  相似文献   

18.
屈原的诗文创作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并将花鸟草木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发展为象征的艺术手法,突出地表现为“以物比人”。汉代王逸《离骚》序中明确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贤;恶禽臭物,以比谗倿……虬龙鸾凤,以诧君子,飘凤云,以为小人……”朱熹则一言以蔽之曰:寓情草木。 屈原作品中的鸟兽草木意象比比皆是,草木有兰、菊、蕙、芷、桔、杜蘅、江离、留夷、揭车、薜荔、芰荷等;鸟兽有飞龙、鸾凰、凤鸟、凤凰、马、犬、鸡、雏、封狐、雄虺、玄蜂、虎豹等。这些意象总体来说是比喻人,或象征人格情操,即以物喻人。如屈原说自己高洁即以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来象征。把木兰与秋菊的芳菲品质与自己的人格合而为一,即把香草的芬芳与自我品格视为同一。再如以被兰佩芷的服饰作为自己人格外化的标志,“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揽本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丽)兮”其他一些人也以草木作为人格的外化形式,灵巫是“浴兰汤兮沫芳,华采衣兮落英”。山鬼也是“被薜荔兮带女罗,被石兰兮带杜蘅”。有的文以草木直接隐喻为人,如荃、荪代表君王,或特指怀王,“荃不察余之中情”(《离骚》)、“荪详聋  相似文献   

19.
韵律构词学原理认为,最小韵律词是一个至少由两个韵素构成的合格音步。分析表明:武呜壮语的最小韵律词也符合这一标准。从韵律构词角度来看,其音节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CV型音节;武鸣壮语区分重音节和超重音节。同时在韵律的作用下,其中的VC型音节和非典型VVC型中的音节尾辅音C都具有韵素地位,与V组成两个韵素构成一个最小韵律词。  相似文献   

20.
壮族排歌,都是成排成排地唱,这是各地相同的。但在韵律方面,各地排歌各有特点,不甚相同。从字数来分,只有以五言为主和以七言为主两种。不管是五言或七言,又都夹杂有长短不一的句子,最多的是一两个字,有的是三个字;也还有八、九、十个字甚至十几个字的长句子。在押韵方面,一般是押尾韵(亦称脚韵),有的押腰尾韵。押尾韵的就是在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