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武陵地区湖北省恩施州内特有的利川红茶和恩施绿茶中游离态、键合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川红茶中挥发性物质有52种,包括36种游离态挥发性物质和25种键合态挥发性物质,其中有9种相同挥发性物质;恩施绿茶中挥发性物质有56种,包括15种游离态挥发性物质和45种键合态挥发性物质,其中有4种相同挥发性物质。对两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香气活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构成利川红茶风味轮廓的重要组成是醛类、醇类和酯类;而构成恩施绿茶风味轮廓的重要组成是醛类、醇类和烯烃类。利川红茶中游离态香气活性物质主要为香叶醇和辛醛,键合态香气活性物质主要为水杨酸甲酯、α-柠檬醛和芳樟醇。恩施绿茶中游离态香气活性物质主要是辛醛和柠檬烯,键合态香气活性物质主要是芳樟醇和萘。对两茶叶香味轮廓分析发现,利川红茶的主要香气特征为果香和花香,恩施绿茶的主要香气特征为果香和化学气味。对两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分析发现,利川红茶与恩施绿茶游离态挥发性成分中酚类和羧酸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键合态挥发性成分中酚类、酮类物质的含量存有较大差异。希望研究对阐述茶叶香味的组成及风味物质的生成提供参考,同时为利川红茶和恩施绿茶的精深加工和品质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笔者偶尔看到《大自然》(1988年第2期)中武汉大学生物系柳宝全同志写的《腾龙洞中的"透明鱼"》一文,作者对"透明鱼"的描述十分清楚和生动.笔者曾亲自前往腾龙洞观察"透明鱼"及其生活环境,并亲手喂养,所见与作者写的完全相符.但作者写道:"看来这种动物不是'鱼',而属于两栖类,它的科学名称至今仍未确定下来."据我查有关资料,腾龙洞中的"透明鱼"实为利川齿蟾的蝌蚪.对这种蝌蚪,我国著名的两栖动物学家刘承钊教授于1956年,曾在南川县大河坝仙米洞中发现过,且进行过室内饲养.后来四川生物研究所在湖北利川终于找到了它的成体,  相似文献   

3.
利川清代墓碑上的“福”造型,应是一种设计图形,融会了巴蜀、荆楚及汉等民族的传统墓葬文化,同时也体现了清代土家族在“死者为大”的时风下,不规避帝王的特权神威。以龙凤自诩追求自我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陈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274-3277
通过对重庆—利川线排花洞隧道钻孔浅层天然气含量检测实验,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层序、岩性等条件,通过浅层油气富集理论研究分析,发现排花洞隧道钻天然气浓度与各地质因素的相关关系及瓦斯地层分布的离散性。结合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特点,认为排花洞隧道存在瓦斯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通过计量方法和ArcGIS、SPSS等技术手段,对湖北省恩施州8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属性特征、时空格局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恩施州传统村落主要形成于元、明、清3个朝代时期,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要民族属性.②从州域尺度来看,恩施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从县域尺度来看,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恩施、利川、宣恩、来凤、鹤峰等县(市);从地理区域尺度看,传统村落在恩施、利川、咸丰、宣恩和来凤5县(市)交界的区域形成了一个集中连片区和3个高密度区.③恩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受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地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传统村落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大学鄢志武教授日前发布腾龙洞联合科考成果称,经过测量并与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大洞穴的数据比较发现,湖北恩施州利川县腾龙洞洞口至4000米洞道的面积23万平方米,容积1575万立方米,是目前发现并有相应数据公布的洞穴中,单位面积或者单位长度内世界上最大的洞穴通道。  相似文献   

7.
莼菜有机生态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必胜  王玲 《科技资讯》2013,(12):153-153
从造园、栽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较好地利用产地生态环境,通过将有机肥、生物农药按照莼菜的生长需求,用地与养地结合,调节了土壤的水、肥、光、热、气,使莼菜健壮生长,减少病虫发生,阐述了利川莼菜的有机生态型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 利川械 新种图1 Acer lichuanense C.D.Chu et G.G.Tang Species A.huiani Fanf et Hsieh et A.thomsonii Miq.subsimilis,ab illo lobis lateralibus foliorum minoribus vel inconspicuis,nervis secundariis paucioribus 7-9 jugis,petiolis pubescentibus,a hoc basi foliorum trinervis non quinquenervis non quinquenervis,pedicellis fructuum brevioribus,samaris minoribus differt.  相似文献   

9.
湖北利川的鱼木寨现存大型古墓葬共有10余座,其中精华三处的石碑上都刻有一个亦字亦画、耐人寻思的“福”字。它是一种装饰设计,既与汉族的“福”相同,又独具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如生育崇拜、图腾崇拜、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产的水杉群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孑遗植物水杉在利川县小河河谷的存在与该地的优越环境条件有关;水杉种群在目前群落中的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在水杉群落的演替中,最突出的一点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逆行演替;目前的次生水杉林结构简单,种群更新困难,应及时建立一定面积的水杉群落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以保证水杉种群的世代延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的方法说明了LabVIEW中等待函数Wait(ms).vi在实际运行时的误差现象。在编写了Wait(ms).vi函数误差测试程序的基础上,对LabVIEW的Wait(ms).vi函数的运行误差进行了实际测定,为设置Wait(ms).vi函数的初值,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RP-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测定复方丹参胶囊中丹参素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 ikm a HPLC column色谱柱(5μm,200×4.6 mm),以乙腈—水—冰醋酸(5∶16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测定.RP-HPLC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28~1.40μg,相关系数为r=0.9998;胶囊中丹参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0.78%(n=6),精密度良好(RSD=0.64%).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复方丹参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砜四缩水甘油基环氧树脂(AS-70树脂)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固化反应。采用DSC法测定了固化反应热效应和反应速率,求得固化反应活化能为51.5KJ/mol;用TGA测定了浇铸体的热分解温度,表明AS-T70树脂的耐热性较好;用FT-IR跟踪固化反应过程中环氧基团特征吸收峰(906cm~(-1))的变化,求得的固化反应速率与DSC法测定的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市回族学生的发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呼和浩特市458名回族学生发族特征.结果显示,单族出现率为96.72%,双旋出现率为3.28%;发旋旋向69.00%为顺时针,27.73%为过时针;发旋主要分布在右后象限.发族方面男女之间无明显的差异.回族与其他民族比较,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支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采用Hennig86程序研究长蝽类(lygaeoidcomplex)亚科以上阶元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用分类单元代表共计21种,选用性状共48个,内群共包括19个OTUs,并采用“理想祖先”作为单一外群.计算得到的首选最简约树步长=165,CI=0.32,RI=0.51.相应支序图所提示的系统发育再建景象主要包括:(1)原有意义上的长蝽科为一并系群或复系群.(2)Rhyparochrominae与红蝽类互成姐妹群.(3)Artheneinae似为一较原始而孤立的支系.(4)支持Cyminae与Berytidae接近的意见.(5)支持“malcidline”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76例哮喘患者按维医体液论进行辨证分型,其中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30例、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46例、正常对照组89例,采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IL-13基因intron3+1923位点及IL-13基因+2044位点的多态性,来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异常黑胆质性哮喘与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多态性间的关系.结果发现IL-13基因intron3+1923位点多态性,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基因型频率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TT、T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TT、T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正常对照组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P<0.01)和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P<0.05),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C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P<0.05),等位基因T、C的频率分布在三组人群中有差异(P<0.01).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3基因+2044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新疆维吾尔族异常黑胆质性哮喘可能与IL-13基因intron3+1923位点多态性有关,而与IL-13基因+2044位点无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求解一类整数规划问题所有最优解的两个算法.一个算法较为简单,其时间复杂性为O(n),另一个算法求解较为快速,其时间复杂性为O(log n).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满足线性递推关系式f(x+λ)=af(x)+bf(x-λ)(a,b,λ均为实数)的函数类f(x)的周期性问题。找到了此类函数f(x)为周期函数(在一定条件下)时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确定了它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提出当量水灰比(W/C)E的概念,研究水化程度及其发展真挚与(W/C)E().146-0.21,W/C=0.21)在7d龄期内的关系,并观察了水泥石在1d 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W/C)E下降,水化体系水化程度提高,水化程度随(W/C)E变化率的发展趋势可保持至7d不变,在低(W/C)E状态下,具有初始界面面积水、产物层薄的优点,可使体系转入扩散控制阶段后仍能正常水化,低(W/C)E的水泥石1  相似文献   

20.
梭毒隐翅虫对萝卜蚜的捕食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本文就它对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k)的捕食反应及其相互之间的干扰作了初步研究,捕食反应用Holling圆盘方程LRⅡ拟合,得出理论方程为Na=1.7575N/(1 0.1161N),最大捕食量为15.1286头,当隐翅虫虫口密度增大时,它对萝卜蚜的捕食能力下降,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干扰,用Hasell方程拟合,理论方程为a’=25.2872P^-0.49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