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电视剧《蜗居》为代表的很多当代叙事文本经由叙述现实热点问题构成欲望叙事的基本面相,但欲望叙事最终并未真正完成,原因在于叙事伦理维度上追求的欲望叙事由于叙述者的价值偏爱堕落为伪欲望叙事。欲望叙事与伪欲望叙事的吊诡成为当代叙事文化的根本伦理危机。  相似文献   

2.
作为此在把持和制造的人工视觉图像,其功能首先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在此,有表达作者自身欲望的欲望,也有表达他者欲望的欲望。除了欲望的表达之外,他还有着美的关涉。人工视觉图像对于美的关涉在于自身艺术性特征的显明。而技术和媒介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彰显了质料对于物的持久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兄弟》叙写了在欲望张力的撕裂下存在的生命。文本是以欲望作为故事的开端和结尾的,而且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欲望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欲望的要求导致另一种欲望产生的可能,生命个体在欲望的变异中遭受着煎熬的命运。柳镇像一个欲望黑洞,不仅控制着柳镇人使其浑然不觉地为欲望而生,而且还吸附了柳镇以外形形色色的人为满足自己的欲望纷至沓来。当整个群体深陷欲望泥沼而丧失理性与文明的时候,这个群体的生存就面临着绝种的灾难。余华的文本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威廉斯饱经磨难的生活经历和被主流社会排斥的同性恋这种边缘人处境使他一直处于压抑、痛苦的精神折磨中,因而其性格呈现出享乐与自制并存的两级分裂。在《欲望号街车》中,威廉斯在各个层面展现出矛盾纠结的冲突,特别是在塑造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对待该剧欲望主题的态度上尤为突出。通过描绘布兰奇的优雅与虚伪,斯坦利的暴力与温柔,威廉斯把他自己对待欲望的矛盾心态表露无遗,意图让自己长期压抑的潜意识得到释放和补偿。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与作用下,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逐渐显示出纵欲主义的欲望话语叙述模式,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世俗化欲望话语书写与世纪末欲望本体化叙述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也是欲望话语叙述逐渐转向的一个重要阶段。从时代背景、作家的文化心理构成、文化审美品格以及作家的性意识四个方面对造成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纵欲主义欲望观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贾平凹在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下逐渐走向焦虑、浮躁与沉沦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6.
消费社会,购物不再纯粹满足实用的需要。人们的购物欲望是被生产出来的,这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生产着消费,而是生产着消费的欲望。电视购物广告是典型的生产消费欲望的途径,观众在电视广告的影响下,从观者变成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欲望的概念是拉康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拉康认为,欲望指向缺失,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却始终召唤着主体。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欲望仅仅是欲望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8.
声乐表演是表现性的艺术活动,表现欲望是主体心理面对歌唱活动所持有的一种积极参与心态。对表现欲望的培养利于表演者更为深入地理解艺术内涵、调节自身紧张的情绪,并且可以给声乐教学创造积极的能动作用。声乐演唱及教学过程中对表现欲望的激发和培养可以通过对审美主体素质的提高、对审美客体上的优化、对适宜教学环境的创新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墨白的《欲望三部曲》(《裸奔的年代》《欲望与恐惧》《手的十种语言》),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社会变革中人们精神蜕变时的挣扎。作者以欲望为切入点,通过描写人物对物欲、权欲和情欲的追逐,以风格多样的文本书写了孤独、恐惧、死亡、苦难等各种生命状态,刻画了人们在蜕变中展现出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的善与恶,表达了对社会历史变革中底层人物命运的殷殷关切。  相似文献   

10.
“革命文艺”以革命者的个体欲望遭受极度压抑作为革命叙事的起点,并将个体欲望组织进入阶级斗争的理论之中。“革命文艺”的欲望叙述具有双重性:既体现了以社会公正为目标的价值建构方向,也显示出对于低效社会运作的无反思状况。新时期文论话语片面否定“革命文艺”的欲望管制,从而难以全面评价“革命文艺”并导致新的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