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4月到就诊的7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并将诊断结果与病个诊断相比,计算诊断符合率。98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76个,恶性22个。76个良性甲状腺结节中,多结节59、单结节17;有包膜15,有声晕23,颈部淋巴结3个。22个恶性甲状腺结节中,多结节17,单结节5;有包膜9,有声晕7,颈部淋巴结5个。总体诊断符合率87.76%,误诊率12.24%,灵敏度81.82%,特异度89.47%。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应该结合血流分布、内部回声、淋巴结肿大特征、钙化情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常规超声(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应变率比值弹性成像(SR)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95个乳腺结节的US、UE及SR图像方法。常规超声采用BI-RADS分类判断结节性质,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SR测量结节与周围同一水平乳腺的应变率比值,利用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UE、SR的曲线下面积(AUC),判定诊断效能。结果显示,常规超声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7%(49/60)、80.0%(28/35)、81.1%(77/95)。UE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7%(52/60)、80.0%(28/35)、84.2%(80/95)。良、恶性结节的SR平均值分别为(2.49±0.81)、(3.53±0.95),以3.14作为诊断良恶性结节的最佳截断值时,SR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3%(56/60)、91.4%(32/35)、92.6%(88/95);US、UE、SR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833,0.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由此可知,US、UE及SR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UE优于US,SR优于UE及US。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和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价值,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237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抽取在该院就诊的237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PDW、MPV和Alb水平及预测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研究组MPV、Alb均低于对照组,PDW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Alb诊断甲状腺癌曲线下面积(AUC)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Alb均阳性为检测指标特异性高于PDW、MPV、Alb单纯诊断的特异性;PDW、MPV、Alb之一阳性为检查指标灵敏度高于PDW、MPV、Alb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因此,PDW、MPV和Alb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具有中等临床价值,3者不同联合方式有助于甲状腺癌确诊或排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学和印片细胞学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辞病例,比较组织病理学、印片细胞学及两者联合诊断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363例肺穿刺标本中,组织病理学诊断恶性119例(32. 78%),疑为恶性13例(3. 61%),异型4例(0. 83%),阴性227例(62. 78%),相应的细胞学诊断例数为恶性98例(27. 50%),疑为恶性14例(4. 72%),异型12例(1. 94%),阴性239例(65. 84%)。对于肺恶性肿瘤定性诊断,组织学诊断灵敏度为97. 14%(136/140),特异度为100%(223/223),印片细胞学灵敏度为85. 71%(120/140),特异度为98. 21%(219/223),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9. 29%(139/140),特异度100%(223/223),两者诊断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组织学与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 367),但组织学漏诊的3例得到了细胞学的有效补充,印片细胞学与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13)。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标本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联合检查可相互补充,并为临床肺肿瘤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CT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诊断鉴别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及影像学表现。回顾性分析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5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CT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CT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CT对良恶性甲状腺肿诊断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93.10%,准确度为90.20%,误诊率为6.90%,漏诊率为13.64%,约登指数为0.79;良性甲状腺肿瘤边缘清晰、增强后边缘清晰、有包膜的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甲状腺肿瘤(P0.05);恶性肿瘤单发、细颗粒钙化灶等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良、恶性肿瘤密度、肿瘤内囊变比例及肿瘤直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单发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2例甲状腺单发结节,共分3组,其中甲状腺腺瘤组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59例,甲状腺癌组17例.比较以上3组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并与相应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在二维声像图上:对3组病例的甲状腺形状、边界、周边回声、晕环、囊变、钙化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上:对3组病例的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的分布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4.5%;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敏感度为52.5%,特异度为100%;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94.7%.结论:病灶微小钙化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存在提示恶性后果,囊变的存在提示良性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有帮助.但是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较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结节的恶变危险因素,辅助临床诊断,同时为早期防治和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省级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所有HT合并结节患者基线特征、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基于TI-RADS结果将...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影像组学方法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能力,比较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影像组学与传统MR诊断在良恶性乳腺疾病鉴别中的效能。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进行乳腺MR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患者,收集病理结果证实为良性或恶性的乳腺病灶共190例。MR影像组学方法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实现诊断;传统MR诊断由一名副高级职称的影像科医生完成。结果显示测试集MR影像组学模型的灵敏度0.92,特异度0.83,曲线下面积(AUC:AreaUnder Curve)为0.92,以上数值均高于传统MR诊断的对应值,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MR影像组学的方法可以辅助诊断乳腺病灶的良恶性,且诊断效能优于传统MR诊断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婧 《甘肃科技》2022,(23):127-129
比较磁共振成像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效果。回顾性分析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及CT检查,金标准为病理结果,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诊断效能。经检查,80例疑似胰腺炎患者中确诊58例,CT检查确诊54例患者,经磁共振成像诊断56例;CT诊断的准确度为65.00%,特异度为45.45%,灵敏度为72.41%,阴性预测值为38.46%,阳性预测值为77.78%;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准确度为87.50%,特异度为81.82%,灵敏度为89.66%,阴性预测值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92.86%。2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磁共振成像技术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能够为临床确诊提供更多帮助,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0.
吴静 《甘肃科技纵横》2021,50(11):86-88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PCTN)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PCTN患者110例为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统计诊断结果,比较良恶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病理检查确诊PCTN恶性47例、良性63例,以此为金标准,常规超声诊断PCTN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95%,符合率为93%;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8%,符合率为97%.(2)恶性PCTN以实性为主、边界模糊,表现为低回声、有钙化、中心血流信号丰富,增强不均匀;良性PCTN以囊性为主、边界清晰,表现为等回声、无钙化、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增强均匀,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PCTN能提高准确率,更好地鉴别良恶性病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诊断模型来判断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153例患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然后随机抽样测试样本输入模型进行预测。结果: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膀胱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2.3%。结论: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膀胱癌的判断有良好的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PHC患者98例,肝硬化患者50例,慢性肝炎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0名;检测其血清PIVKA-Ⅱ、AF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并计算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诊断PHC的临界值:血清PIVKA-Ⅱ为40 mAu/mL,AFP为20 ng/mL.结果 PHC组血清PIVKA-Ⅱ、AFP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血清PIVKA-Ⅱ、AFP及联合诊断PHC的AUC面积分别为0.931、0.887和0.934,灵敏度分别为89.80%、84.70%、91.80%,特异度分别为88.70%、87.30%、84.00%;将40 mAu/mL...  相似文献   

13.
针对肺结节关键影像征象信息不易获取,部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模型对肺结节的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特征的动态卷积残差网络(dynamic convolutional residual networks incorporating attention features,DcANet) ,并在有效实现肺结节良恶性分类的基础上对所提模型的诊断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此网络以适应肺结节三维小尺寸输入特点的残差网络为基本框架,在DcABlock部分使用可以自适应调整卷积参数的动态卷积以及迭代注意特征融合模块,使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获取肺结节信息,提高模型的表征能力。此外,还使用类激活映射将三维图像的各层切片进行可视化分析。实验在最终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85.87%,平衡F分数(F1 )值为82.67%,敏感度和特异性的综合指标Gmean值为85.51%。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可以提升对肺结节良恶性分类的准确性,诊断结果具有可信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探究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金塔县妇幼保健站2018年进行宫颈癌筛查,1月至12月共筛查35-64岁的妇女5216人,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诊断表为金标准,分析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经TCT筛查异常人数为193人,TCT联合阴道镜检查160人,筛查确诊宫颈癌1人,高度病变10人,低度病变11人;单一行TCT检查灵敏度为27.27%,特异度为96.40%,准确度96.11%;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灵敏度为54.55%,特异度为97.15%,准确度为96.97%。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检查准确率,且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果:观察组检测误差为1例,检测准确率为94.11%,对照组检测误差为6例,检测准确率为64.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特异性为93.24%,对照组特异性为75.6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诊断检查结果对比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对比研究,发现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CT影像的肺结节的良恶性识别是肺癌诊断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关系图(attributed relational graph, ARG)的肺结节良恶性度判定方法.该方法以肺结节CT图像块作为输入,利用ARG构建其特征结构,并从大量ARGs中挖掘与或图(and-or graph, AoG)作为肺结节类别识别模板,即肺结节良恶性度判定的依据.此外,为提高模板挖掘效率,该方法利用马尔可夫毯(Markov blanket, MB)发现算法去除图像中的冗余特征,降低ARG节点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恶性肺结节的识别率达到90.12%,能够帮助正确、快速辨识与分析肺结节良恶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捕获肺部CT影像中结节的三维不规则性并提高其诊断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由筛到诊的双三维卷积神经网络(d3D-CNN)结节诊断模型.首先,构建了一个轻型3D-CNN网络,且将它与全卷积运算相结合,利用卷积运算的高优化性,完成结节筛选并生成疑似区域;然后,利用空间-切片注意力机制自动学习疑似区域在空间和切片序列上的偏移量,设计可变形3D卷积模块,且将它与ResNet101相结合而构造成一个高精度3D-CNN结节诊断网络,用于对筛选出的疑似区域进行最终判决.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误报率为1的情况下,召回率达到88.9%,有效地提高了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9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并比较不同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感染组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优于单独检测,差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9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不同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力群 《科技信息》2010,(16):358-358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当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非缺碘地区约5%的女性,1%男性可检出甲状腺结节,其中5~15%为恶性。当人们发现自己得了甲状腺结节时,多会非常紧张,谈瘤色变,因为在许多百姓心中,结节的概念几乎与恶性肿瘤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