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铁路科技的发展,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列车偏载仪已经成为了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仪器,T11BK系列长钢轨列车组作为长钢轨的主要运输工具,在日常运输当中,普遍存在安全车满载荷情况下偏载超过10t,不符合铁路技规的要求。为解决T11BK系列长钢轨列车组安全车偏载问题,通过认真仔细地调研及大量的力学与强度计算分析,认为,对安全车可以通过增加移动配重的方法解决满载及空载情况下的偏载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的发展,货运系统的提速,货车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包装松懈、偏载,给列车形成安全造成隐患,这需要我们应用摄像系统来帮助我们及时检查,发现存在隐患并及时处理。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摄像系统监测铁路货运过程中的包装松懈,偏载造成的安全隐患,用快传输图像的方法及时发现处理隐患车厢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力学量传感器的抗偏载能力 ,研究了一种抗偏载能力很强的传感器 ,探讨了其弹性体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深入分析了这种传感器的抗偏载特性 .通过理论分析 ,证明这种传感器具有很强的抗偏载能力 ,在实际使用中也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运用车辆 -轨道耦合模型 ,对大型养路机械大修后列车以不同运行速度开通时的各项动力安全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并在现场对不同速度运行列车的脱轨系数、偏载率和轨距扩张进行了实际测试 ,为大型机械大修线路后列车开通速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5.
窦玉香  李筱妍 《科技信息》2010,(17):J0056-J0056,J0067
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在不断提高。为保证铁道货车运行的安全性,对铁道货车货物的装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大、中型企业安装了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本文就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维护与检修方法。为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维护与检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用于机械结构偏载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安全系数法和有限元方法,对于支承轴偏载设计而言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设计方法.采用静剪力原则和惯性矩原则对一种典型受力的支承轴的偏载设方法进行研究,并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工程设计实例.通过对实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支承轴的设计直径随着偏载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采用静剪力原则对支承轴进行偏载设计时,支承轴的设计直径随着两对称作用载荷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惯性矩原则对支承轴进行偏载设计时,支承轴的设计直径随着两对称作用载荷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引入了偏载系数对支承轴的偏载程度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列车行车安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SSI的轨道交通列车防追尾方法。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一个安装在同向行驶的两列移动车辆两端上的车载阅读器。该方法能够可靠实现测量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通过传播模型计算前行列车和后车的距离,运用所提出的修正算法,有效抑制RSSI随机波动较大的影响,实现了不间断测量同一运行方向的前后列车距离,并在距离小于安全限值时发出报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城市轨道列车自动变换控制的一种方法——Smith重叠控制。具体结合地针车辆牵引的模型,详细分析并推导了控制系统的模型,导出了Smith重叠控制的参数,经仿真实验验证,该控制方法具有无超调及快速响应的良好动态性能,可满足城市轨道列车高性能的变速控制的要求,工程实时控制实现也比较方便,是一种实用的城市轨道列车变速控制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列车车轮参数动态测量中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光刀法的列车车轮参数动态测量方法,并分析激光线宽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首先用Solidworks软件对测量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并根据光刀法中的相机参数对软件相机模块进行调整;然后对特定位置图片进行RGB提取、畸变矫正、灰度化和中心提取等预处理,并利用特征点提取、曲线拟合的方法计算得到车轮直径、轮辋宽度和轮缘高度等车轮参数;最后利用单边轮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测量精度满足实际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10.
偏载问题在立柱设计中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产生和影响偏载的因素很多,并带有复杂的随机性,精确计算十分困难;另一个是通常认为偏载对立柱的承载能力影响不大.本文将在偏载计算方法和偏载对立柱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产生立柱偏心载荷的各种因素,导出计算偏心力的计算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四种可能的立柱接触情况,对于一个确定的立柱会按哪种方式接触,选用哪个公式计算,要经过必要的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深基坑工程在已运营地铁旁施工已较为常见。为研究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规律以及评价隔离桩的隔振效果,以武汉市华中科创产业园超大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激振力函数模拟计算列车动荷载,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分析列车动荷载以及隔离桩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并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激振力函数模拟列车动荷载输入数值模型得到的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规律与现场实测基本一致;列车动荷载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影响较小,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地表沉降和围护桩变形各增加了1.3mm、3.6mm;隔离桩对列车动荷载具有较好的隔振作用,使地表沉降和围护桩变形分别减小了28%、6.8%。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推广价值,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东江南特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目的、工况、仿真分析、线形和应力的控制、参数识别等。实测数据表明,大桥监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潘鹏旭  陈伟  郑京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714-12720
为了解隧道下穿富水强风化砂岩地层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依托某电缆隧道下穿广深铁路工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分析了具体施工措施对隧道及地表变形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不考虑地表列车荷载和地层富水时,开挖及顶进力为地表沉降、隧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单独考虑列车荷载或地层富水弱化作用时,列车荷载会使得下穿段地表沉降和隧道拱顶沉降增大,而地层富水弱化对隧道进出口段沉降及下穿段底部隆起影响较大;当同时考虑列车荷载和地层富水时,隧道拱顶沉降及下穿段路基沉降均会大幅增加。对比分析现场监测、Peck公式预测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知数值模拟结果与不考虑地层富水弱化时的Peck公式预测结果十分吻合,但由于其未考虑加固止水措施,地表沉降大于现场监测结果。电缆隧道下穿广深铁路现场施工严格执行现场监测和变形控制措施,将地表沉降值和隧道拱顶沉降值分别控制在6 mm和10 mm之内,隧道底部隆起控制在5 mm以下,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列车的运行安全,并为同类型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超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风荷载位移变形的监测问题,通过对GNSS-RTK各星系组合的定位测量精度进行对比试验,建立GNSS-RTK三种星系组合实时动态监测方法。进一步,以在建的天津高银117大厦为监测对象,应用该方法对大厦施工期风荷载位移变形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GNSS-RTK三星系组合的坐标中误差和定位点云离散度最小,方法精度最高;就不等高同步攀升施工法施工下的大厦风载位移变形而言,其低矮的外框(66层)比高耸的内筒(95层)要大;大厦的外框和内筒均存在横向的位移变形,基于此,施工过程中应适当调整外框与内筒同步攀升的步距,以避免外框与内筒发生碰撞造成结构损伤,确保大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Image-based gait analysis as a means of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research attention. Most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focus on human identification, posture analysis and movement tracking. There have been few investigations on measuring the carried load based on the carrier's gait characteristics by automatic image processing. Nevertheless, this measurement is very useful in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study of the carried load on the postur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c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how to automatically estimate the carried weight from a sequence of images. We present a method to extract human gait silhouette based on an observation that humans tend to minimize the energy during motion. We compute several angles of body leaning and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arried weight, the leaning angles and the centroid location according to a human kinetic study. Our weight determination method has been verified successfully by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6.
山地风场中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山地风场中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风振响应特性,必须了解复杂湍流变化对建筑风荷载的影响。在风洞中模拟了4种湍流度,通过3个不同高宽比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模型,考察了来流湍流度、建筑高宽比、层高度等因素对顺风向和横风向风荷载功率谱影响规律。针对2个方向风荷载功率谱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荷载谱模型进行了参数拟合,再以湍流度、建筑高宽比为基本变量对荷载谱模型参数进行二次拟合,初步建立了复杂山地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功率谱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一个实例,通过具体山地风速和湍流度剖面,根据提出的建筑风荷载功率谱数学模型,比较了山地和平地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  相似文献   

17.
智能三维振动加速度监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VA-1型智能三维振动加速度监测仪是为了满足对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的振动与冲击进行实时监测的需要,确保重型、精密和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输而研制出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振动测量仪器。它的测试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三维组合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并以80C31单片机为核心,配有A/D转换器、键盘、液晶显示器和智能微型打印机等;在软件上具有系统实时时钟、零点偏差的初始校正、连续测量或长时间监测等功能,使三维振动加速度  相似文献   

18.
广州珠江城超高层大厦施工过程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珠江城超高层大厦为例,结合施工过程定期对该楼23~27层外伸及带状钢结构桁架进行现场应力应变监测.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ETABS中的顺序施工模块功能,对该楼模型进行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钢结构是安全的;模拟分析理论值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作为广州珠江城大厦安全施工控制方面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同时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福泉高速公路福州秀宅收费站是由一座高4468m,水平倾斜角68°的钢筋混凝土斜塔和由高强钢索张拉跨径1263m圆弧拱式钢管桁架组成的结构体系.本文就收费站基础设计、斜塔结构型式、斜塔及斜拉钢索内力计算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斜塔施工恒载不平衡推力问题,保证收费站结构在施工与使用中的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盾构下穿某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盾构隧道先后下穿高铁桥梁模型,分析盾构下穿时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简支桥梁动力响应。研究首先分析了当盾构开挖至桥梁近侧,列车以不同速度200~350km.h-1、不同轴重110~220kN运行时对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墩顶沉降的影响。接着探讨在不同开挖阶段下,速度200 km.h-1轴重110kN的列车动荷载冲击下高铁桥梁墩台顶变形规律。结果表明:盾构开挖至桥梁近侧时,不同速度、轴重列车荷载冲击下,高铁桥梁墩台顶的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其沉降在一定时间达到峰值,其后迅速降低并稳定在某一波动范围内;随着列车速度与轴重的增加,墩台顶沉降峰值越大;盾构开挖时,列车时速低于200 km.h-1、轴重小于110kN时其墩台顶沉降峰值当满足高铁桥梁单墩顶竖向沉降控制标准,与列车速度相比,列车轴重对桥梁的动力响应影响更大;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开挖对高铁桥梁墩顶变形的影响主要为盾构开挖至桥梁近侧的初开挖阶段,盾构开挖远离桥侧后墩顶变形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