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力学传入中国约400年,加强对中国力学学术的谱系研究,可以梳理中国近代力学的发展,从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力学学科发展历史,同时为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尽一份力。本文试绘制出中国近现代力学家的谱系,并阐述了几代力学家在中国现代力学学科建制化中做出的不同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此前关于中国粒子物理学史及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研究的基础上,从两个层面讨论中国粒子物理学的学术传统,结合中日对比,得出我国粒子物理学研究传统阙如、精神传统淡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及其传统的移植、构建与传承对于后发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昆作为一名"庚款"留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开创了半导体物理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业人才,并形成了清晰的学术谱系。文章在考察该学术传承谱系的基础上,分析并归纳了他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学术传统,即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半导体超晶格研究为主要方向、善于运用简化模型方法以及坚持严谨的科研作风。  相似文献   

4.
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披露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的情况,对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决议举行院士选举的背景、选举规程的制定及其条文、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及其审查等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探讨选举成功的原因及其在中国现代科学建制化历程中的重要性。指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科学界趋于成熟,已产生一批学术精英;在此基础上,评议会与选举筹备会做出了有效的制度安排,而且大多数评议员遵守科学规范、重视学术标准,并将民主原则贯彻于选举的始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是现代中国学术界自主选举学术精英的典范。此届院士的选出是中国现代科学建制化历程开始步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中国量子信息科学移植自欧美,在30余年的发展中迅速崛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量子信息科学家群体.文章以学术谱系为视角,分析了中国量子信息科学家的学术传承关系,从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两个方面对中国量子信息科学家的学术传统进行了探讨,得出优秀的量子信息科学学术传统在中国业已形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1985-2018年发表在科技哲学三大期刊上的423篇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揭示了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包括论文发表的时间、作者、机构、选题方向以及方法类型等分布情况,梳理了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选题方向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的研究谱系业已形成,学科建制化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作为连接哲学思辨与社会现实的桥梁,科学社会学在选题方向上紧密围绕国家的科技战略,反映了中国学术共同体的担当和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科学社会学乃至科技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新的机遇,中国科技哲学的多元化发展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学者的科技史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就走向职业化和建制化,并且开始参与国际学术交流。60多年来,中国科技史学者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和普及作品,为文化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然而,颇为遗憾的是国际学界对中国科技史学者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及相关历史资料了解甚少,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主要以中文发表论著。有鉴于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科学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学术谱系书写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均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拟对科学家们自己进行的谱系书写行为展开较为系统的编史学研究,由此看到:(1)尽管科学家书写的学术谱系存在着类型和风格上的差异,但他们书写学术谱系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建立学术群体的内部认同、构建学术传统,以推进专业发展和学科发展;(2)学科发展经常伴随着谱系书写,这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科学史与科学之间、学科史与学科之间的依存关联,科学史家应对此保持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科学史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知识。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源头几乎可以和历史学一样久远。试想一下,假如没有亚里士多德对相关历史题材的记录与分析,后人对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们关于空间、时间、运动等今日被纳入物理学范畴的知识的论述又能知道些什么呢?同样,如果没有司马太史公开榛辟莽的“八书”和由此以降的编史传统,今日我们对古代皇历农医律算河渠平准的了解就要大打折扣了。至于说它年轻,是因为只是到了本世纪20年代末,科学史才开始获得建制化所必需的学术基础与社会动力,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赢得普遍认同的局面至50年代…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大学教授王锦光(1920—2008)先生是中国物理学史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的中国物理学史家。王先生归于道山之后,学术界希望将其学术遗产结集出版,嘉惠学林,可谓期盼已久。多年来,他的亲朋好友和学生们一直在努力收集他历年的著述和图片资料。现《科学技术与文明传承:王锦光先生学术文存》(以下简称《文存》)一书,由其长女王才武、夫人林秀英女士编集,王先生的众弟子协助,经过精心的整理、组织、编辑、审校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已经面世。  相似文献   

11.
X射线安检技术可以对物质的微观特征进行检测,在对危险品的检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安检方法,并且广泛应用在各种交通站点中。文章阐述了X射线安检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且指出X射线安检技术在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数学是从欧美现代数学移植过来的,其中拓扑学在中国是发展比较好的一个数学分支,其背后深层的原因引发关注。本文基于中国部分拓扑学家学术谱系的角度尝试来探讨该问题:通过绘制中国部分拓扑学家学术谱系,并分析其结构特征,由此探讨拓扑学的中国学术传统,得出拓扑学学术传统在中国已形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生物学最激动人心的大事就是50年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作为纪念,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明这场分子生物学革命的方法论动因:物理化学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运用。化学在生物学中的运用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进行,然而,物理学方法在生物学中的运用却需要理论的勇气和胆量。玻尔、薛定谔等对物理化学方法的倡导,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应用物理学方法研究分子生物学问题的资助等促使大批物理学家向生物学转移。同位素示踪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超速离心技术等的应用推动着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发展。20世纪末和新的世纪,计算技术、应用数学和信息科学方法代替物理学方法成为推动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X射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场、海关等交通运输领域,用来检查违禁品以保证公共安全。其中,双能X射线能够对物体进行物质分类识别,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国内相关公司在X射线检测领域进行了重要的专利布局,对双能X射线透射等技术进行了大力研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前50年中国物理学研究经历了起步和发展阶段.中国物理学者通过各种努力,包括译书、教育改革、留学、合作研究等,广泛开展与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物理学研究的过程也反映了中国与国际学术学习与交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赫兹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敏锐的思想家.本文全面论述了他的早年生活,他对电磁学、阴极射线、X射线、光电效应等当时物理学最前沿领域的不朽贡献及<力学原理>对现代物理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付革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2):48-52,93,126
运筹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建制化有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就发展历程而言,既有计划性又有政治上的偶然性,就建制化的动力机制而言,呈现“自上而下、中央统筹”的权力系统驱动模式特征。中国运筹学的早期发展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很大影响,而这种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运筹学的建制化尽快形成,但却造成了中国运筹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明显偏弱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学者致力科技史研究已有百年历程。距今一甲子前,1957年1月1日,在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的建议和关怀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建制化的开端。2016年12月24日至26日,"中国科技史家的使命与实践——纪念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顺义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  相似文献   

19.
技术建制和建制化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借用科学社会学的理论提出技术建制和建制化概念,以便对技术社会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为大型经济组织和大型企业的改革提供依据。本论文的整个研究将把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组织学的分拆方法作为对技术建制与建制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运用模式、研究纲领、技术革命、技术共同体、符号维度、技术创新、技术变迁、制度变迁等概念,来分拆和说明技术建制和建制化的内涵。把技术建制分为社会性技术建制和企业性技术建制进行研究,并将技术创新和技术建制、技术建制化联系起来研究,最终归纳出技术增长和发展的模式:技术建制——技术创新——技术建制化——新的技术建制。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近现代工程事业的建制化,以中国工程师学会的成立为重要标志。该会先后创办了《工程》《工程周刊》《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等众多刊物,保存了中国近代工程发展史上的大量珍贵资料。长期以来,这些资料没有引起学界的充分利用,对于中国近代工程建制化的发展历史,也缺乏系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