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68  
本文对波兰宜的《个人知识》和《隐性方面》两本书中的有关隐性和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的有关论述进行了考查和概括;对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发表以来关于科学研究中的隐性知识及其传播等方面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和科学研究提出六个方面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按照知识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在分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关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和技术的视角,研究了隐性知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展示了企业知识的类型和特征,分析了企业知识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过程及其独占机制,初步探讨了网络组织与企业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技术创新的知识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编码、抽象和扩散所建立的三个知识空间为分析框架 ,分析了创新过程中创新概念产生、知识分享、知识扩散和知识转化的知识流动 ,揭示了创新过程知识管理的重点和内容 ,提出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层面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环境意识、环境愿景、企业家的环境心智模式、员工环境经验、环境能力,以及企业环境组织惯例等隐性环境知识不仅能够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而且由于其巨大的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看成其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战略资源。但由于受到隐性环境知识的难以收集和整理、环境知识垄断性、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信用体系,以及缺乏生态系统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隐性环境知识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一项难题。通过研究探索试图从开发和整合内外部隐性环境知识来获得和保持环境竞争力。企业内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侧重于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环境想法、直觉和灵感等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环境竞争优势;企业外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的重点是整合和利用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外部隐性环境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环境意识、环境愿景、企业家的环境心智模式、员工环境经验、环境能力,以及企业环境组织惯例等隐性环境知识不仅能够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而且由于其巨大的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看成其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战略资源。但由于受到隐性环境知识的难以收集和整理、环境知识垄断性、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信用体系,以及缺乏生态系统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隐性环境知识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一项难题。通过研究探索试图从开发和整合内外部隐性环境知识来获得和保持环境竞争力。企业内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侧重于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环境想法、直觉和灵感等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环境竞争优势;企业外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的重点是整合和利用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外部隐性环境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7.
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机理和技术模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分析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机制和技术模式。首先从企业知识的构成以及隐性知识的涉身性、体验性和经验性等方面的特征论证了隐性知识显性化机制在于市场化与共同体化,同时提出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技术模式:知识信息化和知识编码化。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转移的特点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指出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专家咨询模式”存在N重互动关系。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路径,也是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广义的科技奖励来看,对隐性知识持有者进行科技奖励是可能的,对隐性知识持有者的科技奖励可以通过隐性知识测量、隐性知识共享等直接奖励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对隐性知识的效用进行奖励等间接奖励的方式。对隐性知识持有者的科技奖励是一种"能力—承认"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默顿"成果—承认"模式的不足,将更加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的专业化、多样性环境造成知识溢出效应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区域或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对专业化、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本文以MAR、Jacobs和Porter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围绕专业化与技术创新、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按照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理论机制及实际证据两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并给出简短的结论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的认识误区进行辨析,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并不会因为科技资源短缺而影响其科技创新的观点。并针对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勇义  陈凡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6):52-55,F0004
本文从现象学的视角考察技术创新。没有将意向性结构运用到对技术创新的追问中去:考察了意向性概念的变化,提出它在技术创新的现象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考察技术创新是揭示技术本质的方式之一。技术创新是现代技术得以显现其自身的前提和地平线(horizon);技术具有清晰的意向性或存在论的结构,即技术“在——技术创新中——存在”。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创新的对象化形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创新就是知识“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的活动,对象化是创新的结果与标志。知识创新的对象化形成概括地说,有物化的新产品、制度化的新关系与主体化的新行为等形式。物化的新包括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新产品,包括自然物的人工生产、加工制造与功能模拟;制度化的新关系是具有客观性、物质性、实践性的生产与交往关系的创新,是社会系统的新“软件”;主体化的新行为表现为人与组织在活动中新行为动力、方式、能力与空间,它创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情况 "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以下简称"环境友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6年立项,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联合资助的"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以发展独特、先进和环境友好的石油化工新技术为背景,在导向性基础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的开拓性探索和开发环境友好新技术的生长点三个层次进行部署,选定当时石化工业4个关键技术的科学问题为研究内容,突出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的特色与优势,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成果转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加快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石化集团公司联合组织的结题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总体上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有的课题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根据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技术创新活动.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交往形态和交往结构,由此而构成了不同层次的交往共同体:实验室交往共同体、产业交往共同体和消费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自然辩证法界研究技术创新应该凸现自己学科的特色,具有更高的学术旨,为本学科的发展作贡献。自然辩证法学者要特别着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本文还具体讨论了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不确定性分析是技术创新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剖析了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概念,刻划了技术创作的不确定性特征,揭示了技术创亲的不确定性的哲学本质,并进一步分析了不确定性在技术创新中的双重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讨论了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和组合创新模式的内涵,进而详细阐述了组合创新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关系,即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协调、创新的显性效益和隐形效益的协调、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协调、企业内部独立自主创新与外部合作创新的协调等.这五个方面的组合创新对于企业培育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企业技术创新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但对技术创新应有个"度"的限制研究甚少.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从经典文献对"度"的基本阐述出发,引入了企业技术创新"度"概念,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度"的雏度,并从技术发展轨迹、认知差异及外部资源获得性、市场化过程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的外部条件是社会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创新激励和广阔的创新空间;其内在根据是企业同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体,并拥有一个企业家群体,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过程的四个环节是:企业制度安排规定了员工的技术创新激励和技术创新空间,并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险和约束机制、信息机制、整合机制;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市场/技术环境的变化;制度的不均衡将要求进行特定层次的制度创新;进而为技术创新建立新的制度平台;从技术创新活动中产生的知识、化、人才以及展现出来的发展远景,既为企业制度创新规定了方向,也为之提供了适当的条件和资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果奠定了制约企业下一步创新的制度与技术基础,两种创新的互动正是重建其技术/制度特异性的适应性过程。本提出的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