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R&D投入政策的充分性与有效性,对于黑龙江省R&D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须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R&D人力资源投入政策发挥了应有的效用,而资金资源的投入政策效果则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2.
选取了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横截面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的R&D活动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标明,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高等学校数、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生在校人数、地区教育经费、外商投资的企业数、外商投资总额、地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等指标对R&D产出的影响显著,而劳动力成本对R&D产出的影响有限,气候条件对R&D产出的影响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2011-2012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相关面板数据,基于松弛变量度量的SBM模型对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相对效率进行测算,数据测算结果发现显示近70%行业的R&D活动是低效率的,并且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普遍不高,需优化资源配置。文章针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变量松弛的测度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提出效率改进。  相似文献   

4.
R&D资源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时滞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我国R&D活动具有明显的趋利性,R&D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平均影响时滞为2年.要提高R&D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近期应着眼于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培育基础研究基地和知识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同时尽快建立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R&D资源投入模式.  相似文献   

5.
具有外部性收益的R&D竞争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业中R&D行为将形成外部性收益.在此,建立具有外部性收益下的R&D动态竞争模型,分析外部性收益对企业R&D竞争策略的影响,并进行效率分析.主要结论为:一是需要进一步控制行业R&D竞争度及加强政府的激励行为;二是从R&D竞争有效性出发推断网络产业的大型企业数最佳为3个.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科技》2011,(1):7-9
为全面掌握我国R&D活动情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宏观管理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于2009年联合开展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经省政府批准,省统计局、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经信委、教育厅、财政厅、国防科工办于2009年联合开展了安徽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日前,安徽第二次R&D资源清查的数据采集、质量核查、汇总及评估工作已经结束。2010年12月10日,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经信委、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国防科工办等六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安徽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共4号,第一号公报为全社会R&D资源情况;第二号公报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资源情况;第三号公报为政府属研究机构R&D资源情况;第四号公报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R&D资源情况。本刊现全文刊登《安徽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全省R&D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R&D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D投入产出效率为切入点,分别建立基于DEA和SFA的R&D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手段和依据,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南京市R&D资源的分配利用对策和解决措施。结果显示:南京的DEA效率值和SFA效率值之间存在中低度线性相关,且SFA效率值与DEA效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对比分析21座城市,发现R&D投入产出效率的排序存在一致性,但对各城市R&D能力进行的分解生产率比对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地区R&D/GDP目标完成情况,分析了内地各省(市、区)R&D/GDP规划目标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制定R&D/GDP规划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关于地区"十二五"时期R&D/GDP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航  张敏思 《科技信息》2008,(34):22-22
R&D政策是经济增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的R&D政策既包含R&D投入政策,也包含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扩散以及商业化的政策;既有政府层面的R&D政策,也有企业层面的R&D政策。为充分发挥R&D政策的经济推动作用,必须完善R&D政策体系,构建功能完备的R&D政策支撑网络,建立科学的R&D政策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11,(1):11-12
根据第二次全省高校R&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我省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高校附属医院,以下统称高等院校)R&D主要指标公布如下。2009年全省参与R&D资源清查的普通高等院校94个,其中,开展R&D活动的高等院校91个,占96.8%。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在协作研发、研发费用支出和产品市场竞争三个方面的三阶段博弈.认为企业间是否开展协作研发取决于其研发收益,当协作研发收益大于竞争研发收益时,企业才会有动机开展协作研发.同时模型中还引入了研发溢出参数、产品的替代系数、研发路径等因素对企业开展协作研发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协作研发博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协作研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日技术引进的比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经验表明 ,任何一个国家不引进先进技术就难以发展 ,技术引进更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重要手段。二次世界大战后 ,中国和日本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 ,但其成效却相去甚远。本文从中、日技术引进若干问题的比较中 ,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R&D融资与风险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为中小企业,其本质是弱质的和不稳定的,在与大企业的激烈的R&D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需要得到政府的特别支持。对中小企业的R&D融资支持,发达国家已有相对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我国虽然也制定了一些支持政策和措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融资政策,给予中小企业R&D活动更有力的支持。同时,应积极完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而技术进步有赖于R&D经费的投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且由于国情的特殊性,不可能承受超过国力的R&D经费的投入,必然的选择是提高有限的R&D经费的效率。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R&D经费资源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始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R&D经费的合理配置,最基本的是要在三大研发主体、三大研发活动以及各主体内部间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5.
将企业R&D(研究与开发 )战略投资分为两个阶段 ,即直接R&D投资阶段和产品竞争阶段 ,建立了两阶段博弈模型 ,采用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 ,对这两阶段博弈进行分析 ,对比了 3种情形 :R&D非合作完全竞争博弈情形 ;R&D不完全合作竞争博弈情形 ;R&D完全合作竞争博弈 (RCJ)情形下企业的R&D战略投资的最优R&D投资量和最优利润 ,最后给出RCJ形式应在现实R&D投资中推广 .  相似文献   

16.
在质量阶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SZ模型讨论了企业研发投资规模报酬递减条件下企业研发行为和政府的研发政策,为领先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并对后来居上的企业征税,可以实现研发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补贴率和征税率取决于领先企业的研发成本优势和产品需求弹性。对模型结论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修正,并结合我国产业现状指出,适当下放研发激励政策制定权限,针对企业实施事前差别性补贴应是进一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R&D活动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R&D资源配置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治理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R&D团队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的核心 ,其有效的治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R&D团队治理机制研究综述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R&D团队治理本身的特点 ,从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产权机制等三个方面展开对R&D团队治理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公司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以9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水平低,研发信息披露不充分,R&D投入与公司业绩正相关,R&D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逐年减弱。原因在于:公司后续R&D投入不足,而R&D收益需要持续的投入作为基础;R&D投入比重太低,不足以推动业绩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R&D项目中止决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R&D项目中止决策有效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和判模型,并结合我国实际,用它对多个R&D项目实施情况以及他们的经济决定因素,技术决定因素和管理决定因素进行了数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影响我国实施创新非有效的管理因素及相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