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结合产业发展的具体案例,从基础条件、战略演变和制约因素5个角度阐述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具备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基础条件,并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和自主创新能力等不利因素,提出了实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创新驱动转型的5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面临严峻的结构性问题,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从自主创新战略的高度对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做出解答。基于创新演化理论,本文从技术机会、自主创新决策、市场选择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框架,从该框架出发,本文在传统“熊皮特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技术后发国家企业的两种自主创新模式,即“拓展性破坏模式”和“突破性强化模式”,并通过中集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基于SD模拟的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税率、贴息率、固定资产折旧率等财税政策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表明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反馈系统,所以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定量化的基础上。本研究在深入考察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激励的SD模型,用Vensim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研究和定量分析,并紧密结合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和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和强化我国财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也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关键,走自主创新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为什么自主创新提出这么多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我国发展的制约瓶颈,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劳动是一种具有巨大价值创造作用的新的劳动形式,创新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严重影响着人们创新劳动的热情。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创新劳动价值论,从而建立一种鼓励创新劳动的分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促进广饶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产品竞争力,实现“科技强县”的战略目标,近期,山东省广饶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人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座谈和现场考察等形式,对广饶县51家规模以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掌握了当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不足,并结合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轿车制造厂商主要分为跨国合资企业和本土股份制企业。与跨国合资企业相比,本土轿车制造企业起步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然而近年却相继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本土轿车制造企业代表——奇瑞公司为例,从战略联盟的视角对其创新战略的形成及演化做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重点阐述了奇瑞公司在各个发展阶段运用战略联盟突破资源限制、提升技术能力的创新战略。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在网络化联结日益紧密的现代商业情境中,企业战略联盟受到企业资源禀赋、学习能力、合作机制设计以及联盟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联盟企业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合作性是实现战略联盟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上海张江高新区中小医药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被外资收购案例的分析,指出我国政府在积极支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流失问题。进而提出,一方面通过创新政府资助方式和途径,促进中小企业自主研发成果顺利转化为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拓宽信息传导渠道,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向国内大企业流动,实现创新成果在国内企业间的转移、转化,使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内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指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是指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符合中国国情.本文主要从3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一是自主创新是国家战略;二是建设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必须从国情出发;三是介绍在建设自主创新服务体系中所开展的部分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出自主创新的若干认识误区,如自主创新就是追求技术领先、追求高精尖;现在搞自主创新为时尚早;自主创新就是搞原始性创新;自主创新就是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创新;自主创新要花很多钱、花很长时间;自主创新就是技术部门和研发人员的工作;专利越多自主创新能力越强,等等。本文认为,澄清这些认识误区对于加深社会各界对自主创新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有重要的参考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软件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给中国软件企业既带来机遇又造成困境.自主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最高层次.而创新是多维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基于中国庞大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创新,远比技术创新更为现实和可行.借此,中国软件企业可以摆脱"微软情结"和"印度情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做大做强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硬实力的比拼转向软实力的较量。改革开放后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方法和工具,并在实践应用中加以改造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原创的想法和观念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要实现创新驱动,更好地支持自主创新、原创创新,需要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创造新的方法,并通过方法论的创新提升软实力,为接受新时代的新挑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创新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创新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备条件.即使推动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自主创新才是企业发展最为核心的动力,也是杭州兴发弹簧有限公司不可或缺的推进力.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一词一度在学界和社会使用频率极高,但对其理解和认知的偏差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其辨析和论证。采用文献研究法,首先阐明自主创新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渗透了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民族自强等理念,是国家领导人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所提出的;其次,梳理近十五年来国内自主创新研究的演进包括四个阶段:萌芽期、爆发期、深化期、衰退期,强调围绕自主创新内涵和概念的专门研究还很稀少;再次,剖析现有自主创新概念中存在的特点与不足,构建自主创新片面认知的消极影响模型,并尝试给出自主创新概念的认知框架。最后,论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自主创新二者间的关系,指出当前对自主创新应进行调整或者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社会-技术整合问题的思考,欧盟研发框架计划(FP)对于责任问题的关注逐步加强,在当前正在实施的第8期框架计划中明确将"责任式创新"(RRI)纳入政策范围,强调研究与创新必须有效反映社会意愿,实现欧盟各国共同期望的社会效益。当前,我国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鉴欧盟责任式创新政策的有益经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创新战略向符合社会价值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借鉴已有政策量化研究成果,结合政策的基本构成要素,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力度三个维度,构建了自主创新政策量化的"T-O-P"三维分析框架,并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标准。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346项自主创新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供给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政策规定缺乏强制性规范,颁布机构表现出较高协同度,政策工具以环境型为主,政策目标侧重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和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7.
“等到我们的产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我们才算真正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在自主创新论坛上的肺腑之言,也道出了中国人的心声。2007年5月25日,恰逢科博会喜迎十周年庆典之际,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自主创新与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据悉,此次论坛不仅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在新近出版的中国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2005年第8期)发表署名文章,强调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为中心,努力实现科技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集成创新和突破;围绕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努力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联盟——技术创新的战略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联盟的本质属性,以及联盟在资源配置功能和战略功能上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随后以北京某科技企业的联盟活动为例,探讨了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导向下,培育联盟学习能力、实现企业创新能力与联盟能力协同升级对我国企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6%,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科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确立,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明显提高,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第二阶段,到2020年,首都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进入世界创新型城市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