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我国居民消费的水产品70%来自于水产养殖,而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来自中国,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而且水产养殖密度过大导致病害频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当前水产研究的重点任务是推动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只满足于有鱼吃的现状,开始逐步追求名特优水产品,而且还要求高档、鲜、活、多品种,这样就使名特优品种在整个水产养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产者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也都倾向于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因此,各地相续出现了"养鳗热"、"养大黄鱼热"、"养鲍热"等,其范围之广,热度之高,特别是目前的大黄鱼养殖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发展速度快本是一件好事,反映了广大群众发展养殖的积极性,展示了水产事业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但在名特优水产养殖一哄而上的过程中,突出地暴露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工业化、智能化水产养殖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对增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在分析水产养殖中现代机电设备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就增氧技术类型、人工智能在渔业中应用及现代化机电设备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发展趋势展开分析,期望对于工业化水产养殖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刘启强  陈岚 《广东科技》2022,(10):28-29
作为农业农村部所属面对南海区域的驻穗渔业科研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所”)围绕“四个面向”,坚持产业、问题和需求导向,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支撑产业发展,注重渔业资源、水产种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碳汇渔业、健康养殖、海洋环境等方面科技攻关,不断延伸科研创新和服务产业的触角,强化科地科企合作,以发展渔业和供给科技成果助力产业振兴和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建设》2008,(1):63-63
由世界渔业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与经济研究中心、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及河南省水产局合作的国际科研项目“基于GIS技术的河南省池塘养殖潜力评估研究”项目总结报告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国内首张池塘养殖潜力评估“数字地图”面世。在这张地图上,点击河南省任何一个地方,电脑屏幕就马上显示出该地区发展水产养殖的潜力及一些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在水产养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养殖与环境的关系.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大力发展渔业生产,调整现有的养殖模式,开发节水渔业,实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和无污染大水面优质高效渔业模式相结合,实施健康养殖,使我国渔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现场会在温州市举行,农业农村部、国家渔业渔政局和各省(区、市)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人以及水产专家学者等100多人齐聚温州,现场考察了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永兴基地在海水种业、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和数字渔业等领域的创新与示范情况,研究所多年全力打造的高效生态渔业特色样板,赢得了行业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水养殖发展与养殖渔业生态系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是世界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基地,近10年来年均增长约10%.2004年,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5 941万t.中国、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的海水养殖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挪威的海水网箱养鱼在近年得到快速且持续的发展,是世界上海水鱼类养殖最成功的典范.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渔业法规体系比较完善,渔业管理水平较高.海水养殖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世界海水养殖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建立可持续发展养殖渔业和基于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的重要性,倡导科学家、政府主管部门、从业者和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渔业管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和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与国策,我国水产通过繁殖保护,增殖水产资源,发展与强化水产养殖,扩大与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综合养殖,特别是渔业生态工程等高速大幅度增产多种水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促进一些物质的良性循环,从而对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但其中有些部分忽略了水产所依托的水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稳态,导致人与自然在某些方面失调,不利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从一些生态学方面分析这些贡献和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科始建于1983年,198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1年获水产养殖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农业推广硕士(渔业)学位授予权,2008年水产养殖学科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12年和2017年水产学科分获第八批和第九批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018年同时获得水产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具有水产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本学科立足中原渔业经济发展,凝练出水产动物免疫和疾病防控、  相似文献   

11.
钦州湾海岸地貌类型及其开发利用自然条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钦州湾地貌类型的基础上,评价钦州湾海岸开发利用的自然条件,认为钦州湾沿岸可以建设港口、开发旅游和进行水产养殖。钦州湾湾颈中部沿岸应该成为钦州港建设中心,具有客运、货运、仓储、渔业、水产加工、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港口。钦州湾内湾(茅尾海)沿岸应该成为渔业、水产养殖及水产加工的重点开发区,同时,又成为红树林生态,湿地沼泽生态、牡蛎养殖生态特别保护区。钦州湾口的东部大环至麻蓝岛沿岸有海岛、海湾、沙滩和茂密林带相互衬托,应该开发成为多功能的旅游开发区。建议开发钦州湾海岸要:(1)严格控制围海、填海项目,维护航道水动力平衡;(2)在巩固和发展传统围涂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滩涂的养殖;(3)重视水体的交换率和自净能力,使港口和临海工业建设对湾内海洋生物和水产养殖影响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2.
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化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也叫水产业。狭义的“渔业”仅指水产捕捞,广义的“渔业”即指水产业全部,包括:水产捕捞、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三大产业。 纵览人类历史,渔业都是从捕捞或开采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开始的,然后,渐渐地尝试将一部分一时不食用的水生生物蓄养起来,之后积累了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是21世纪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就对水产养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水产业科学发展的新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以全面培养水产养殖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是21世纪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就对水产养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水产业科学发展的新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以全面培养水产养殖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推进水产养殖监控手段,以已有的水产养殖系统平台为基础,并充分利用养殖户已有的智能Android设备基础上,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设计了能运行在Android平台上的水产参数远程监控系统,并介绍了水产养殖客户端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和步骤,完成客户端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它不仅大大便利了水产养殖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还可以对水产养殖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从而为养殖渔业的健康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从事海洋渔业研究为主的纯公益类省属科研机构,以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海水增养殖、海洋与渔业环境、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船舶工程设计研究和服务为重点,同时开展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海域使用论证、海洋捕捞、水产工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与技术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省级科研院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近年来大力实施数字养殖模式开拓、数字渔业集成示范、产业创新发展,奋力打造"数字渔业科创高地"示范样板,推动无人化数字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启强  陈岚 《广东科技》2022,(10):38-4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实现渔业振兴就要推进水产养殖现代化、强化科技支撑。作为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巩华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养殖一线,以实际生产需要和技术需求为依托,发挥在水产健康养殖方面的技术优势,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丰收,展现了新时代下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新担当、新作为。  相似文献   

19.
徐君卓 《今日科技》2009,(10):30-31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以渔业科技入户为载体,下乡下塘,积极开展夏季水产养殖的技术帮扶。以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省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赴普陀、三门、定海、上虞、德清、苍南等6个部、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市、区),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夏季技术帮扶与现场指导。  相似文献   

20.
萧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河网发达,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基本形成了河蟹、甲鱼、蚌珠、黑鱼、虾类等五大主导产品养殖基地,布局呈现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2006年萧山区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98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78%;其中南美白对虾实现产值4.65亿元,占水产产值的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