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语料的分析和调查,对中英广告语篇中的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进行了对比性分析,总结两种语言的广告语篇中人称指示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希望能对两种语言中人称指示语的恰当使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晓光 《科技信息》2007,(15):129-129,160
顺应论为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一种综观思想。本文旨在应用顺应论对语用学传统研究课题之一的社会指示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更好的理解和准确的运用人称指示语能够使得人类的言语交际和谐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3.
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语境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具有丰富的语用内涵,而不同的语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涵义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对英语和汉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加以分析,旨在揭示英汉人称指示语在语用上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指示是语言结构中能反映语言使用者社会面目和相对社会地位的那些词语和语法范畴,主要指人称代词和称呼,有T/V两种形式。中英文社会指示词在语用规则与意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反映出中英两种社会文化的不同。在翻译此类文化负载词时,译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两种语言中社会指示的异同,灵活地采取直译、意译、音译、加注解释等多种策略,以达到最大值等效翻译,实现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的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5.
张宪涛 《科技信息》2011,(30):155-155
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它通过人物指称把参与者和语境紧紧结合起来,而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语言模糊现象普遍存在,包括人称指示语这一层面。本文运用语用学相关的知识与原理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的分类、单复数和性别进行探讨,从而挖掘出人称指示语中的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6.
人称指示语的独特使用是海明威在《雨中猫》中现代叙事手法的重要表现。而通过对《雨中猫》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分析,揭示了海明威通过简约洗练的语言风格表达出的深层次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们使用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人称指示、地点指示、时间指示。每种指示在英语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英汉指示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涉及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指示语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在章中,作分析了人称、时间、地点、话语和社交五种指示语,并从对比语言学的观点入手,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指示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Verschueren的顺应论,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赋予顺应论对言语交际强大的解释力。"淘宝体"是说话的一种方式,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后因其亲切、可爱的方式逐渐在网上,甚至日常生活中走红。本文试图从顺应理论的视角来探讨"淘宝体"使用者是如何选择语言以顺利达到交际目的的。  相似文献   

10.
话语冲突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遍而复杂的社会现象,频繁地发生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常常导致交际中断,从而成为成功交际的一大障碍.Verschueren的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使用者要对交际过程中的语境因素作出动态的顺应,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否则冲突就会产生,导致交际的中断.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家庭生活话语冲突为语料,着重从顺应过程的环境因素方面对交际过程中的话语冲突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冲突的原因,进而避免冲突的发生,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1.
陈馨芷 《科技信息》2013,(18):171-171
VerschuerenSA,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Verschueren的顺应论,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赋予顺应论对言语交际强大的解释力。“淘宝体”是说话的一种方式,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后因其亲切、可爱的方式逐渐在网上,甚至日常生活中走红。本文试图从顺应理论的视角来探讨“淘宝体”使用者是如何选择语言以顺利达到交际目的的。  相似文献   

12.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从顺应论的角度看,习得就是一种顺应。顺应论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为英语口语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在概述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也揭示了顺应论对英语口语习得研究的启示和诠释。  相似文献   

13.
徐鑫 《科技信息》2010,(36):I0141-I0142
本文借鉴BBS网络会话和语码转换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BBS上语言使用者的自身特点,从顺应论的角度对BBS使用者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并列举大量的实例证明、分析和发现BBS网络会话中语码转化的使用是对语言事实、社会文化习俗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语言顺应论的观点,语用模糊既是语言使用者在其意识突显指引下,选择模糊语言以动态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实现话语特定意义的结果,也是为实现意义生成和交际目的达成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交际中英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为对象,以语境顺应性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与语境变化的顺应性关系,并通过例证分析表明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体现说话人所处的语境特征及其情感倾向、认识倾向及人际关系的亲疏,它可凸显语境顺应性在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的选择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当代语用学主要理论研究与发展状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介绍了当代语用学指示语、会话含意、言语行为、预设、会话分析、关联理论、语言顺应论、语言模因论等理论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国内语用学教材较少介绍的语言顺应论以及教材中尚未见介绍的语言模因论,并对各大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集中介绍和梳理,以期能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往往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所起的作用就是对会话等互动性言语交际进行调节和管理.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以及使用语言时的元语用意识,不仅可以帮助会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以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以促成交际.本文从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会话分析为切入点,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oh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它在会话中的互动功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18.
陈雅婷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06-109
语际语用失误与语内语用失误是语用失误的两种类型。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阐释这两种类型的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都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的任何一方忽视了语言与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诸因素的动态顺应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维什尔伦(Vesrhcueren)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而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也是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可从顺应论的视角去研究翻译。本文借用这一理论模式,尝试从顺从语言内部实际与语言外部语境两方面,研究翻译过程中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维索尔伦1999年创新性地提出了语用综观论下的顺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使用语言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以交际为目的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从而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而科学的研究视角。本文以这一理论为基础,认为翻译也是一种不断选择的过程,并以对语言结构对象的选择和顺应为研究重点,总结出一种全新的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