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APS-TU和APS-U为引发体系,研究了氰乙基化交联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IR,SEM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当[APS]=[TU]=[U]=3×10-2M,[MMA]=6×10-1M,S:L=4:100,60℃,反应6小时时,G%、E%值最高.用NH2NH2改性后,含-COONHNH2功能基的接枝共聚淀粉对Cu、Cd、Cr、Ph等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
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醋酸乙酯(VAC)为接枝单体,进行了接枝共聚,研究了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引发剂秀量以及两单体配比对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酯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和淀粉用量比为2:1,引发剂浓度4.5×10^-3mol/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h,MMA和VAC重量比为6:4时,可得到较高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用核磁共振谱对接枝交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接枝方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非织造布进行改性,提高其表面润湿性并使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丙烯酰胺和壳聚糖为接枝单体,烷基糖苷为溶胀剂在氮气保护下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接枝单体丙烯酰胺和壳聚糖的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XR...  相似文献   

4.
以过硫酸钾(KPS)-亚硫酸氢钠(NaBS)为引发体系,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甲基丙烯酸(MAA)为接枝单体,制得了具有亲水性与疏水性接枝支链交联明胶.用红外光谱确证了产物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KPS]=[NaBS]=6×10-3M,[MMA]=6×10-1M,Gelx-g-PMAA=4g,SL=4100,60℃反应5小时,接枝率G%及接枝效率E%均出现最大值.研究了此类两亲性接枝交联明胶的溶胀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采用60Coy-射线辐照商品化氯丁胶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乳液接枝聚合反应的实验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接枝聚合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并在单体转化率-时间曲线上存在诱导期和恒速聚合反应期.它们与MMA浓度有如下关系:Dmlm=K[MMA]和Rp=k[MMA]1.67.得到的产物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富集在壳层的核-壳结构的粒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基酯(HEMA)由(Ce~(4+)引发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膜的接枝聚合,建立了接枝聚合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单体的溶解特住和扩散特性,结果表明:化学和扩散因素是接枝聚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丙烯酸酯共聚物(MMA/BA/HEMA)改性淀粉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淀粉颗粒上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并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改性后的淀粉能够保持原淀粉颗粒的完整结构。旋转粘度计对改性淀粉糊的性质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蔡玲 《科技咨询导报》2010,(27):107-107
通过微波辐射,研究了3-氯丙酸与壳聚糖的接枝共聚反应,探讨了加料方式、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加热方式、单体浓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微波辐射可以得到较高接枝率的氯丙酸-壳聚糖共聚物.  相似文献   

9.
富马酸二甲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富马酸二甲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单体浓度为0.55mol/L,引发剂浓度为6.0mmol/L时,接枝率较高.对富马酸二甲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报道了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商品化氯丁胶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乳液接枝聚合反应的实际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接枝聚合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并在单体转化率一时间曲线上存在诱导期和恒速聚合反应期,它们与MMA浓度有如下关系:Dmin=K[MMA]^-0.700和Rp=K[MMA]^1.67,得到的产物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富集在壳层的核-壳结构的粒子。  相似文献   

11.
CR/MMA/SBS三元接枝共聚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R和CR/MMA二元接枝共聚胶粘粘力低,剥离强度低这一问题,研制了CR/MMA/SBS三元接枝共聚胶粘剂,并测定了该胶粘剂的有关物性,结果表明:该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尤其是初粘强度)和剥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文中叙述了该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主要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钾(DPC)为自由基引发剂,在尼龙-1010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对接枝产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反应温度、pH值、单体用量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探讨了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3.
张婷  陈景东  刘晓暄 《江西科学》2009,27(1):116-119
在紫外光辐照下,采用溶液聚合获得了4-丙烯酰氧基.1,2,2,6,6-五甲基哌啶醇酯(APMP)(M1)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2)的共聚物,用’H-NMR测定了单体摩尔比分别为10/90,30/70,50/50,70/30,90/10时的聚合物结构。采用Mayo—Lewis积分法获得体系的竞聚率为0.32〈^〈0.58,0.10〈r2〈0.30;采用扩展Kelen-Ttidos方法计算的竞聚为r1=0.40和r2=0.19。结果表明,APMP与MMA溶液光共聚体系为非理想共聚体系,并且在投料比^=0.62时有一恒分点。根据竞聚率结果获得了APMP与MMA的共聚物主链结构的序列长度分布:f1=0.1时,单个APMP被MMA单元体均匀地隔开;f2=0.5时,APMP和MMA单元体在共聚物主链上的序列分布交替性比较明显。f1=0.7时,MMA主要以单个单元体分布在APMP主链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络离子(简称Cu(Ⅲ))为引发剂,聚丙烯酰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聚丙烯酰胺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反应条件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同N-芳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共聚合反应。并制得了这些共聚物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MMA)-co-N-对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TMA);甲基丙烯酸甲酯-co-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hMA);甲基丙烯酸甲酯-coc-N-对溴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BrPh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co-N-对硝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NPhMA)。 用~1H-NMR方法测定了这些共聚物中两种单体的组成。再参照Fineman-Ross公式估算出了这些共聚体系中各组单体的竞聚率。讨论了各种酰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乙醇/水介质中制备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g-PE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水介质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PEO-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g-PEO.研究了醇/水比、大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大单体和小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开始大单体的转化率大于小单体的,后期则相反;介质中乙醇的含量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产物提纯后用FT-IR1、H-NMR对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氯丁橡胶和MMA接枝共聚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制了氯丁橡胶(CR)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胶粘剂,探讨了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MMA用量及加入方式、有无氮气保护和CR/溶剂配比对单体接枝率和接枝共聚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和配方组成.  相似文献   

18.
以 [MeClPr]/CuBr/[Me6TREN]为催化体系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法 (ATRP)对丙烯酰胺 (AAm)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进行了共聚合 ;考察了聚合时间、单体和引发剂配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的影响 ,合成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9.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氯化聚乙烯(CPE)进行悬浮接枝聚合,制得了MCS树脂,考察了接枝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及其相结构,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接枝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GDMA)为单体,在N,N-二甲基苯胺-(艹卡)基氯-乙酸三元引发体系引发下,研究了单体在香红木上的接枝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混合单体后,木材的抗收缩系数可达50%左右;GDMA与MMA的最佳比例为15:85(体积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