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机器的自主性带来对责任缺口的担忧,解决办法之一是逐步发展与自主性相适应的、可望负责的人工智能道德体。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的显明的伦理人工智能体尽管无法成为个体责任主体,仍有望通过广义道德图灵测试的方式,获得特定社会领域的准入资格,以作为某种准道德主体成员承担特定社会角色,与人类责任主体在集体行动中共担责任。为此,显明的伦理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建构最好采用结合自上而下的伦理规则与自下而上的伦理学习的混合设计,注重在联合承诺及合作互动中促成共同体成员的善,创造更负责任、更可预期的角色行动。  相似文献   

2.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是无需人类干预,便能自主搜索、识别、决策,并作出致命性打击的武器系统.在经典正义战争理论视域下,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对伦理的挑战主要涉及“算法区分”困境,军事需要与附带伤害难题,以及致命决策去人类化导致的责任鸿沟问题.可围绕设计研发、应用监管、责任溯源三方面加强风险应对.为避免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超...  相似文献   

3.
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阐述了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历史演变过程。早期的工程师责任就是绝对服从军队的命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程师手中技术力量的不断加强,其伦理责任开始由最初的忠诚责任向“普遍责任”扩展,并引发了专家治国运动;由于社会制度和自身的局限性,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又由乌托邦式的“无限责任”回归到现实的社会责任;到了20世纪中期,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产生,工程师从对社会的责任延伸到了对自然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经济责任:个人理性与家族理性的不同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2):67-70,109
东西方社会传统责任观念的不同,导致这两种社会中的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西方社会的责任观念是基于个人理性的“权利责任”观。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由于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其责任观念则是“义务责任”观。本文对这两种责任观念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指出家族企业中人们所遵循的家族理性的责任观念是兼容“权利责任”与“义务责任”的责任观。  相似文献   

5.
工程师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因此工程师经常面临着角色的道德冲突与行为选择的道德困境。由于军事工程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军事工程师具有对抗性强、保密性高、忠诚性专的职业特征,在军事工程实践活动中面临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困境问题更为敏感,主要表现为:国家与人类的对象困境、安全与制胜的目标困境、保密与民主的路径困境。负责任军事工程师在调适面临的道德冲突与道德困境时应该遵循自卫、和平、区分、相称这四条基本原则,同时从伦理认知、社会监督、法律规制三个方面完善相关规制。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职业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科学家从一种有闲人的“业余爱好”变成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是一种历史的过程。科学家的职业化伴随科学的体制化演进,科学家在社会中担当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科学家”一词的来历、含义,科学家社会职业的历史演变,科学家在英、法、德、美等国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当代科学家肩负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对科学家提出的道德责任要求。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是在科学的社会影响加大,科学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互动增强情况下,由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科学家提出来的。在科学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有着不同的内涵,反映了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加深。  相似文献   

8.
现当代社会发展的盛况,衍生出责任成为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在与外部的关联中证明其正当性;与此同时,责任的"漂流性"相随而现,并对前者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因其复杂性与重要性的特征,科技工作者的责任被置入到思考的中心。面对现实的诸多困境与诱惑,科技工作者对责任要求的承担难以经受考验。而产生问题的根源则是责任能力的隐蔽。责任能力要求转向内在自我的思考,切近道德关切。因而,通过道德关切,获得责任能力,以此能力和力量,面向质疑,在与外部的关联中担当责任要求,是身处困境、诱惑的科技工作者如何承担责任的现实路向。  相似文献   

9.
与用户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而且作为人工智能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在没有满足产品可靠性的情况下就将其投入应用,假如意外发生,按照传统的责任体系,企业应该承担主要甚至全部的道德责任。即使做到了高可靠性,也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企业就可以被免责,一旦导致危害性的后果,涉及用户的切身利益乃至社会公共安全,便很容易触发人们对企业的反应性态度。那么,根据斯特劳森式的道德责任归因框架,相关企业依然负有一定的责任。总之,相较于传统技术人工物,人工智能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具有自主性和学习能力,但是对其在可靠性要求上与传统技术物不应存在本质区别。由此表明,人工智能并不必然会导致无法弥合的责任鸿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科技人员的责任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由此带来了科技人员的责任困境。米切姆对这种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科技人员的责任应当是一种"合作责任"。这种观点对我国的科技伦理建设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气候责任是一种人为的伤害,但当对照标准责任概念分析时,又发现存在诸多困境.本文根据哈特对道德责任概念的多语义性分类,对气候责任进行了分析,认为: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被排除在气候责任之外,个人要承担角色责任和美德责任,而国家要承担能力责任、角色责任和美德责任,发达国家还要承担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这一社会学与管理学结合领域的研究不断成熟,并形成一套相关的研究体系.进入90年代,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结合,为公司社会业绩的衡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新的实证研究也随之出现,为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从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相关利益者的理论及与相关利益者的结合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神经科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传统的“心身问题”已经转变为如今的“心脑问题”。然而心智的“主体性”困境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解释难题依旧存在。还原性与非还原性神经哲学在解决心脑关系问题上同样难以摆脱心物对立的藩篱。因此,我们尝试在本体论层面对心智和大脑进行考察,进而对二者的本体论关系进行哲学重构,并为神经哲学最终解决心脑关系问题,揭开人类心智和认知之谜提供可能径路。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面临着自然科学所不曾遇到的三个“科学”困境,即本体论困境、认识论困境和方法论困境。实证主义、解释学和批判理论是社会科学摆脱困境而成为“科学”的三种选择,它们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本质分别持不同观点。由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影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成为“共同”科学呈现出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对技术的伦理责任:三则案例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通过对“原子科学家反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斗争”的失败,美国科学家对日本在中国使用细菌战的态度以有(罗素-爱因斯坦宣言)遭受的挫折三个案例的分析,具体探讨了影响科学家对技术的伦理责任发挥的七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表明神经活动和意识活动之间的解释鸿沟并不是主观/客观之间的鸿沟,也不是相关性/因果性之间的鸿沟。本文先讨论了原因和解释之间的关系:单纯确定致动因不等于提供解释,解释依赖于致动因和结果之间的经验网络或科学理论。本文进一步区分了经验解释和机制解释并指出依赖于科学理论的意识产生机制对整体意识活动的解释力十分有限。这是之所以有一条“解释鸿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心身问题解决的新尝试:机器功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功能主义是功能主义的较早形式,它为心身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本文对机器功能主义的产生、图灵机和机器表概念做了一个简要说明,同时把机器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同一论相比较,论述了机器功能主义对心身问题的理解及其积极意义。但是机器功能主义仅把心理状态理解成一种功能状态,因而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困境,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心身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智能时代的决策机制显现出人机系统“共享控制”的协作关系,但要谨防智能机器被赋予自主权的同时可能引发的责任扩散效应,这就要求人类对自主系统的控制与道德责任之间有新的伦理规约机制。由此,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领域新近提出了“有意义的人类控制”(MHC)这一人机交互伦理原则。当前,MHC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与工程实践之间的显著鸿沟,除了对MHC做出概念界定,还要揭示其理论局限并做出拓展,进而提出一种“全方位人类监督框架”来规范应用MHC。  相似文献   

19.
技术人工物在其价值的现实呈现中存在价值模糊现象,主要表现为价值认知的由自、价值抉择的偏狭以及价值敏感的冷漠三个方面。传统责任伦理在应对价值模糊带来的挑战时,往往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面临某些伦理责任危机,它们集中体现在技术价值共同体内部价值相关者的伦理责任失度,即设计者的价值知识责任失衡、决策者的价值权力责任失当以及使用者的价值反馈责任失位。对此,以一种新的视角为技术价值相关者构建具有道德合理性的技术价值责任思维范式,形塑以责任自觉为导向的技术价值至善态度,完成其在伦理责任层面社会意志与主观意志的内外协调统一,不失为超越技术人工物价值模糊所引发伦理责任危机的一种可能的思维进路。  相似文献   

20.
科学人文主义可以界定为当代所有的关于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的观点的总称。这些观点大致可区分为三种类型:(1)“传统型”或“正统型”;(2)“激进型”或“反叛型”;(3)“中间型”或“折衷型”。这三种科学人文主义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主义的融合,都有我们应当加以认真总结、借鉴和吸取的合理因素,但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与偏颇。对科学人文主义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科学与人文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切实推进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