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常常遭遇因员工知识技能不足或思想情绪波动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营建亲情和谐的安全管理“家文化”,有助于改善作业场所工作氛围,提升班组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团结互助,确保班组“保安全、创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一个亘古不变的、历代文人墨客讴歌不断的话题,就是亲情。亲情是维系家庭稳定和睦,人伦道德和谐健康,乃至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纽带。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精选了传统文化中多篇有关亲情的经典诗文。通过这些诗文的学习,让学生吟诵国学经典,涵养书香校园,从而使学生沐浴圣贤光辉,濡染智慧人生。  相似文献   

3.
中西孝爱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点在孝爱观上也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比较拘泥于自然,并且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亲情和孝伦理,其孝爱观念比较拘泥于血缘关系.相比而言,西方思想文化更加具有超越性,并且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其孝爱观念并不拘泥于血缘关系,但容易导致亲情的冷漠.中西孝爱观念可以形成互补,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情绪理论的社会—认知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研究中生理取向、行为取向、认知取向、社会文化取向至多只是各自说明了情绪的某一方面。社会 -认知观整合了情绪的认知取向和社会文化取向 :认为人类情绪是以情绪脚本为内在机制的一些情绪事件系列 ;个体情绪脚本形成过程就是个体情绪社会化的过程。情绪脚本是指情绪的描述性和规范性知识。情绪的社会—认知观为情绪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5.
亲情是成就伟大杜甫的重要人格基石。品读杜甫的赠亲、怀亲诗,可以看到诗人对亲情、宗族血缘和亲戚关系的理解,可以还原诗人的生活处境和心情,可以分析其思想人格中的责任意识、伦理意识和家国意识,可以走进诗人真实的心灵世界并透视其伟大的人性光芒。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和谐校园与大学文化为导向的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情绪管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高校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多样,在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辅人员与大学生之间、工勤人员与大学生之间,都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当中都可以渗透情绪管理的基本理念,也反映了大学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深层的文化内涵异常丰富,既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心理和情绪,又能体现历史文化、礼仪习俗、政治、经济等.英汉颜色词相似之处很多,但不同之处更多.  相似文献   

8.
长庆油田泾渭社区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精心打造"亲情文化、党建文化、群众文化"等品牌文化,有效促进了油田和谐社区建设,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9.
以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为研究个案,探讨了早期域外纪游作品中“新名词”不新这一文学现象。分析了“新名词”背后隐藏着旧意境的原因之所在。认为早期域外纪游作品中的新词语,一方面见证着先行者的勇气和他们在“中学为体”与“西学为用”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的努力,另一方面又显露出由于无法摆脱强大文化惯习的牵绊而存在的思想局限。通过对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中“新名词”不新这一个案的研究,不但可以看到中国走向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何其艰难,同时,也可以看出域外行旅对作者思想、创作以及文学变革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诗经·召南·鹊巢>中反复出现的鸠居鹊巢的意象与新婚喜庆氛围的不协调现象,是血缘亲情与婚恋之情矛盾对立的典型表现.它在文学作品中,从某个层面暗示出一种自由的情绪在理性的框架下被遏制的被动状态,也揭示出人生面临的一个永恒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以建筑物为题材的诗词曲赋,不仅记录着中国古典建筑的华美、庄严、精巧,还寄托着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抱负和情怀,从宫殿、寺庙、亭台、楼阁、书室等不同类型的古代建筑及其诗词作品中,可以读出诗人们面对不同建筑物时所产生的不同思想和情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剧作家尤其是文人剧作家创作时,在重视戏曲的“风化”和“乐人”这种教化与娱乐的功用哆同.寸,更;的体现出“诗言志”的传统的承续情感至上的戏曲价值观使戏曲作品成为古代剧作家逞才肆情的载体,成为文人学士们表现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这是作为正统文学的诗词所具备的文学传统在戏曲领域的开掘。戏曲在情感层面上的功能意义的被发掘,标志着戏曲价值观的成熟,也是诗性特征生成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13.
庾信是南北朝骈赋大家,其骈赋“使事无迹”历来为评家所称赞,这主要得益于他使事用典之技巧以及古典与今情的融会。尽管如此,但有时终究难免出现左支右绌的现象,这是由他宁以情害典,而不以典害情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典文艺本质的双重规定.金庸武侠小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武侠刻画人生.以人性人情融合凸显作品生命意识,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哲理思想,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相似文献   

15.
从人学视角审视中国古代诗、词对人的本质和情感的认识与表现,从主导倾向看,文人诗歌更重视人的社会性,其思想情感内涵带有伦理化倾向;词更重视人的自然性情,其思想情感内涵带有世俗化倾向。古代诗、词的文体嬗变显示出文学对人的认识和表现的不断深化和由雅到俗、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乐极生悲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传统主题之一。作为中国小说成熟标志的唐传奇自然有诸多名篇佳作涉及这一主题。本文即从历史的传承、现实的环境、作家的心境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是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体悟中得出的审美情感归结。含蓄一语,古代诗论者在诗歌鉴赏中从不同视阈多有论及,梁启超等人在现代语境下对古典诗歌含蓄美作出重新阐发,认为含蓄是古典诗歌传达情感的表现手法。本文从诗心美学角度认为,含蓄美是诗人对诗歌的领略、体悟,以达到对生存本体的一种生命体悟。  相似文献   

18.
滇西南拉祜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云南拉祜族源于古氐羌系统,属于古羌遗裔之一[1]。这里的拉祜族能歌善舞,吹、拉、弹、唱样样备全。葫芦笙是这里拉祜族主要的传统吹奏乐器,它几乎伴随着男人们的一生。他们把葫芦笙作为传承文化、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拉祜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从探讨比喻和其他修辞手法或艺术手法相结合,如比喻与拟人、比喻与典故、比喻与兴的融合等,分析了日本古典诗歌中多重审美积淀;其次从摹状事物、表达感情、阐释意象三个方面来认识比喻在日本古典诗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以生产劳动、爱情婚姻、战争服役等普通人民现实生活的悲欢苦乐为素材的"十五国风",堪称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开端.透过这些诗作,我们能够体味到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愤慨、厌恶之情;相恋男女的相思之苦、相见之愉;思妇征夫的离愁别绪.人类的情感活动几乎都在<国风>中得到了表现,为历代文人提供了表现各种情感的典范,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