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年12月16日,英国内政大臣肯尼思·贝克宣布,从1992年2月起,斯特拉·里明顿夫人(Mrs.Stella Rimington)将接替帕特里克·沃克爵士出任英国保安局(即大名鼎鼎的军情五处)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5日凌晨,英国华盛顿州沃拉华德地区监狱,正式对十恶不赦的杀人犯维史利德·多德处以绞刑。据悉,这是该州最近30年中首次使用死刑。多德系臭名昭著的“系列杀人犯”。早在1989年,他就在华盛顿州的温戈沃城鸡奸并杀害三名少年儿童。4岁男童李·伊赛里被扼死后吊在了衣拒内;另两名男孩是兄弟克尔(10岁)  相似文献   

3.
传奇人物缔造汽车神话说到宾利,就不能不提她的缔造者,一个制造神话的传奇人物——华尔德·欧文·宾利(W.O.Bentley),有人说他是为汽车而生的。 1888年9月16日,华尔德·欧文·宾利《W.O.Bentley)生于伦敦,他是家里九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从16岁起,欧文开始在大北方制造厂做学徒。早期的铁路工程对欧文来说是一个启发,他和他的兄弟们开始热衷于摩托车,经常参加长距离比赛,通过比赛,获得了许多具体改进发动机以使摩托车能跑得更快的实践经验。后来,他们在伦敦管理了一家出租车公司,两年后在1912年,宾利家族收购了一家专门进口法国汽车品牌  相似文献   

4.
麦克米伦     
最近就任英国首相的哈罗德·麦克米伦在1894年2月10日生于苏格兰一个大资产阶级的家庭。他的祖父但尼尔·麦克米伦和父亲莫里斯·麦克米伦都是英国著名的出版商——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已在1951年出让给美国人)的老板。他的母亲海伦·蓓尔斯,是美国印第安纳州斯宾塞人。他本人在担任公职以前,曾先后充当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总经理、董事,以及自动排字机公司的董事。麦克米伦早岁求学于英国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的巴利奥尔学院。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5.
梅杰小传     
约翰·梅杰在11月27日的英国保守党领袖选举中战胜两个对手,次日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1721年以来的第50任英国首相。他是继普里姆罗斯(1894年)之后最年轻的一位首相,引人注目。梅杰出生于1943年3月,他是在伦敦最穷的地方之一布里克斯顿的一套小屋里长大的,父亲是马戏团的一名杂技演员。梅杰16岁便离开学校去谋生,此  相似文献   

6.
三月二十八日晚上,英国下议院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保守党提出的对工党政府的不信任案。于是工党政府宣布,四月七日解散议会,并将于五月三日举行大选。两党挂帅竞选的是卡拉汉先生和撒切尔夫人。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于一九一二年三月生于英格兰南部的名港朴茨茅斯。他是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的父亲在皇家海军里当一名小小的士官,在卡拉汉九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小卡拉汉在十六岁上就结束了他的正规学业,次年进了一个地方税务机关当办事员。他积极参加税务职工会的活动,一九三六年被选为“国内税务职工联合会”的副书记。一九三八年他与奥得莱·伊丽莎白·莫尔顿小姐结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皇家海军任上尉,  相似文献   

7.
话说那次哈利·波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靠他的朋友龙力士和檀香星的帮助,逃出了神秘人伏地魔的魔爪。可是阴险毒辣的神秘人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他仍旧野心勃勃,一心想杀了哈利·波特,然后由自己一个人称霸整个魔法世界。现在他又在精心策划着一个恶毒的计划。看来才16岁的哈利·波特的生活又不会风平浪静了。当哈利·波特正在自己矮小的屋子里睡觉时,猫头鹰信使在窗外急促地叫喊着:“哈利·波特,哈利·波特。”哈利像是从梦中惊醒了似的一骨碌就起来了,揉了揉他惺忪的睡眼。“海威尔,有什么事吗?”“快打开窗户,让我进来,我这儿有校长紧急的信…  相似文献   

8.
4月17日,美国最另类的亿万富翁约翰-保罗·盖蒂二世作为一个“英国慈善家”死在伦敦。享年70岁。他是石油大王约翰-保罗·盖蒂一世的第三个孩子。他的父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也是最吝啬的人,总看他不顺眼,直至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而他,宁愿当一个浪荡公子,也懒得承继父业做大亨。命运对这个富翁的儿子并没有特别关照……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及其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吐温 ( 1835— 1910 )原名萨穆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1835年 11月 30日生于苏密里州的佛罗里达 ,1910年 4月 2 1日逝世于康涅狄格州的斯托姆菲尔德。他父亲是地方法官 ,但他 12岁时父亲便去世了 ,因此他不得不劳动谋生。他当过学徒工、报童、排字工人 ,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领航员。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 ,他便跑到美国西部找矿 ,结果一无所获。要说有收获的话 ,那就是丰富了他的生活内容 ,增长了他的知识和才能。马克·吐温开始创作时 ,正是幽默文学兴起的时期 ,也是美国本土文学兴起的时期。这种扎根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九年二月三日,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八十五岁寿辰,他同英国广播电台记者罗伯特·麦肯齐谈了一些问题。现摘译其有关国际问题的谈话。麦克米伦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反映了当前英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一部分统治阶级的观点,对于了解这些国家的对外政策不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1月16日—30日16日苏联成立一新政党——工人阶级列宁社会主义党。萨尔瓦多游击队开始单方面停火。扎伊德·沙克尔出任约旦新首相。许萨梅丁·金多鲁克当选为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长。  相似文献   

12.
刘桂花,男,43岁,攸县石羊塘镇人。陈三毛,男,42岁,攸县石羊塘镇人。陈祖良,男,35岁,攸县石羊塘镇人。2007年4月21日清晨,攸县长城煤矿“4·16”透水事故,经全力营救,3名被困111小时的矿工奇迹般地走出矿井,从死亡名单中成功剔除!  相似文献   

13.
天南地北     
如愿以尝美国费城有一个名叫莱特的电影迷,终日幻想要当明星。可是,他完全没有演戏的天才,也从来得不到登台演出的机会。在临终之前,他立下遗嘱,要求在他死后把他的头颅赠给他生前最喜欢的剧院,并希望有一天他的头颅能在舞台上派上用场。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当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上演时,他的头颅被用作坟场上的布景,他终于如愿以偿。·光宇·现代鲁滨逊 1985年,西德一艘轮船在太平洋南部的一座荒岛上发现了一位在那里独居了74年的名叫杰连里·比布斯的英国人,并把这位88岁的现代鲁滨逊送回祖国。1911年,时  相似文献   

14.
他相貌英俊,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他感情投入的讲话风格,能够天然地博得英国人的好感。6月27日,托尼·布莱尔离开唐宁街十号,结束了长达十年的英国首相任职。然而正如《经济学家》所写的那样:“大概没几个英国人会为此感到伤心,民意测验显示,布莱尔早已不受欢迎。”《卫报》也曾写道:“工党和整个英国盼望了将近三年时间,才终于等到布莱尔今天(5月10日)宣布辞职。今天是结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凡是到过巴基斯坦的人,无不为卡拉奇—海德拉巴超级公路的宽敞和坦荡而赞叹。修筑这条140公里长公路的负责人就是巴基斯坦新任总理穆罕默德·汗·居内久居内久1932年8月18日生于信德省桑加尔县信德黎村。早年留学英国,攻读农科。21岁时进入政界,1954年当选为桑加尔县政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为火星上发生的奇迹欢呼不已的时候,有一个人肯定是寂寞的,他在火星上有一个梦想,并托了一条小狗实现这个梦想,如今小狗不见了……这位正在千方百计寻找小狗的追梦人就是英国“猎兔犬2号”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英国开放大学的柯林·皮林格教授。2003年12月27日,当监控中心与“猎兔犬2号”的第五次联络失败后,60岁的皮林格虽然有些消沉,但支撑他的同样正是他从小就痴迷的连环画中的太空勇士丹·戴尔般的勇气。在酷爱踢足球的皮林格心中,登陆火星就像一场球赛。要想赢得比赛,乐观与信心不可或缺。在猎兔犬探测器发射前,皮林格教授接…  相似文献   

17.
1、1824年6月26日,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诞生了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成为杰出的发明家和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10月 7日 ,瑞典卡曼林斯卡医学院决定 ,把 2 0 0 2年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悉尼·布雷内获奖是因为他创立了一个领域 ,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期 ,他就正确地选择线虫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选择使得基因分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 ,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来。罗伯特·霍维茨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 ,并阐明这些基因怎样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相互作用 ,同时也证实了相应的基因也存在于…  相似文献   

19.
1787年3月16日,伟大的物理学家格奥尔格·西蒙·欧姆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埃尔兰根。1805年5月,欧姆考入埃尔兰根大学,但只读了三个学期就被父亲送到了瑞士农村。他父亲认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在美国曾经出现了一位与总统、球量、影星一样出名的科普工作者。在1991年美国青少年中进行的“十大聪明人”评选中,他的名字名列榜首。前总统里根和当时的总统布什分别名列第四和第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82年将2709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尽管他已经离开我们5年了,但他的影响在全世界却越来越大,在中国他的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他就是卡尔·萨根。2001年12月20日,中国科普界举办卡尔·萨根逝世5周年纪念活动,卡尔·萨根的儿子多利恩·萨根专程从美国飞到北京。多利恩·萨根生于1956年11月4日,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美国科学作家协会总干事长、《复兴》杂志主编。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国,从在机场迎接他开始,记者多次采访了他,谈的最多的是他的父亲卡尔·萨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