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共时和历时等一些概念作了严格的区分,似乎使它们处在了对立的地位。事实上,这些概念表面二元对立,实则内部统一,从中体现出了索绪尔系统化的语言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以巴赫金的《镜中人》为切入点对巴赫金哲学美学思想中自我意识的内部分裂与区分的问题,以及相关疑难进行剖析与澄清。  相似文献   

3.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追求是要建立一门科学的语言学,科学性是他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追溯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产生的科学文化背景,认为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形成受到当时科学思想,特别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的深刻影响。理解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起点和关键在于理解他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在于理解他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局部二元图纹理的阴影区分算法不能有效抑制暗阴影边缘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结合图像边缘信息的改进方案.当进行阴影抑制时,对不在边缘上的像素直接通过比较前景像素及其相应背景像素的局部二元图纹理值进行区分;否则,以待判定的像素为中心,设定一个滑窗,对滑窗内相同位置的前景像素与背景像素的局部二元图纹理值进行比较,统计滑窗内纹理值相同的像素对的数量.若该数量大于一定的阈值,则判定中心像素为背景像素,否则为目标像素.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适应阴影的明暗程度变化,消除仅使用局部二元图时存在的伪阴影边缘,所增加的计算量与阴影区域的大小成比例.  相似文献   

5.
从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看人类认识的本质与本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概念,并利用认识的主客二重性构筑了一条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通道,再现了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思想,揭示了认识的本质与本质的认识;弱化了康德自在之物的不可知性;淡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6.
对结构主义大师索绪尔一生的思想和学术发展脉络的细致梳理,有助于清晰地展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理论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和思想求索与创新的艰难困苦,为研究索绪尔思想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边缘轮廓的分割与提取是基于图像处理方法检测线束端子压接质量的前提。针对传统图像处理方法自动提取线束端子截面边界轮廓不准确的问题,以偏微分理论为基础,结合Canny算子边缘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偏微分方程和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模型。利用卷积边界自动填充图像边界,通过梯度非极大值抑制选择阈值最大化区分目标和背景。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比较准确地检测图像边缘轮廓,而且对噪声、模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模型已经应用在线束端子断面轮廓自动测量系统中并准确地提取边缘轮廓。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的“新契约论”的精神实质是康德主义的义务论 ,为了克服康德学说的抽象性 ,罗尔斯系统地发展了关于“合理的”和“理性的”相区分的思想。罗尔斯在康德的义务论的基础上实现的四个新的超越———对康德式的“人”的概念的消解、放弃了他曾经尝试的为其正义理论提供一种康德式的哲学基础的努力、直言不讳的承认他致力于发现的并不是普遍的正义原则、以开放形式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重点分析了巴赫金《论行为哲学》与《陀思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两部著作中的主要思想,通过与布伯、海德格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揭示出蕴含在早期巴赫金诗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因素。从思想根源上对巴赫金诗学进行了条分缕析,并指出这对形成其诗学思想的影响极为重要,也是今人理解其诗学思想的一个线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比较研究,指出,虽然二者有着共同的人性乌托帮色彩,但它们基于的哲学观念是很不相同的,席勒的是康德哲学,而巴赫金的则是宗教哲学。因此,他们所期许的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不同的,前者,人生活在对象世界中,试图通过审美最终把握对象,克服对象;而后者,人时时步入一种关系世界,寻求第二个世界,但也不排斥对象的世界,这是一种更符合人性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7,(4):72-76
"物自体"概念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基石,物自体的预设使康德哲学产生了矛盾。要想厘清康德哲学的发展脉络,就必须弄清楚康德物自体的含义。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表现为物自体的不可知论。康德的批判哲学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大作《普通语言学教程》里对语言和言语做出了区分。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几个层面。许多评论家可能会曲解语言和言语的这种区分,认为当语言和言语被区分开来的时候,就意味着二者彼此之间是对立的。然而,通过仔细研读该著作,我们不难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语言和言语之分所体现的主要层面来探究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背后的动因,进而证实这样一个事实,即当语言和言语被区分开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3.
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内涵及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时空体”理论是巴赫金对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时间与空间相互冲突、相互转化、时空体控制着小说其他元素的状态构成了“时空体”的理论内涵。巴赫金对时空体的成因挖掘欠缺,对读者能动作用的忽略是“时空体”理论的两大缺陷。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时空体”的主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方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视角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举足轻重,而其整体观思想对语言学理论流派的影响众说纷纭;现代语言学鼻祖索绪尔的符号学亦为语言学界颇具争议的焦点之一。然而纵观国内外研究,不难发现基于格式塔和索绪尔相关性的研究相对匮乏,而从语言符号的整体性和任意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整体观思想与索绪尔符号学的共鸣之处后,我们最终可以发现:索绪尔符号学应置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背景之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霍米.巴巴杂交性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巴赫金的小说杂交话语理论。巴赫金发现,故意的杂交化策略有意使小说话语中存在多种声音,作者借此可以揭露权威话语的虚假与荒谬。巴巴通过例子证明,这一策略可以解决萨义德后殖民主义研究中的能动性缺失问题,使被殖民者能够抵抗专制的殖民权力。巴巴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利用后结构主义的思想发掘了巴赫金无意识杂交的意义,不但为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提供了抵抗的新思路,也为理解巴赫金的思想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6.
头肩视频图像的运动物体自动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比较区域分割、运动分割和物体分割的概念及其在视频序列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分析说明各种运动状态下帧差图像与相应帧灰度图像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帧差图像边缘与灰度图像边缘之间强相关性的运动物体边界自动跟踪、提取算法。利用运动物体边界的闭包分割、提取运动物体。提出了多层次运动物体描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由康德对实践理性的分类开始,分析了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准则与法则的区分以及道德自律的意义,解释了其实践理性与道德原则之间的关系,并对康德的理论进路有所阐发,认为正是面对工具合理性与道德哲学领域内的功利主义的挑战,康德才以单纯立法形式和道德自律来为人类的道德生活奠基。  相似文献   

18.
尽管认知语法思想和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在产生年代、哲学渊源、理论背景上不尽相同,但认知语法的核心思想-象征单位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两者同中有异,异中见同.  相似文献   

19.
在新康德主义的各个子学派中,弗莱堡学派最有影响,是对康德主义的真正的发展。康德的“哥白尼变更”体现了对主体创造作用的强调,弗莱堡学派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真正关注了人的价值。弗莱堡学派的思想对心理学特别是人文科学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强调价值的作用,端正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坚持以问题为中心,遵循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独有的方法论准则;区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人文科学心理学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提出个别化的研究方法,指导了人文科学心理学具体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瑞娜 《科技信息》2007,(15):99-10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贯穿索绪尔语言符号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他符号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因此,多少年来对任意性学说的研究经久不衰,研究者们各自发表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本文简要评介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