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人称代词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人称代词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论衡》中的疑问代词为研究对象。发现:(一)“何”作主语比前期更为普遍,作宾语后置较多,占“何”作宾语总数的10%;(二)“谁”作宾语普遍后置,占“谁”作宾语总数的80“;(三)凝固结构“何者”、“何所”、“安所”,“孰者”语法意义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前期相比,用法有所扩展。“何等”前期萌芽,此期普遍运用。“何许”为新出现的凝固结构。  相似文献   

4.
广西灌阳县地处桂北山区,灌阳话的语法有不少特殊现象。首先介绍灌阳话的词缀,找出其语法特点。其次介绍灌阳话的代词,比较了上下乡话人称代词的差异;指示代词"这"、"那"的不同读音表示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再次介绍灌阳话否定词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探究其表义特征、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吉县方言人称代词存在原称和变称,部分单数人称代词可用为复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山西省长治县方言指示代词的读音形式、语法功能及其组合情况作概要描述 ,并择例分析其复杂性。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一、指示代词的读音形式 ;二、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与组合情况 ;三、结语  相似文献   

7.
现代景颇语句尾词具有两大特点,即表示代词化的语法形式与动词分离,演变为独立的虚词,代词化的语法形式与表示语气的语法形式结合在一起,这是景颇语自身的语法类型由粘着型向分析型演变的产物,是动词形态脱落、双音节化和合音等形态韵律变化的结果。现代景颇语句尾词出现简化的趋势,是由景颇语分析特点的进一步加强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汉中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与普通话相比,汉中方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单音节名词、形容词、量词可以重叠;指示代词用"这"、"兀"、"捺";有一批有方言特色的虚词;在句法上一些特殊句式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英汉指示代词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海燕 《科技信息》2008,(5):237-237
在英汉代词系统中,指示代词在篇章的衔接与连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英汉语指示代词的基本形式“this/that”与“这/那”在语法范畴和在语篇中的照应功能两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比较分析,并对其异同的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人称代词追补成分的语义特征及其涌现因素,预测句末人称代词追补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具有程式化倾向,并挖掘了其程式化的潜在条件;基于基线阐释理论和自主依存联结探讨了人称代词追补句的层级组构特征及概念组合机制,发现其形式与意义间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此发现不仅彰显了认知语法“所见即所得”的理论价值,也弥补了人称代词追补句认知动因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楚辞》的人称代词可分四类,即:自称代词、对称代词、他称代词、己身称代词。通过对其用法的分析,可看出大部分人称代词的用法能反映出先秦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也有些代词的某些用法在先秦典籍中不常用甚至用法罕见。对《楚辞》的代词进行研究,可作先秦语法现象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常远 《科技信息》2011,(9):I0173-I0173,I0172
指示代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指示语言的手段。指示代词在汉语中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属于汉语中的基本词汇。本文浅述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代时期这三个不同时期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以及指示代词的演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汉语的欧化现象一直是众多作家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有人认为汉语语法变化主要是汉语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有人则认为汉语语法变化主要是受英语语法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变化并跟英语第三人称代词进行对比来看待这种欧化现象。另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欧化”现象,既防止英语第三人称代词汉译过度欧化,又能恰当地吸收英语中的有益成分来丰富和发展汉语。  相似文献   

14.
峡江方言的人称代词主要有三身代词我、你、渠、我叽、我吧、你叽、渠叽以及非三身代词自家、口口[p‘iaη"@ηa]、人家、大家.全文对它们的语音形式作了详细描写,并通过与普通话中的相应形式的比较,逐个分析它们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其中有些人称代词在语用中还会发生转义,文中将其概括为虚指、泛指和转指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鲍红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88-91,20
安庆方言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么、几、好"等几组,它们的组合形式和语法功能与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此做了较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也谈人称代词受修饰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以来,汉语里人称代词受修饰的语法格式大量涌现.对于客观存在的这一语法格式,历来众说纷纭,看法不一.到底哪一种说法比较切合实际呢?文章试图通过对该语法格式的使用规律、语法特点等方面内容的考察,揭示它的本来面貌,以深化对这一语法现象的认识.由于人称代词带修饰语的语法格式有时同汉语规范化等问题联系起来,因此,对该语法格式的探讨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峡江方言的人称代词主要有三身代词我、你、渠、我叽、我吧、你叽、渠叽以及非三身代词自家、口口[p‘iaη~(44)·ηa]、人家、大家。全文对它们的语音形式作了详细描写,并通过与普通话中的相应形式的比较,逐个分析它们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其中有些人称代词在语用中还会发生转义,文中将其概括为虚指、泛指和转指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英语语法性别(Gender)简化的历史探讨和将之与欧洲其他语言语法性别屈折变化的对照分析,阐明语法性别在当代英语名词和代词中是一个被淡化的范畴。它的简化现状给今日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方便,也为明日英语走向简易化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19.
赵晖 《潍坊学院学报》2007,7(5):75-77,111
汉语普通话的指示代词只有近指和远指,而潍坊方言的指示代词却在近指、远指之间还有一个中指,是三分的,其语法作用与普通话有不少差别。近指、中指、远指各有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而且语音也有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入手,说明了其原则-参数理论中的代词脱落参数的设定,并从汉语无主句的复杂性指出乔姆斯基对汉语代词脱落参数的特殊性要求,说明了汉语作为代词脱落语对汉语无主句解释力的不足,同时回顾了国内学者对汉语无主句的研究,并指明其功能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