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建设应重视土地的防灾适宜性评价。概述了城镇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评价目的和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借助IDRISI软件,分析GIS—OWA方法与布尔决策和权重线性叠加(WLC)等多准则评价方法在决策策略上的区别,并计算了唐山市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土地利用适宜度。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铜山县为例,探讨县级农业合理用地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根据县内土地资源属性及特点,作土地农业适宜性划分.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大农业及其内部(农林牧渔等各业)二个层位探讨一县的合理的农业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半岛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分析,可综合反映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ndUSEM模型,以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6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DEM数据、1∶100万土壤类型图为基础,对山东半岛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得到各用地类型适...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杭锦旗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杭锦旗土地利用现状,探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即土地适宜评价的原则与依据、评介区域的划分、土地评价系统和评价因素(因子)的确定等。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因子)何等绵确定方法是搜集、整理基础资料与实地踏查相结合初选评价因素(因子),利用派生特尔斐法并结合实地校核,最张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介因素(因子)体系。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选取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及土地综合产出效益与人地关系等指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广西河池市划分为3个土地利用区和7个土地利用亚区。该结果可为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河池市的土地资源及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区域,选择了土壤、气候、地形、水文和交通等5类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南方丘陵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基于GIS技术,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衡阳盆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对衡阳盆地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耕地适宜性以临界适宜性和一般适宜性为主,不适宜区域分布和数量与建设用地不适宜区域的分布和数量大致相当;林地适宜性整体较高。根据评价结果,在土地管理中应该大力开展山区植树造林,并加强耕地和建设用地不适宜区域还林,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广西都安县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都安县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该县土地资源特点、土地利用现状和各种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农、林、牧业生产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采用多因素分级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按照土地的用途划分宜农(耕)土地类。宜园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并选择对土地用途影响较大的因子为评价项目,依其影响的程度制定分级指标,按指标评定每个土地适宜类的适宜等级,分别评出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三个级别,统计其面积。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县的土地资源提出合理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在辅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方面薄弱的问题,本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涉及的数据.模型和知识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设计了系统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并结合ArcGISEngine组件技术开发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决策支持的系统。从而实现了土地利用结构上的优化,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供需上的预测,土地的适宜性评价价.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布局优化等主要功能,并应用于长沙市2003—2020年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上,从而证明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实际的需求可以很好的满足,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效率性上都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黄河源头地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年的遥感数据,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了沿黄河两岸土地利用廊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果洛藏族自治州主要是以莎草、禾草、灌木灌丛等类型为主的资源土地利用,各种草地土地利用连接度较高.本文选用生态适宜性指标进行生态规划,分析了自治州六个县的生态环境适宜性,研究结果对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乃至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山地城镇中,地形地貌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及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重庆为例,利用遥感(RemoteSense,简称R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技术,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LandEco—environmentIndex,LEI)模型进行评价分级,结果表明:重庆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一小时经济圈明显好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盆地好于山区,城口县和巫溪县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大.这与重庆各地的土地利用、水资源、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也与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为城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土地利用变化定量模拟模型的不断增加,模型的适用性也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林地和草地动态变化的典型区为研究案例,分别应用CLUE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和DLS模型3类模型模拟了不同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然后依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式提取出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基于各类型正确模拟的栅格数除以该类型总栅格数,分别从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以对不同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进行精度验证,从而综合评价不同类型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模拟模型的适宜性和精度.结果表明,在对单种用地类型进行土地利用模拟,特别是建设用地的模拟时,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适宜度更高;对于综合模拟所有用地类型时,尤其是需要模拟林地和草地二级分类变化时,DLS模型和CLUE模型均可,但是DLS模型的精度相对较高;对于需要考虑土地转移的时间长短时,尤其是有林地形成,CLUE模型相对更为适宜.这些研究结论将为不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耕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耕地的重要前提.该文中采用物元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不仅可以克服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高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精度.该文中选取长乐市某区域为评价样区,应用物元模型对其耕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样区土地适宜性等级为中等适宜,与实际相符,表明了物元模型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强震地面断裂时土地利用适宜性的概率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中国城镇土地利用中的断层场地,建立了强震地面断裂危险性评价概率模型。根据中国大于6级的340个地面断裂震害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概率模型参数;基于震级、覆盖层厚度对强震地面断裂影响,提出三级地面断裂危险划分和二级避让距离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阶段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以50 a超越概率为基础的强震地面断裂适宜性评价分级和相应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该研究为城镇强震地面断裂场地规划选址所需要的适宜性评估提供了工程实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石林景区湖泊湖滨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年Quickbird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石林景区岩溶湖泊湖滨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遥感解译与制图,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类型指标(如斑块数量、斑块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标(如号观均匀度、号观优势度、号观破碎度、景观分维数)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湖林地面积占82.86%,受人为保护最好,具有良好的自然性;比目潭和绿芳塘受人为干扰较大,土地利用类型较多,土地格局凌乱.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1992年到2000年期间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过程进行了历史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出现了超常增长的“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其中城镇用地、工业用地是促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力军。同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计算,证实了城镇用地通过大量蚕食农业性生产用地而得以迅速增加,农业用地受到城市化的影响,由收益较低的土地利用方式向收益较高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兵  胡林  陈晨  李浩  詹绍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8):7640-7649
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影像分析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淮南矿区2007、2010、2013、2016、2019五个年份的土地利用/覆盖解译,通过对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面积及其占比的统计、动态度、多样性指数、利用程度指数及转移矩阵的计算,对2007~2019年间淮南矿区的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淮南矿区耕地面积及其占比不断下降,大量耕地被破坏,形成积水沉陷,其次为城镇及工矿用地,并被固体废弃物所侵占;(2)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动态度大小排序依次为积水沉陷区>湖泊水库>固体废弃物>工矿用地>林地>裸地>城镇用地>道路>耕地>农村居民地,说明煤矿开采活动对矿区土地利用影响较大;(3)各矿井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调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地籍调查按调查规程分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将城镇地籍调查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一成城乡一体化地籍调查是众多学者和土地管理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调查模型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璧山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引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法,建立7个评价指标,划分4个土地生态适宜性类型区和12个次级区域,探讨了璧山县土地生态开发措施和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以期在新一轮修编中能够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耕地的重要前提.采用物元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不仅克服了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提高了评价的精度.选取长乐市某区为例,应用物元模型对其耕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样区土地适宜性等级为中等适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正射影像,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宏观描述和微观定量分析研究。首先提取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总体上研究广州市各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然后利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构造土地利用的空间位置转换和数量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位置转移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来分析广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程度,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评份。结果表明:广州市地类变化绝对量大,并以一级地类内部转换为主;耕地减少较快,可调整地类大幅度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