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在现场综合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可控硅供电的1150初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状况。应用作者建立的有阻尼原坐标分析法,对主传动系统的扭矩响应波形进行仿真,结果与实测波形一致。这为轧钢机主传动动态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轧机扭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扭振抑制器的构造和原理,分析了将它投入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后对消除和抑制扭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4200轧机机电扭振数学模型,并对进行了计算机仿具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现场测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4200立辊轧机主传动系统进行分支闭合系统的扭振分析,发现了两辊轧制时出现负力矩的原因。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现场测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李爱红 《科技资讯》2008,(36):70-71
以宝钢2050mm轧线R2粗轧机主传动装备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扭振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计算系统各阶扭振固有频率、振型分布,得出有效结论,为轧机动态设计及性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立辊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掌握立辊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理论并且加以控制和利用,根据4200立辊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实际参数,建立立辊轧机主传动系统的4自由度非线性扭振模型,采用Matlab软件, 得到分岔图、相图和庞加莱截面,通过仿真分析其周期运动的稳定性以及通过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的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当激振力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相近时,角位移增大,系统不稳定,在实际生产中要避免激振力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相近的工况;随着角频率的变化,系统由周期运动、准周期运动,经过一系列倍周期分岔最终导致混沌产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厚板立辊轧机的实际参数,建立了轧机主传动系统的4自由度非线性振动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程求出了振动方程的数值解,并用相图和庞加莱映射的方法分析振动系统随电机激振频率变化的准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厚板立辊轧机主传动系统的非线性扭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4200立辊轧机的实测参数,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厚板立辊轧机主传动系统的4自由度非线性振动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简化求解,得到系统线性振动下的全部响应.采用Matlab软件编程求出了非线性振动方程的数值解,并采用相图、庞加莱映射图和时间历程图等方法,分析讨论参激角频率靠近线性振动固有角频率时振动系统的运动状态.为进一步讨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了参激角频率在固有频率间变动时的运动现象.结果表明:当参激角频率从接近一阶固有频率开始逐渐增大时,系统的运动是不稳定的,其运动状态由周期运动逐渐过渡到准周期运动,乃至混沌运动.  相似文献   

9.
10.
用非接触式扭振仪测量柴油机扭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测量方法。本文介绍了在扭振实测中所选用的记录与分析仪器及应注意的事项;对扭振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从合成振幅中扣除滚振部分的分析方法,对于获得正确的扭振结果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30板带冷连轧机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2030mm板带冷连轧机发生的振动问题,通过现场综合测试,了解轧机振动的特征与影响振动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研究与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振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辊筒为冷硬铸铁制,内腔中空,可通水冷却或通汽加热,亦可插入电热棒加高温。此新型辊筒为钢制组合结构,沿周边钻孔,内插电热元件直导加热(不经空气且无间隙对流),原中空腔的功能保留(通水或通汽)。这不仅实现了高效节能,且可调温灵敏,温度均匀,还能一机多用(炼塑、炼胶和橡塑共混)。新辊筒的辊面硬度和耐磨功能,亦不亚于原辊筒的白口层,但新辊筒制造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3.
轧制参数对轧机主传动系统自激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轧制打滑状态下轧机系统特点,建立打滑状态下轧制系统的非线性力学和数学模型,并用Krilov-bogolubov方法对非线性力学模型求解,确定了主传动系统产生稳定自激振动时的轧制速度和轧制力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计算不同轧制速度下要产生稳定自激振动的最小轧制力的方法;推出了在同一个轧制速度下由于自激振动导致的扭矩放大系数(TAF)与轧制力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板轧机的设备特点、轧制产品的工艺状况,开发了一个能适应轧件宽度变化范围较大的2300四辊轧机支撑辊辊型的计算机仿真程序,并研制了一种新的2300四辊轧机支撑辊辊型曲线,以提高该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研制新的支撑辊辊型曲线经过一年的工业化生产,取得明显的实效,钢板的横向同板差下降幅度达60%~75%;同时钢板的板形明显改善,薄板的边浪现象基本消除;另外轧制压力下降幅度达5%~7.5%,辊间压力分布变化趋缓、轧辊磨损减少、使用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采用分割模型影响函数法计算辊间接触压力基础上,对HC轧机辊系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值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采用影响函数法分析轧辊弹性变形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热带轧机工作辊初始辊型曲线的设计算法.指出合理分配精轧机组各机架带钢入、出口凸度范围对工作辊初始辊型曲线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一种各机架带钢入、出口凸度范围的确定策略.采用提出的算法对某厂1 250 mm热带轧机精轧机组优化了其工作辊初始辊型曲线,并进行了现场实际生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带钢的实测凸度满足该厂目标凸度的要求,证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宝钢厚板部生产5m宽钢板的精轧机立辊回油管振动情况,建立了管路的数学模型,利用Gambit软件建立回油管的三维模型并划分网格,采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管路进行仿真分析,分析发现,回油管内的空穴和湍流是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提出了回油管改造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回油管内空穴和湍流现象明显减少,有效地减轻了振动.本文工作对生产线的调试和最终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六辊轧机辊间压力分布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影响函数法计算了六辊轧机的辊系变形和辊间压力分布,研究了单锥度中间辊对辊间压力分布和轧件横向厚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锥度中间辊可改善辊间压力分布状态,明显降低辊间压力峰值,但轧件横向厚差稍有增加,最大值出现在轧件边部·计算了不同锥度时的辊间压力分布与轧件横向厚度分布,通过比较辊间压力峰值与轧件边部厚度,确定了最佳锥度范围为1/100~1/150,使HC轧机的辊间单位压力峰值降低15%~20%,轧件横向厚差仅在边部增加几微米,符合板形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叙述了Φ50 三辊联合穿轧机的轧辊及顶头的设计方法、穿轧无缝钢管的轧制表制定方法。提出并实现了该轧机轧辊及顶头的计算机SPT 设计程序。并简述了该程序的研制过程、程序的功能及特点等。实践证明,本文介绍的方法和程序实用可行,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物料在筒体内滞留时间和数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探讨了工作条件对产品粒度和处理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