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待了百年,期盼了百年,上海世博会就要来了!2010年,你准备好了吗?那我就来考考你吧! 第一个参展世博会的中国人是谁? 第一个出席世博会的中国人是谁? 晚清哪位小说家预言未来中国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 孙中山先生是否参加过世博会?他又是怎样看待世博会的呢? 答不上来吧?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去寻找近代世博会里中国的身影吧。  相似文献   

2.
从1851年的首届世博会到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也曾收到世博会各展览国的邀请,但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更不懂什么是世博会,所有的邀请都被他们拒绝。  相似文献   

3.
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国家馆(以下简称中国馆),它无疑会成为本届世博会的经典建筑.中国馆以69 m的高度和16万m2的总建筑面积在世博园区显得特别醒目,其独特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斗拱造型让人过目不忘,内外墙上鲜艳的中国红令我们兴奋莫名.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诠释绿色环保理念,也是中国馆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世人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于今年5月1日在浦江两岸隆重开幕。时光回溯到几年前,在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前后,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谁是参加世博会的第一位华人等问冠引起了国人的关注。事实上,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简单,专家们也各持己见,难达共识。  相似文献   

5.
网上世博会     
在过去的150多年中,世博会展示的内容都以实体场馆为载体,然而能够亲临现场的观众毕竟有限.为了向更大范围内的民众宣传世博会、推广世博会的理念、扩大世博会的影响力,世博会需要与媒体传播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百余年来,世博会上的天文元素精彩不断.它们在现代社会的科学人文环境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本文旨在对此作一简要回顾,兼贺2010年上海世博会隆重揭幕. 两届伦敦世博会 1851年伦敦主办的第一届世博会,展馆完全用钢铁和玻璃建造,人们称其为"水晶宫".这届世博会是在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提议下举办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一直是世博会永恒的主题,世博会的历史本身就是精彩的近代人类文明和创新的演绎史.诸多的"世界第一"都是在世博会上最先展现和应用,进而在世博会以后推动了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带动和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并广泛应用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引导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推动了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兴发  李伟英  李光明 《科学》2008,60(1):37-40
回顾世界博览会153年的历史,每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支撑.科技成果也演绎了世博会的精彩,成为每一届世博会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中水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领科技发展的方向一直是世博会永恒的主题,诸多的"世界第一"常是在世博会上最先展示和应用,通过世博会的展示和推广作用再广泛应用于社会.2010年世博会园区演艺中心、"阳光谷"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后滩公园和白莲泾公园采用了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对废水进行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实现了低碳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曾多次成功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为世博会服务,为世博会创造神奇和精彩,也极大地推动了举办城市的改造更新与和谐发展. 世博会举办史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之后,又举办了1862年、1908年的世博会.在此时期,伦敦人口从270万激增至660万.交通成为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