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早期发展的微观体现,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故而需要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但其评价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困难性。软计算理论能够允许不精确性、不确定性、部分真值以及近似表达,故而能够使得问题变得易于处理,从而获得鲁棒性和求解费用的降低,以及与现实的更加相符。利用软计算的核心方法之一-模糊逻辑给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包括语言变量以及模糊化过程、模糊规则库与模糊推理、逆模糊化与模糊结论等三个步骤。利用该评价模型,对上海意兆电脑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该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值偏低,其需要引进创业酱,以改善其企业管理、财务营、产品连销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数学、非线性优化理论与方法所构建的结合赋权的评价方法,是一种公正、客观、准确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选择湖南省的25家高新技术企业,运用该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基于联盟共享核心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剑宏  李笑 《系统工程》2006,24(6):119-122
从系统角度和总体最优化出发,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组建战略联盟形成一个系统来进行合作技术创新。因此,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现行技术创新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合作创新方式:联盟共享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此创新方式的可行性,并探讨其系统模型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品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实际,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建立了高新技术产品评价方法体系.从系统综合评价的角度,运用AHP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高新技术产品定量评价法——多目标决策的线性加权和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该方法体系为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及产业评价和产业政策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定期滚动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竞争力影响机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网络能力是一种动态的群体能力、合作能力。目前,对网络能力的研究主要针对新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网络能力与企业绩效、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本文以传统产业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能力理论模型,通过实地调查,以政府介入为调节变量、资源获取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并得出了相应的有益结论,为集群企业的发展和政府介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k,y)空间技术分解的企业投资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梅 《系统工程》2007,25(7):70-77
投资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中心内容,在微观层次上则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没有建立企业投资效率评价的有效方法,现有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不合理。本文在总结投资效率评价基本出发点的基础上,利用技术效率评价在(k,y)空间的投影来建立企业层次上综合投资效率的评价方法。在(k,y)空间内,可以识别并分解企业资产技术和运营效率,能够有效跟踪企业资产及相应运营效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投资效率评价指标融合了目前宏观经济中的投资效率评价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投资活动对其经营效率的带动作用,能够准确评价企业投资效率的真实业绩。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方法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兴  陈琦 《系统工程》2006,24(10):50-54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核心能力上,对核心能力理论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焦点。迄今为止,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多为定性的理论分析,缺乏比较具体可操作的系统分析方法。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入手,试图将企业核心能力划分为“市场-技术-管理”三个层次。其中,“市场层”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价值体现,“技术层”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价值源泉,“管理层”体现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量化——半量化相结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影响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而找出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超循环理论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系统中的各种循环,从超循环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搞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特点、发展阶段和激励对象决定了上市和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股权化模式应分别选择股票期权制和虚拟股票制。对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票期权制的实现,要明确负责人、有效期、行权价和期权数量。对于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虚拟股票制的实现,则要设立和提取基金、确定内部市场价格、授予股票、行驶期权和管理期权。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企业经营能力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般评价体系无法解决大型企业不同业务单元及不同发展阶段国际化经营能力评价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模糊理论的评价模型。该模型将业务单元和同一业务单元的不同发展阶段等要素纳入一个体系下,构建了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而获取了大型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深入分析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刻画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图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软件Vensim实现了该模型.同时采用国家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出来的数据与实际数据非常吻合.表明系统动力学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协作研发、标准化以及知识转移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影响.作为模型的应用,对今后几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为提高关键指标应采取的措施,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军强  任浩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6):1078-1089
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存在的研发操纵现象,构建地方政府、申报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三方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借鉴 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分析博弈主体行为稳定性的条件,并运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各关键变量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方向性及程度性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企业上缴税收降低,申报企业研发操纵投机概率降低,这确认了企业减费降税对于提高企业创新真实性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中介机构的研发操纵成功概率与研发操纵行为选择概率成反比,低研发操纵成功概率反而会增强中介机构的研发操纵意愿。研究表明:企业在未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前上缴税收的额度变化和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后的减税比例,对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影响均呈现方向性和程度性差异;进一步,确认了地方政府创新绩效提升会削弱其对研发操纵行为监管的积极性。此外,从监管效率看,政府采取举措提高企业单独进行研发操纵成本比提高中介进行研发操纵成本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光宇  肖伟 《系统工程》2006,24(7):78-82
研究双寡头垄断市场中新技术研发投资的动态博弈问题,试图揭示不同国家和企业在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中的内部机理,从而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服务。假设市场为刚性需求且需求量相对不变.新技术研发的结果表现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两个寡头企业根据研发结果进行一级密封投标式的价格博弈.确定其最优价格和利润函数,研究一个企业先对新技术研发投资进行决策,另一个企业在其决策之后采取相应的后发研发投资决策,建立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新技术研发投资的动态博弈模型,获得了两企业在研发与跟进研发,单个企业研发和两企业都不研发三种情形下的最优价格和收益,归纳出三种情形下企业研发决策对研发投资额、成功概率、成本降低等参数的敏感范围,最后将模型扩展到多个企业的情况,证明企业在研发时需要考虑市场容量,避免在创新企业饱和的市场上过度投入。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是通过知识分工与协调产生知识乘数效应,实质上是知识分工与协调的层次递进过程。本文通过建立势函数,刻画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系统的演化状态,阐述了知识密度与知识势的相互制约关系,分析了企业知识共享系统的演化路径,从而加深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系统演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数字经济对区域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区域高校知识转移对其路径的作用机制。基于2011~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维度计量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这一结论在选取邮电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高校知识转移与数字经济形成正向的交互驱动效应。在高校知识转移的作用下,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呈现“U”型影响。由空间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于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呈现出负向的空间溢出特点。区域与企业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区位与企业规模、所有权结构以及注册类型下的数字经济对于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高技术企业优化校企合作技术转移策略,探索有效的高技术企业创新驱动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政府部门积极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将企业吸收能力划分为吸收投入、知识基础及吸收过程3个维度,将文化差异、企业类型和测量方法作为两者的潜在调节变量,探究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基础上,基于104篇实证文献、162个效应值、45 441个独立样本的Meta分析,得出了更具普适性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首先,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中等相关关系,同时,吸收能力的3个维度对企业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吸收过程维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吸收投入和知识基础维度;其次,相较于国外企业,中国情境下(文化差异)的国内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大,行业类型作为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影响的重要调节变量,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的吸收投入和吸收过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大,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吸收知识基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大;最后,相较于非量表数据而言,量表数据对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企业充分利用各类外部知识高效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时间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分类及特性的基础上, 考虑技术创新网络中影响知识转移的知识吸收能力、网络知识更新率、折现率、转移时间、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 建立了期望利润随知识转移时间变化的模型; 并模拟现实情况, 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设置, 通过设定的参数求出最优知识转移时间, 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 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最优知识转移时间的合理性. 通过大量模拟实验数据及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 表明本模型具有通用性, 可以为企业确定最优知识转移时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paneldata模型, 分1995-2001和2001-2008年两个时段,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DIFF)估计方法,对外资与内资企业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 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而内资企业由于基础相对较差,对外资企业的溢出作用也不显著. 随着内资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内资企业跨越外资发挥作用的门槛之后, 外资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带动作用,而内资对外资企业存在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技术已体现在国家经济与军事实力上,且视为关系国家兴衰存亡之大事。本文从全球高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叙述了世界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了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了美国、日本、欧洲、原苏联及亚洲地区优势、发展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