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以来,藏语言文字在藏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使用,成为必不少的交际工具。然而,当今高科技电子时代藏文信息化处理技术的研发也势在必行。文章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藏文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藏文输入法对藏文信息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藏汉文献资料比较研究来梳理藏文史料中吐火罗概念与吐火罗的历史地理方位的记述,探寻吐火罗地区与藏族地区间存在的相同相似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证西方藏学家考证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笔下的早期在印度北部沙漠中淘金的印度人(Indians)即“藏族人”,藏汉史料里中原汉地高僧、使者在丝绸之路上通过吐火罗等地往来于西藏的记载,以及藏文史书内关于藏族上古时期对于周边主要文明古国认知的大略记述,认为前吐蕃王朝时期东西方文明古国通过吐火罗等地对藏民族有所认知,并存在文化往来。  相似文献   

3.
吐蕃时期翻译的印度英雄史诗《罗摩衍那》在藏族传统文献中频繁出现.文章搜集了藏族传统文献中有关罗摩故事的记载,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评析,并阐释史诗的藏文文献价值和题材的典型效果,以及该命题在藏族传统文学研究和印藏文化史研究中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中有关藏文天文历算学方面的资料,认为其历史悠久,内容涉及五行、纪日法、八卦、二十八宿、十二生肖以及十二因缘等。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中,有关藏族历法方面保留有比较全面的资料,对此进行研究对进一步认识藏族天文历算文化,尤其是藏族历法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大家都知道农历(也叫阴历),还有由此演变出的四季划分法、二十四节气等,这都是汉族的历法成果。但你或许不知道,藏族人民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依据的是藏历。藏文历书每年的发行量有1100多万册,除了西藏人民使用外,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省的藏区人民也使用,就连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也有不  相似文献   

6.
《上海信息化》2008,(6):93-93
藏文软件开发专项科技成果专家鉴定会日前举行。该专项定位于藏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基础核心软件的开发,安排资金3300万元,分9个大项、13个小项,由13家来自内地和藏族地区的骨干企事业单位承担。 鉴定结果认为,西藏大学的跨平台藏文输入法、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的新一代藏文电子出版系统、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的藏文书刊、公文电子出版系统等相当一部分成果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洲塔先生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洲塔教授致力于藏族社会历史、藏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古藏文文献等研究,几乎走遍了藏区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和《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具有代表性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洲塔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著名学者巴揉·巴桑旺堆先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民族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从事藏族古代史、吐蕃墓葬、古代石碑、古藏文写本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巴探·巴桑旺堆先生的采访,我们对古代藏文石碑或石刻文字的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9.
藏文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藏族人民交流思想的工具。1997年,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作为藏文信息处理的开始,至今正好20年。这20年中藏文信息处理起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简要回顾了藏文信息处理中字、词、句、段、篇的特点、处理方法及取得的典型成果,也回顾了藏语资源建设和应用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对藏文信息处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为迈入藏文信息处理的初学者展示一个藏文信息处理发展的脉络,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巴採·巴桑旺堆先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民族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从事藏族古代史、吐蕃墓葬、古代石碑、古藏文写本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巴採·巴桑旺堆先生的采访,我们对古代藏文石碑或石刻文字的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1.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相似文献   

12.
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编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藏族地区游客和在藏族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汉族同胞的实际需求分析,对Android藏文显示机制、藏文视图实现、SQLite数据库、藏汉翻译模块、单词本模块等部分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剖析和系统设计,并且开发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藏汉电子词典应用软件.通过对该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系统整体运行性能良好,并达到了最初的整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传统媒体进行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给关注藏族文化的网络群体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以及推动发展青海贵德地区文化输出与藏文信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文章以"贵德藏文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法对该平台的内容、用户以及阅读量等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本公众号对贵德地区文化输出和藏文信息的影响力及传播状况,为藏文信息的普及和推广营造更好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大罗桑朗杰,男,藏族,西藏拉萨市人,1945年生,数学教授,西藏大学副校长。1976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数学专业。曾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藏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  相似文献   

16.
藏族天文历算学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天文学起源很早,并随佛教传入西藏,它对藏族天文学有较大的影响.文章就藏族天文历算和印度天文学之间存在的因缘关系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藏文拉丁转写是指不必理解藏语词、句语义的情况下,按照读音将藏文字符号影射为拉丁字母符号。用于表述藏文信息的方法.文章针对藏文文字和书写特点,借鉴国际藏学领域藏学专家通用的拉丁转写方法,以信息处理为研发目的,在Linux系统输入法机制下,定制藏文输入字符的选取原则、外码设计原则;基于rfinput输入法服务器确定藏文拉丁转写输入法实现模型、处理模块的分析设计及藏文特性处理等几个部分.[摘要]藏文拉丁转写是指不必理解藏语词、句语义的情况下,按照读音将藏文字符号影射为拉丁字母符号。用于表述藏文信息的方法.文章针对藏文文字和书写特点,借鉴国际藏学领域藏学专家通用的拉丁转写方法,以信息处理为研发目的,在Linux系统输入法机制下,定制藏文输入字符的选取原则、外码设计原则;基于rfinput输入法服务器确定藏文拉丁转写输入法实现模型、处理模块的分析设计及藏文特性处理等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藏文指代消解是藏文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之一.本文利用Naive Bayes模型实现了藏文人名性别的自动识别,从而达到人称代词消解的目的.本方法根据人名的结构和用字(syllable)信息,利用Naive Bayes模型进行机器学习,对3463个藏族人名数据进行开放语料的测试,男女综合人名的准确率达到了99.31%.  相似文献   

19.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具有典型的口传文化特征,它以口头说唱为主要流传方式,文字文本的产生并未改变其口传性质,史诗的情节内容也遵循口传文化的思维模式。《格萨尔王传》的诸种口传特征与藏族史籍中关于藏文创制的叙事体现出口传与书写两种不同的文化向度,而认识到口传文化的意义将有助于破除将文字视为区分文明与蒙昧之标志的想像和偏见,开启对人类文化多维发展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西藏大学学报》2014,(6):203-204
古代藏族氏族部落的迁徙、内部整合与分化是古藏文吐蕃地名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民族史视野审视古藏文吐蕃地名、部落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同时与唐朝及其他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和政治地理格局演变有密切的关联。吐蕃地名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符号,对以后藏族地名文化产生了比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和直接的影响,要了解吐蕃时期地理历史语言,可从地名入手从事论证研究。同时,想考证近代藏族各类地名的来源含义,也可以从吐蕃地名查找其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