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堂教学效果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运用身边一切鲜活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明确指出: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是一门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通过活动实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小学生在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前提下参与社会活动,从而发展他们的认知行为能力的课程。本文通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案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的现实生活走进课堂,在开放、形式灵活的教学环境中,回归生活,亲近生活,丰富自己的社会体验,使他们在生活中去发展,在发展中去生活,让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而奠基。  相似文献   

4.
一、唤醒儿童已有经验。关注孩子内心体验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同时,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赵翠玲 《科技信息》2010,(8):281-281
根据课程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和价值主要通过组织儿童参与游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在课内活动的基础上,课外实践必须跟进,品德与生活课的丰富多彩性,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才能有效地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主题实验以“情”为主线,通过探索“情引共鸣、体认内化、意动行生”的品德生成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发掘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主体参与主题活动对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将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让我们惊喜的看到,每堂课的孩子们都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教学内容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的;不是老调重弹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了真正主人后,让我们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堂课再次印证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天真浪漫,他们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业应该象孩子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但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思品课上,学生感觉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么如何能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拥有多彩的课堂呢?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多彩课堂要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体会生活的真谛;引导同学进行辩论、共同探索事件的正误;积极开展课外实践、走出课本探究、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如果真能做到这些方面,小学的思品课一定会有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基本属性,生活化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遵循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品德回归生活,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理念,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层面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必要性,并结合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对“生活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课程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割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它将是空洞的、抽象的、苍白的。那么,如何使教学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呢?其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一教学—生活”的循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现生活化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因此品德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们巧妙地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游戏,希望学生从中感悟真理,学会做人。然而,尽管有些课当时让学生感动万分,甚至是泪水涟涟,教师丝毫也不怀疑他们当时的情感,但是,常常是听得激动,说得心动,做得被动。我们大家都知道品德形成的过程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对生活真实有效的体验,把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们播下的美好品德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为学生真正的行动?  相似文献   

14.
关注高中生中的弱势群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品德、情感、未来,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地生活学习,健康地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避免他们未来沦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改变弱势群体家庭的命运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门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结合低年级教学的实际,我认为教学中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心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有必要将STS教育融合到化学课程中,本文从STS教育内容组织方面论述我国化学新课程所体现的STS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刘海芳 《奇闻怪事》2005,(11):18-18
理念:注重艺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艺术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的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引导广大新生认识大学生活,了解专业及其就业走向,掌握自我成才途径,应从新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教育活动中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并引导他们在人生新起点上迈好坚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要求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掌握英语知识并提高听、说、读、写等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做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财商是继智商、情商后,现代社会所必备的又一大基本素质,关系到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而理财教育并不仅仅是成人所需要的,更应从孩子抓起,我国的儿童理财教育尚不及欧美等国家发展成熟,应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已有的课堂学习中,以数学为例,整合儿童理财课程,发展学生的财商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