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德育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持续发展、兴旺发达的大事,尤其是高校德育工作,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然而高校德育环境十分复杂,受社会和家庭影响较大.因此,加强德育工作,必须通过整合德育资源,促进高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场所和德育功能的和谐与统一,维持学校的稳定发展,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唐炜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3):118-120
网络环境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拓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时空,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但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的高校德育效果、德育方法和德育队伍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德育内容;坚持有的放矢,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德育工作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施教活动和过程的话,德育管理就是对德育工作的管理;但如果把德育工作更广泛地理解为围绕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进行的所有德育活动的话,那么,德育管理就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管理既包括各级德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也包括高校自身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如果说前者是指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基本指导思想和目标、德育基本内容等方面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的领导和部署,那么,后者则指高校接受和实施上级的领导和部署,并对本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的组织和规划。本文要谈的德育管理即指高等学校自身的德育管理。就高校内部而言,德育管理的主体是学校内的德育工作主管部门,这里主要是指校党委;德育管理的内容主要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实效性是德育效益、德育效果和德育效率的统一。由于德育环境产生了新的变化、德育对象具有新的特征,德育队伍的力量不强,所以,造成了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局面。要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优化德育环境,在深入了解德育对象的基础上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还要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增强德育队伍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效益观念,以德育效益为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对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校德育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要求正确树立科学的德育效益观念,这是实现以德育效益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切实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谢晓虹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41-142,147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高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德育目标功利化和德育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等问题,为此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对高校的德育工作进行重新的定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进取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团队精神教育。本文最后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战略:提升德育主体素养水平,更新德育观念;改进德育手段,提高影响和渗透;提高学生在网络德育中的主体意识;推行终身德育的理念,实现德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信息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势在必行。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创新是德育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只有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孙祖皓 《科技信息》2008,(6):171-171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德育模式,因此,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一套顺应时代需要的高校网络德育体系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旨在明晰当前形势下高校网络德育体系建立的迫切性.对高校网络德育的实施进行了思考、探索,并提出了高校实施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入口和出口的视角,探讨高校德育工作中值得注视的问题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指明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裂缝存在的现实性及衔接的必要性,阐明高校德育工作需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的工作要点,论证高校培养纯粹技术人才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多向度的运作模式大力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高校实施班级德育的主导力量.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调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把德育作为班主任工作之根本,做好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化”和“外化”工作,切实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准确把握大众化时代高校德育目标的定位,丰富、更新高校德育内容,创新、拓宽高校德育方法,改进、完善高校德育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戚卓新 《科技信息》2007,(20):206-207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点,面向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作重新思考,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方法,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社会为大学德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传统德育提出了挑战.大学德育应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新内容,逐步实现大学德育科学化、专家化,建立社会、大学、家庭、媒体四结合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凤娟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54-1756
古代书院在教授生徒儒家经典的教育中,十分注重挖掘其道德教化的育人功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书院的办学宗旨、教学内容与方法、书院环境的育人功能以及讲会制度这几方面充分体现了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本文从这几方面来剖析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途径,对于当前我国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琳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2):114-116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之一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关注学生主体的需要,把握学生主体的特征,以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传统的德育课程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构建新的高校德育课程模式即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是新时代人的发展要求,是学生主体的强烈愿望,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而要建立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必须按照高校德育课程的人文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和成才需要,合理确定高校德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是我党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作出的新思考、新突破、新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德育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方略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德育理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文化与科技日渐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带来相应道德教育问题的提出,促使高校德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研究美国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理论中的合理经验与对策,利于探索并推进我国高校现代性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入学新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上中学和大学在学生教育培养上的脱节,如何搞好衡接、过渡,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近两年的大学城工作实践说明:衔接是一年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阶段,改进一年级的德育工作是搞好衔接的重要环节。从一年级德育工作在针对性、过渡性、主导性和综合性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入手,提出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作出“四个坚持”:即,一是要确立一年级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四个目标;二是要坚持抓好一年级德育工作的四个阶段;三是要坚持抓好一年级德育工作的四个原则;四是要坚持抓好一年级德育工作的四个机制,充分发挥德育 工作的巨大潜能,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双向积极性,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和综合化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才能使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益性真正落到实处,推进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新进师资师德失范、常规性师德教育与建设缺乏刚性、师德考评机制不完善、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乏力等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思考,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与完善新师资的入职制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师师德教育与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与发展的监督与激励机制才能确保新建高校教师道德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