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接骨木果油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接骨木果油是否具有降血脂作用。方法 以大鼠、鸡为实验对象,接骨木果油4g/kg灌骨2周。结果 明显降低正常大鼠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动脉硬化指数(AI)(P〈0.05,P〈0.01)。结论 接骨木果油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其作用优于脉通。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巨噬细胞酸性磷酸活性指标,检测了接骨木骨实油对小鼠胜利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有开发价值的新型植物油有八种,它们是:葡萄籽油不含化学溶剂,可替代进口的甜杏仁油。红花籽油红花籽含油率19%左右,其油青含亚油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无机盐,是高级保健食用品。柑桔(应核)油利用柑桔的皮核提取的柑桔油颇具天然香味,有消胀、理气、开胃等保健功能。核桃仁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物,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山楂核馏油山楂核经干馏后获得的山楂核馏油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替代黑豆馏油,用作食品防腐添加剂。果皮香精油利用苹果等果皮,可提取果皮香精油。它具有天然香味,营养丰富,且价…  相似文献   

4.
接骨木属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经济价值,分布较分散.为探知接骨木属分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扫描电镜对吉林省接骨木属叶表皮微形态进行定性描述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叶表皮具毛或无毛;上表皮细胞壁分为凸起和凹陷两种类型;气孔器有椭圆形和狭长椭圆形两种类型;叶表皮气孔大小、密度和表皮毛长短及密度等均存在差异.2)主成分分析选出4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1.665%.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接骨木属植物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为有毛类,包括毛接骨木和宽叶接骨木,表现为叶表皮两面均具毛;气孔器为狭长椭圆形;气孔周边条纹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壁凸起,细胞呈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波状.第Ⅱ类为无毛类,包括接骨木、钩齿接骨木、东北接骨木和朝鲜接骨木,表现为叶表皮两面均无毛;气孔周边条纹大于1μm;上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利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编制吉林省接骨木属分种叶表皮分类检索表,说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吉林省接骨木属种下分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野生资源丰富,易于繁殖栽培,便于开发利用。接骨木油脂含量高,易提取,油脂中α-亚麻酸质量分数在20%以上,比其它作物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可食用、药用及其它工业用;果皮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利用接骨木资源具有委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外培养技术和同位素掺入的方法,研究了墓头回总皂甙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及转化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墓头回总皂甙具有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不影响小鼠淋巴细胞的长生,而在高浓度时,对转化的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接骨木属花粉表面纹饰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接骨木属12种花粉的表面纹饰进行了观察、拍照,总结出中国接骨木属花粉表面纹饰具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穴状纹饰和网状纹饰,为中国接骨木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可靠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细胞为一种异形细胞,属于分泌组织之一,通常存在于一些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为樟科植物解剖学特征之一.关于该科植物的油细胞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本次实验通过透明处理,观察马木姜子油细胞在根、茎、叶和果实中的分布和结构情况.木姜子(Litsea)植物是油细胞的原料植物,马木姜子在文山分布广泛,因此研究马木姜子油细胞的分布及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病毒对造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乙.丙烯肝炎病毒血清加入培养的正常细胞的上清中,研究其对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结果提示: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对有分裂原ConA和PWM激活的辅助T淋巴细胞和非T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植物凝集素PHA激活的总T淋巴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显著。乙-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引起某些造血细胞抑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川楝果实提取物对棉铃虫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95%的乙醇浸提川楝果实各部分,对棉铃虫进行杀虫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川楝果实各部分提取物及其残渣对棉铃虫幼虫的蛋白质合成有影响,川楝的果皮和种仁对棉铃虫都有较强的杀虫活性.果皮和种仁二者的杀虫活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自交结实率低,严重影响产量,需要配置授粉树.为了给‘长林53号’‘长林166号’‘鄂油63号’‘鄂油81号’及‘鄂油102号’等5个湖北省主栽油茶品种筛选合适的授粉品种,在花期观测的基础上,开展了授粉实验,对坐果率、果实性状、种仁含油率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与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盛花期主要集中在11月,其中‘长林53号’、‘长林55号’的盛花期约晚7 d;除‘鄂油63号’外,授粉品种对其他4个品种的坐果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授粉品种对果实性状、种仁含油率、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综合依据花期、坐果率、果实品质等指标及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各品种的坐果率高、果实品质较好的授粉组合是:‘长林53号’ב长林55号’、‘长林53号’ב鄂油81号’、‘长林166号’ב鄂油81号’、‘鄂油63号’ב长林166号’、‘鄂油63号’ב鄂油81号’、‘鄂油81号’ב鄂油63号’、‘鄂油102号’ב长林53号’、‘鄂油102号’ב鄂油63号’.研究结果为这几个主栽油茶品种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子量为3000 Da,质量浓度分别为2.5、5、10和15 g/L的壳寡糖溶液处理对油柜奈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5、10和15 g/L的壳寡糖溶液处理能延缓油柜奈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表面转色,减少果实失重和降低果实腐烂率.在所有处理中,用10 g/L壳寡糖处理的果实品质保持最好.因此,10 g/L壳寡糖处理可作为油柜奈果实在(25±1)℃、相对湿度90%条件下贮藏时的适宜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3.
4种忍冬科植物浸提液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园林绿化植物对微生物生长的作用,以金银木、天目琼花、接骨木和锦带花为材料,采用室外自然沉降法研究了该4种植物茎叶浸提液对空气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等三类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生长均有影响,1g·L^-1的茎叶浸提液对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或作用不明显;2g·L^-1的茎叶浸提液对细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放线菌菌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4g·L^-1的茎叶浸提液除锦带花和接骨木对放线菌菌落的生长分别具有促进作用和作用不明显之外,其余对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金银木和天目琼花茎叶浸提液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达到了99.7%。  相似文献   

14.
山苍籽(也叫山胡椒)树,是在我国分布很广的一种植物,其果实富含油脂和多种高级化学物质,极有开发利用价值。而且此树对土质要求不高,荒山野岭到处都可种植,两年后即可采收果实。适宜于作为山区县综合开发项目,并能带动农、工、商一起发展。利用山苍籽可提取一道油(皮油)、二道油(核油、黑油)等产品,这些都是重  相似文献   

15.
采用Schaal耐热实验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温度、时间对猕猴桃籽油自氧化过程的影响以及不同抗氧化剂对猕猴桃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对猕猴桃籽油的自氧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影响更明显;TBHQ对猕猴桃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均对TBHQ与PG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且抗坏血酸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优于柠檬酸;添加0.015% TBHQ+0.005% PG+0.01%柠檬酸或0.015% TBHQ+0.005%PG+0.01%抗坏血酸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可使猕猴桃籽油在20℃条件下的预期贮藏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13~14个月.  相似文献   

16.
温度是调控采后柑橘果实着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以重庆北碚产早熟蜜橘(绿熟)为实验材料,研究5、25、32℃贮藏对蜜橘果皮色泽、质体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9天时,不同贮藏温度下蜜橘果实表现出显著的着色差异,5℃贮藏下果实色差指数没有显著变化,果皮呈绿色;25℃贮藏果实的C*、a*/b*值显著增加,H*值显著下降,果皮由绿转黄;32℃贮藏的果C*、a*/b*值有轻微增加,H*值无显著变化,果皮保持绿色。超微结构分析表明:果实采收时果皮油胞呈椭圆形,出现油胞腔,质体结构完整,质粒片层清晰可见,质体内分布少量质体小球。5℃贮藏延缓了蜜橘果皮油胞结构的变化,质体相关基因CcISPH1、CcISPH2、CcISPH3以及CcCRR22表达水平较低,叶绿体变化缓慢;25℃贮藏果实的果皮油胞形态逐渐解体,CcISPH1、CcISPH3以及CcCRR22上调表达,促使叶绿体发育分化为有色体;32℃贮藏果实的果皮油胞层状结构解体,呈半真空状态,CcISPH3、CcHSP17.6II分别在贮藏的第3天和第6天上调表达,CcCRR22下调表达,叶绿体分化成有色体后再分化为叶绿体。实验结果旨在为进一步理解贮藏温度调控采后柑橘果实着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长白山林区人工采集的野生接骨木种子为对象,研究接骨木种子处理不同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种子处理采用砂藏方法,按m细沙子:m种子=3∶1比例混合,32~43℃高温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85.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防治烧伤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烫伤后应用不同免疫调节剂治疗的大鼠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所用三种免疫调节剂对烫伤大鼠淋巴细胞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从形态学上说明免疫调节剂纠正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机理,可能与其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从术后肝癌病人的外周血中诱导树突状细胞(DC),并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DC,用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法及MTT法检测了DC表面分子的表达、DC刺激T细胞的增殖效应及DC诱导的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而比较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与其它条件下的DC功能的差异.结果显示: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DC的功能较未致敏DC显著提高,其可诱导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强的增殖效应,同时诱导的T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疖痈康煎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灌服疖痈康煎剂后,观察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疖痈康煎剂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