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国内翻译研究的“沉寂”,原因之一是没能处理好中国传统译论与西方译论的关系——轻传统、重西方,丢掉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偏离了自己的学术根基。只有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译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才是当代国内翻译研究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美学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然而,20世纪以来的"百年美学"却是西方美学体系直接影响下的产物.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学术资源,西方美学对建构20世纪中国美学确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体验方式.一味地用西方美学的逻辑与体系来套用中国美学,而忽视中国古典美学自身的特点,必然会丧失其独特魅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必须以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为学术基点,有选择地利用西方的学术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3.
有关西方接受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接受理论在现代西方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现代西方论的理论引进以来,我国论界对西方接受理论作了大量的介绍和比较研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本通过西方接受理论的成因、接受理论与解构理论的关系和中国传统论中接受批评模式等的分析,就有关西方接受理论的理解误区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自欧洲"奥斯维辛"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促成了西方文论中富于学术价值的理论范式转向,包括哲学思维方式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文化转向、批评范式转向、人类学转向等,探讨这些发展与变化的因由,梳理其增殖、交叠与对话关系,论析其重要范畴的生成和理论话语的学术价值,进而选择其中国化的一些重要维度进行跨语境研究,对于理解西方文论的特质和建构当代文艺理论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伯海先生在迄今20余年的对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研究领域里,不断保持自己的学术活力,不断延伸拓展研究领域,形成了擅长宏观概括、理论思辨又宏微观结合的学术风格。他探讨的学术领域,大致有唐诗研究、文学史宏观及其理论框架研究,传统文化特质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且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由博返约的多种训练与史论结合的科学态度,妥善处理好新思潮与老传统的辨证关系,认真迂执的性格与坚韧不拔的学术追求,这些都是他学术风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对西方人类学理论 ,我们需要学习、吸收 ,但不是全盘照搬。我们要吸取各派理论的长处 ,学习对我们有用的经验 ,研究中国的实际 ,从本土的实践中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术体系 ,根据中国的经验提出新理论、新方法 ,并应用于指导对中国国情的研究 ,培养出用这种理论研究中国国情的独立科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美学现代化的自觉践行者,朱光潜将西方现代学术规范与学术精神引进中国,功不可没。但由于研究方法上对经验的过于重视,其前期美学论著的体例和观点,在逻辑上仍有诸多矛盾,这源于其对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过分倚重和受中国传统经验主义思维的深刻影响。对文艺现象的经验性解释只有在宏观视野内与思辨结合,其论证理路和观点才更会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神话学是在引进西方学理与继承本土学统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根据“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假说 ,现代学者抛弃了今文家的“语境化”研究方法 ,延续了古文家的“文本间”研究方法。中国现代神话学关于“中国神话历史化”的理论命题和“文本间”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证明了西方理论的普遍有效 ,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材料的同一性关系与文化间的不平等关系 ;而另一方面也使本土材料由此丧失了参与修葺普遍性理论的机会 ,并且以无语境“纯文体”的建构掩盖了其真正的当代学术语境。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地梳理幽默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理解以及西方幽默理论和中国幽默起源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视角探讨幽默的跨文化差异,并以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为基础,总结中国式幽默的特点。指出探索中国人幽默人格的路径,提出从心理距离和辩证思维等视角对幽默做进一步研究的思考。厘清上述问题对理解文化与幽默的关系以及中国式幽默的内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西方大学自治的得失及道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自治是西方大学经久不衰的传统.分析了西方大学自治与学术、政治、经济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道德评价,指出西方大学自治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也论中西精神--与张秀成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中学和西学各有优劣,应互相吸取,但在总体上是西学优于中学。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学的分析思维,使西方社会分工较细,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也使西学学科门类众多;西学在方法上崇尚专精深,对任何问题都穷追不舍,非要证明或证伪,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中学的综合思维则使中国社会分工不细,学科门类不多,在研究方法上则不究细节。其次在义利关系上,西方私有神圣,最后却私也有了公也有了;中国公有神圣,改革开放前却公也没有私也没有。再次,在男女关系上,西学以个体为本,正是为了自身的尊严不受侵犯,才不得侵犯他人的尊严,这就有了平等精神。相反,古代中国的根本大法是三纲五常,夫为妻纲、男尊女卑,被论述为符合阳主阴辅的天道法则,追求男女平等,就是违反天道,就会被天诛地灭,中国没有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2.
从审美方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从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审视中西文化的特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许多差异。中国文化在艺术传统上坚持以善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尚善;而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求真。中国文化在艺术追求上是以“韵”为旨归,而西方是以“美”作为其最高审美范畴。本文以审美方式为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以及原因、意义等,对中西文化内在特殊性进行初步的宏观的考察,以便对中西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身体美学是目前国际美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介绍到中国后,中国美学研究界结合外来理论资源和自身特殊的学术背景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感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四年来,中国美学界的相关研究者们围绕着有关身体美学的西方理论资源和学术观点的译介、身体美学兴起的原因、身体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西方身体美学史的建构及身体美学研究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互动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努力推进着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和考证利玛窦在韶关传教期间的居所位置以及天主教教堂的建筑风格及其形成原因,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有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就是“域外汉籍研究”。但“域外汉籍”的含义有些复杂,其外延有些含混不清。所谓“域外汉籍研究”可以易称为“东亚汉文学研究”,这样更具世界文学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那种试图用“以中释中”完全取代“以西释中”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通过“以西释中”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中国哲学本身,才是中国哲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汉学"起源于欧洲,旨在对中国文化进行研究。二战以后,"汉学"研究重心逐渐转移到美国,且汉学研究的兴趣也逐渐偏离早期汉学家的初衷。"汉学"被"中国学"取代,政治、经济、军事等研究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西方动画电影发展史,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西方动画电影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动画电影从一开始就注重传统元素的运用与表达,创造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但却在近现代发展中遭遇瓶颈。根据近现代中西动画电影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现状,选取动画电影作为研究主题,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中西动画电影的运用与表达,旨在找出中西动画电影发展的差距,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的中国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研究,是美国中国学研究区别东西方汉学一个显著特征.研究美国中国学,应注重将中国学研究同中美关系、美国东亚政策乃至全球战略联系起来考察,使美国中国学研究为中国国家利益服务.研究中国、认识中国,让更多的美国人客观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现实,有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在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消极影响,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汉字是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三种重要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研究中国历史 ,人们十分重视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汉字在反映文化方面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在研究中国历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三种重要资料 ,研究者应该将三种资料结合起来 ,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