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红梅  章建新 《科技信息》2007,(13):153-153
伊犁河谷是我国最大的红地球葡萄生产基地,该区自然资源优越,生产的红地球葡萄品质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文论述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初步成效,通过分析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推动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吴杨 《华东科技》1999,(11):18-19
句容市春城乡的葡萄种植户在葡萄专业协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实现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的统一化,做法很好。它们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在多种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显示了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生机。可以预见,农民自发兴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民勤沙区葡萄育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对插条的采集与处理、扦插方式、育苗方法等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民勤沙区葡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降水量、光照和土壤的理化特性等。本从沂蒙山区现有的自然条件以及技术和社会条件等方面的系统地分析了山区丘陵地带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酿酒葡萄的可行性,认为沂蒙山区可以成为新的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基地,酿酒葡萄生产在振兴地方经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会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是浆果类水果中的"佼佼者",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被誉为"百果之王",尤其生长在气候独特的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更能显现出超群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葡萄面积发展很快,吐鲁番地区达41万亩,鄯善县17万亩,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就鄯善县而言,有农民16.5万人,已经达到了人均1亩果园的目标,如果每亩经济收入增加500元,那就是一个明显的台阶,因此,葡萄产业化优势非常明显,在这次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的群众运动中,用科学发  相似文献   

6.
区县信息     
《科技潮》2005,(12):40-43
丰台区:创造有特色的科普型社区;昌平区:昌平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4家;昌平区输出、吸纳技术合同额居郊区县首位;首个无害化粪便消纳站正式运行;大兴区:五项措施力促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葡萄种植借外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雅丽 《甘肃科技》2016,(17):142-145
陇东地区是理想的葡萄种植区,其三大效益显著,应大规模推广种植葡萄,发展葡萄产业,实现农民增收。通过陇东地区葡萄建园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建园方向和原则,确定了葡萄定植前园地准备工作内容及方法,深入研究了葡萄种植规格和定植技术,指出了当年定植的葡萄苗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对该区葡萄种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理州低热区以柑桔、葡萄、石榴、枣子及枇杷为主,温凉区以果梅、梨为主的优质鲜食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依托科技,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初步呈现出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水果基地,成为大理州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9.
姜瑛 《太原科技》2008,168(1):38-40
目前,我国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不仅是由于我国本身人口、土地类型各方面的条件所制约.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滞后,农产品物流起步晚、发展缓慢.本文以山西省清徐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实践为例,对其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旨在为山西省优势农业的发展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幼苗为材料,用遮阳网营造弱光环境,研究了葡萄幼苗在弱光环境中的形态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葡萄幼苗的形态和生长反应对弱光环境具有生态适应性,弱光环境下葡萄幼苗的比茎长和株高增加有利于葡萄尽快到达有利的光环境,而叶面积率和比叶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其充分利用弱光环境中有限的光照。弱光环境下生长的葡萄幼苗叶片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减弱,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从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具备的资源优势两个方面分析了蓬莱市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有利条件,探讨了蓬菜市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解答,建立了葡萄酒质量的评价模型,对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其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问题1中,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检验这两组品酒员对酒的打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协和系数分析检验两组品酒员对酒的打分的可靠程度.在问题2中,采用了基于SOM网络的等级分类和SPSS的聚类分析对酿酒葡萄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一类葡萄酒得分均值对葡萄进行分级.在问题3中,以葡萄的指标数据为输入层,葡萄酒的指标数据为输出层,建立BP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问题4中,首先采用灰关联模型,得出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和葡萄酒质量的关联度,然后建立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拟合模型,得到葡萄酒和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晓芳  张俊娜 《科技信息》2012,(35):216-217
针对酿酒葡萄分类问题,在没有明确分类情况下,提出模糊C均值聚类和自主神经网络算法,在已知葡萄酒质量评分结果的前提下,首先对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和葡萄酒质量的数据进行极差归一化处理;运用模糊C均值聚算法得到分类隶属度矩阵和分类中心,并用自主神经网络无监督的学习方式成功地将酿酒葡萄分为三个等级.可以作为葡萄酒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t检验对两组葡萄酒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进行可信度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酿酒红葡萄有8个主成分,酿酒白葡萄有10个主成分,最后基于两种葡萄的评价总分对红白葡萄的质量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5.
首先通过配对T检验方法对两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价质量数进行检验,并且计算方差均值,以选取更为可信的一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价质量数作为葡萄酒分级的样本数据;其次通过相关分析法对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选取与葡萄酒显著相关的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作为葡萄酒分级的部分指标;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葡萄酒分级.利用该方法可对葡萄酒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两组评酒员的平均打分进行双样本t检验及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最终确定第一组评酒员更可信;然后利用基于主成分的聚类分析和评酒员对酒样平均打分,实现酿酒葡萄分类定级;采用基于主成分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制定葡萄酒分类标准,利用基于主成分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等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法对葡萄酒中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80qC水浴加热除去酒精,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对样品进行消解,此方法简单易行,元素损失少.用ICP—OES法测定葡萄酒中14种元素含量,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低,回收率为92.0%一109.4%,精密度为0.54%一4.25%,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干红葡萄酒中原汁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缓冲系数法和氨基酸态氮定量法对干红葡萄酒中原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缓冲性鉴定葡萄酒原汁含量时,与未调配的葡萄酒相比,经过调配的葡萄酒的缓冲系数减小,缓冲性降低,但缓冲系数和原汁含量仍呈线性关系;利用氨基酸态氮定量法鉴定葡萄酒原汁含量时,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不受葡萄糖、酒石酸添加的影响且氨基酸态氮含量与原汁含量也呈线性相关。并且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定葡萄酒原汁含量具有迅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保健型枸杞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葡萄为主要原料,并以蜂蜜取代部分蔗糖来调整混合汁中的含糖量,接种葡萄酒酵母发酵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枸杞葡萄酒,通过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枸杞添加量15%,蜂蜜添加量8%,酵母接种量0.08%.  相似文献   

20.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综合考虑酿酒葡萄的各项理化指标,建立了葡萄酒分类的数学模型。一方面,通过对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进行属性约简,刻画了理化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在属性约简的基础上对每个属性进行加权,经实验验证两方面均可以优化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对葡萄酒质量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