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粗皮姬蛙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骨髓为材料,利用蒸气固定法,研究了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的染色体组型,即2n=22,NF=44,由8对(Nos.1,2,5,6,7,8,10,11)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Nos.3,4,9)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大、小型染色体间无明显的分界线。未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同时,与已报道的姬蛙科中几个种的染色体组型作了比较,初步讨论了它们染色体组型演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两种蛙科无尾类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斑倭蛙:2n=26(16M 1-SM),NF=52,除Nos,2,3,4,6,9等五对为SM外,其余诸对均为M,次缢痕位于8q,威宁蛙2n=26(18M 8SM),NF=52,除Mos,3,4,6,7 等四对为SM外,其余各对为M,次缢痕出现在1q和7q两处,前者频率较高,根据相对长度,臂比值和次缢痕的位置和数目讨论了蛙亚科的核型演化机制,推断可能是相互易位和臂间倒位为主。  相似文献   

3.
湖侧褶蛙及阿尔泰林蛙的核型、C-带、银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刚  徐宁 《贵州科学》2004,22(3):54-57
本文报道了产于新疆伊犁的湖侧褶蛙(Pelophylaxridibunda)及阿尔泰地区的阿尔泰林蛙(Ranaaftaica)的核型、C-带、银带。产于中欧的湖侧褶蛙的第8、11号染色体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而且几乎每条染色体都有端粒区C 带,在一些染色体上还有居间区C带;而产于新疆伊犁河谷的湖侧褶蛙的第8号染色体是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1号染色体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只有着丝粒区C-带,没有端粒区和居间区C-带。本文认为这种染色体核型上的差异是同种不同地域种群的染色体多态现象。阿尔泰林蛙与田野林蛙的第6号染色体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本文认为两者同是欧洲林蛙群2n=26与亚洲2n=24的林蛙群的过渡种类。  相似文献   

4.
稻-蛙种养是一种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了筛选高效低毒农药,优化稻-蛙种养体系,为农药的合理使用与两栖动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测定了6种农药对农田常见的黑斑侧褶蛙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在水温(25±1)℃条件下施毒96 h后,对黑斑侧褶蛙的毒害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阿维菌素、戊唑醇、毒死蜱、氰氟草酯、吡虫啉和噻虫嗪;以稻田常用农药吡虫啉和戊唑醇为实验试剂进行生长毒性实验后发现,黑斑侧褶蛙生长发育随着这2种农药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缓,表明这2种农药在黑斑侧褶蛙体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短时间就可以对蛙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同天数及不同浓度的染毒组都可以激活黑斑侧褶蛙体内的氧化应激机制,低浓度吡虫啉和戊唑醇处理后,黑斑侧褶蛙的过氧化氢酶(CAT)酶活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升高2种农药浓度,该抑制现象更为显著,机体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防御系统被破坏,同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引起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等交联聚合,产生毒害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稻-蛙综合种养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线侧褶蛙的两性异形及雌性繁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金线侧褶蛙成体的8个主要形态指标和雌体的怀卵量.结果表明。各形态指标均与体长呈正相关,金线侧褶蛙雌体的体长和体重均显大于雄体.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表明。只有雄体的鼓膜径显大于雌体.而头长、头宽、眼径、前肢长和后肢长不存在明显的两性差异.雌蛙怀卵量与自身体重和体长成正相关.表明该蛙通过增加个体大小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云南小狭口蛙的染色体组型和Ag NORs 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2 n= 26= 5 +8 = 22m + 4sm ,NF= 52 ,No.6 染色体对长臂上有一恒定的次缢痕,且Ag NORs 位于No.6q 的次缢痕区。本文还将云南小狭口蛙的染色体组型与已知染色体组型的近缘属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二种菊头蝠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贵州二种菊头蝠的核型。贵州菊头蝠2n=62。染色体臂数(NF)为60;托氏菊头蝠是2n=36。染色体臂数(NF)是58。二种菊头蝠的性别决定机制均是XY。  相似文献   

8.
两种戛蝗与中华剑角蝗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华剑角蝗(AcridacinereaThunb)、二色戛蝗[Gonistabicolor(Haan)]和云南戛蝗(GonistayunnanZheng)染色体核型及C带型.玻片制备采用压片法,BSG法C带处理.结果表明,中华剑角蝗染色体数目2n♂=23,分组形式为“1L,9M,1S,X”;两种戛蝗染色体数目2n♂=23,分组形式为“3L,6M,2S,X”.不同处表现在C带核型上,提示C带带型差异在种间区分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测定了哈士蟆和青蛙输卵管的蛋白、脂溶性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72.8%和73.8%;哈士蟆输卵管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为青蛙输卵管的1.3和1.6倍,哈士蟆输卵管维生素E的含量为4.09μg/g,在青蛙输卵管中未测出维生素E;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脂类物质的含量基本上一致,约为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的77.26%和64.67%;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均含有人体营养必需的常用微量元素,但青蛙输卵管中重金属Pb、Hg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产中国林蛙染色体核型及银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染色体核型及银带的研究来建筑辽宁产中国林蛙在染色体水平上的雌雄差异。核型分析表明,辽宁产中国林蛙有12对染色体,根据相对长度可以分为组:A为相对长度〉10%者;B为相对长度在7%-10%之间者;C为相对长度〈7%者,第11对染色体长臂中部有明显的次缢痕,雌雄个体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汾河流域临汾段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风花菜、芦苇、藜、齿果酸模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芦苇与黄菖蒲、齿果酸模,荠菜与齿果酸模,风花菜与藜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都较高,说明几种植物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很相似,对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12.
染色体的研究对细胞遗传学、生物科学分类及生物演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蟋螽总科染色体研究概况及核型的演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Iris sp.进行了核型研究,为Iris Sp.的形态分类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该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0,核型公式为:2u=2x=20=16m 2sm 2T.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临汾市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山西省临汾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临汾市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川厚朴新生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进行染色体制作新方法的研究,并就川厚朴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川厚朴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6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2对,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为1对,其核型公式为K(2n)=38=32m 4sm(2SAT) 2st.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豫北太行山区中国林蛙的生境、生活习性、繁殖生态和食性.繁殖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种群性比因时而异,产卵期间雌雄性比较小(1/6.16~1/4.50),产卵后雌雄性比有一定的上升(1/3.33~1/2.08),即将开始冬眠时雌雄性比最高(1/1.53).室内和野外自然条件下产卵量有较大差异,室内平均为478粒,野外自然条件下平均为1 079粒.卵粒直径约为1.5~1.8 mm.捕食种类以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居多;有益系数以及食物种类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酸枣的核型。结果表明酸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14m+6sm十4t,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占到83.3%,为对称性核型,该材料的核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林蛙的全人工养殖已经在我国各地兴起,中国林蛙南移养殖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但性别比例失调问题严重,雌蛙和雄蛙的比例只有3:7,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制约养蛙业的发展.为调整林蛙性别比例,分别在实验室内和浙江省新昌县新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林蛙养殖中心采用控温及在蝌蚪饵料中添加性激素双重调控方法,诱导性腺分化,达到了调整林蛙性别的目的,并对激素诱导的合适浓度和最佳时期进行了研究,使中国林蛙雌雄比例达到7:3.为促进中国林蛙南移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雌性诱变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