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青藏地区措勤盆地它日错深凹陷主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它日错深凹陷位于青藏措勤盆地北部坳陷中,其内发育有主含油气系统和子含油气系统。主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为下白垩统郎山组,储层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盖层为下第三系牛堡组。该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为距今54Ma,有效圈闭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和喜山运动早期形成的构造圈闭,期探有利区为新生代地层保存较完整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青藏地区措勤盆地它日错深凹陷主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它日错深凹陷位于青藏措勤盆地北部坳陷中,其内发育有主含油气系统和子含油气系统。主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为下白垩统郎山组,储层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盖层为下第三系牛堡组。该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为距今54Ma,有效圈闭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和喜山运动早期形成的构造圈闭,勘探有利区为新生代地层保存较完整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银额盆地是兴蒙褶皱带西段一个盆地群,是和二连盆地是中蒙边境地区的两个构造、沉积层序相似的以白垩系为主要沉积盖层的裂谷盆地。对二者的基本成藏条件从烃源岩、运移和油气聚积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银额盆地的下白垩统烃源岩的丰度、类型,油气运移通道,以及储层物性等条件比二连盆地普遍要差,但也有一些凹陷和地区与二连盆地有相近的成藏条件。借鉴二连盆地的勘探经验,认为坳陷背景上的大而深的凹陷是银额盆地首选勘探地区,要将寻找构造-岩性等复合型油气藏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4.
阿根廷库约和内乌肯盆地油气特征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阿根廷中西部地区的库约盆地和内乌肯盆地是南美次安第斯盆地群南段的两个较独特的弧后前陆盆地。俯冲角度的变化导致二者岩石圈及冲断带构造的不同。两个盆地经历了相似的4个盆地演化阶段:基底、裂谷期、后裂谷沉降期、前陆期。库约盆地发育一个已证实的含油气系统,以上三叠统富有机质湖相泥岩为主力烃源岩,主要以三叠系河流相砂砾岩为储层,盖层为三叠系层内盖层和白垩系区域盖层,圈闭形成和油气生成高峰在新近纪。内乌肯盆地发育1个已证实的和3个推测的含油气系统,除裂谷期上三叠统源岩外,其余下—中侏罗统、凡兰吟阶—巴列姆阶、提塘阶—凡兰吟阶的源岩均发育在裂谷后沉降单元内,储层范围从二叠系至新生界,最富产层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砂岩和灰岩储层,油气系统关键时刻为晚白垩世—新近纪。海陆相沉积环境的不同造成烃源岩质量的巨大差异,直接体现在其成藏组合中赋存悬殊的油气资源量;各阶段中相对独立的构造–沉积环境造成了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野外露头和古生物资料,在井—震联合标定的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下部层序KSI结构发育完整,低位体系域以辫状河和扇三角洲沉积为主,下切谷特征明显,水进体系域发育滨浅湖沉积,高位体系域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上部层序KSII低位体系域不发育,水进体系域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高位体系域在湖平面缓慢下降、陆源碎屑物质供给不断减少的环境下发育曲流河、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下白垩统沉积建造反映研究区的沉积演化具有一定旋回性,早白垩世古气候变化对层序的发育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M盆地走滑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大型走滑型M盆地的研究发现,在早、晚白垩世不同的走滑时期分别形成NEE,NW和NNW向三大构造体系,表现出剪切和扭张两种不同形式的走滑构造特征。认为:M盆地油气丰富但复杂多变,早期,紧临中非断裂带,断陷深度大,沉积下巨厚的下白垩统生油层系;后期,中非断裂带走滑方向变化,沉积中心向南转移,在远离中非断裂带的南区沉积了上白垩统优质的厚层泥岩,形成了大油田的区域盖层,是控制油气分布与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南部黑52井区白垩纪隐蔽油气藏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黑52井区上白垩统青山口-姚家组进行了综合层序地层学研究。共划分5个三级层序,14个体系城。从而建立起该区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各层序界面接触关系,并总结了各层序内部的沉积特征和层序发育特征。介绍了吸收系数的工作原理,并在Linux操作系统下用GeoX2000软件应用吸收系数方法进行油气判别。结果认为层序2和层序5的低水位体系域是油气赋存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8.
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地层称为六盘山群,由下至上划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其中三桥组由紫红色砾岩组成。位于六盘山盆地东部的固原炭山剖面是六盘山盆地白垩系重点研究剖面,该剖面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下部含有一套厚度为28.0 m的砾岩,以往一直归为三桥组,但本套砾岩的基质或填隙物为灰绿色,与三桥组的砾岩的基质或填隙物为紫红色明显不同,通过结合地震剖面地层解释和沉积演化规律研究,新确定了炭山下白垩统剖面的砾岩层位为李洼峡组边缘相,本剖面缺失六盘山群下部的三桥组、和尚铺组。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地震、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统的层序(超层序),超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是株罗系与三叠系,株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根据层序内局部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地层叠置样式,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由于株罗系沉积时期受振荡性构造运动的影响,三级层邓的发展不完整。除了层序1发育低水位和湖侵体系域外,其他3个层序均由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超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相当于八道湾组下段)发育湿地扇--扇前河流平原沉积体系。湿地扇辫状沟道中的粗粒碎屑岩是该区的有利储层,与上覆煤层或炭质泥岩配置可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湖侵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沉积。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震剖面、测、钻井、野外地质露头以及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白垩系可识别出8个三级层序边界,这些层序边界均为Ⅰ型层序边界。根据8个层序边界白垩系可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分别为KSQ1~KSQ7层序。这些层序均可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由于基准面下降期间地层的剥蚀作用使高位体系域多发育不全。顺托果勒和阿瓦提地区大部分剖面缺失KSQ6和KSQ7层序。在研究区南部、东部和北部等盆地边缘区域白垩系下部地层呈现明显的下超和上超,导致缺失KSQ1或KSQ2层序。在盆地内部各层序均有分布。白垩系层序的发育特征明显受到构造运动、气候、沉积期古地貌和湖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创建科技新体制的几项重要任务其中包括:建立宏观科技调控体系、研究开发体系、技术进步体系及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其它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明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制度发展创新的历史,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生命,那么,制度就是民族精神生命的DNA。面对全球化浪潮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态势,制定有效制度,促进制度创新,既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题中之义,又是当代中国人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3.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公路货运市场系统的概念,通过系统现状分析,提出了我省公路货运系统管理模式及其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和开发步骤具体探讨图书资料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思想,其开发思路完全适用于设备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企业系统的结构-环境-行为分析,对企业系统形态进行了基本分类,并分析了企业系统形态间的基本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企业系统形态转化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社区信息化是是电子政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社区政务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重点对系统的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还给出了系统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共焦对合系对确定有限维Hamiltonian系统的可积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有限维可积系统相联系的许多对合系可由共焦生成元生成.据此,提出一个一般的对合系的生成元.作为应用,导出一类新的Liouville意义下的有限维完全可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桂莹  沈翠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4):1061-10641083
为了实现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工作的程序化、自动化、智能化,给出了研制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的决策支持系统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构造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并进行了各部分的功能分析和设计.通过实现技术的选择比较,确定了系统以J2EE作为开发平台,以B/S模式作为体系结构,以MVC作为设计模式,以Struts作为Web层的开发框架,最后给出了系统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半开放系统     
讨论了由图灵实验导出的AI研究理论框架“思维即计算”, 给AI研究带来的一些困难,阐述了人类智能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及“开放系统”的特征,引入了“半开放系统”的概念,并证明“机器智能系统”是“半开放系统”子集,在“机器智能系统”中起着序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排水工程实际中遇到的情况,探讨了排水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城市旧城区中应推行合流制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