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流动的实质是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组合,提高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本文围绕知识流动传播,结合甘肃省的区域特点,对甘肃省知识流动传播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科技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创新壁垒分类方法,即将创新壁垒分为知识创造壁垒、知识获取(知识流动)壁垒、企业创新壁垒和创新环境壁垒。在此基础上,还尝试提出了“绝对创新壁垒”与“相对创新壁垒”这二个刻画创新壁垒大小的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基于该创新壁垒分类的政策反应问题。这一研究工作对建立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系统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盲目追求办学规模、教学与科研缺乏市场意识、科技成果转移障碍重重等。通过引入国家创新系统到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提出高校应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同社会其他部门以及各类主体共同协作,为国家以及区域发展服务。建议高校积极建构区域化创新系统,注重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再生产,提升知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快建立以区域创新系统为核心的国家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4.
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促进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基于对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路径的考察,初步揭示了知识在流动中转化的四种机制,并从主体、客体、环境三方面对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是制定高质量决策部署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熵值法与TOPSIS法的结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创新经济绩效5个方面对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7年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水平逐年提高,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在逐渐提升,但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出现波动,在2014年出现下降的状态。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多元化的区域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培育和保障体系,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4-2007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依赖性逐步增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研发投入、累积知识存量、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显著;人力资本、知识流动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不明显;金融规模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滞后期,而对外开放在当期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创造、共享和应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是以知识为纽带配置而成的组织形式。首先阐述编码知识、意会知识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其次探讨知识管理与区域创新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构建知识管理三阶段运行框架模式,探讨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创造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何保持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运行,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系统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学基本结构模型,分析创新系统中人才、知识和资金的反馈机制,来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从而为区域创新战略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过程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出场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现象,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聚得以更好形成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只有认清产业集聚过程中知识创新的出场路径,用系统的思想来培植在产业集聚区域内知识创新的环境,才能够真正进行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活动,实现知识的有效流动,带动产业集聚区域或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实质上是创新知识的有向流动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作为具有结构洞性质的异质型节点,高校科技企业的嵌入使原有的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在新的网络组织下高校科技产业的形成机制研究被赋予了新的理论价值与意义.基于知识流动视角,利用知识管理理论的内部化效应和外部性特征,转变对区域创新网络的传统认识,构建高校科技企业嵌入式网络模型,探究高校科技产业形成机理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因子分析法,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六个方面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地方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区域创新系统1990-2009年间的研究状况依次进行了共引分析、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了国际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知识图谱,该图谱显示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存在三大主流学术群体和研究领域,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一些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企业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要发挥企业的核心主体地位.政府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政策创新主体,科研院所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服务桥梁.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孙艳艳  张红 《科技智囊》2021,(10):70-76
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及其互动和关联是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系统视角,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为落脚点,界定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从空间协同、产业协同、资源要素协同、知识协同等多个层次构建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框架.文章结合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中面临的问题,重点从构建关联与共享的区域知识网络体系、强化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完善城市分工与融合发展产业协作网络体系和建立协同创新空间网络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的重要区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支撑的重大国家战略。基于协同学和知识管理理论,从区域协同创新系统要素出发,构建包含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资源、协同知识创造、协同知识配置、协同知识应用5个能力子系统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为基期,采集2010—2016年京津冀三地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模型进行测算,旨在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进程,总结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挖掘未来发展潜力,发现存在不足或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科学管理研究》2016,(1):67-70
"一带一路"是影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重大部署。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要实现良好的演化转变,不仅要从区域自身优势出发,更要从全国,甚至是国际化的角度加以考虑。基于"一带一路"的历史基础和现代战略意义,应用实证分析,通过多角度,多梯度研究了各个区域创新系统现状及演化趋势,进而提出了当下区域创新突破的相关策略和建议,并对我国区域创新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周雷  杨萍 《科技智囊》2021,(6):70-76
高校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基地,是构筑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作用,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德国不同类型高校在文献发表、人员传播、衍生企业、项目合作这4种知识转移模式的贡献特点,旨在给国内不同层级高校在相关领域以启示,并给出相关单位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高校在区域创新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不同评价体系、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高校自身特点,丰富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的路径和手段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研究创新网络关系强度、知识流动、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四者之间影响关系,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分析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无锡21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处理,结果表明:(1)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显著正向作用。(2)知识流动有利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3)过程创新对产品创新有着直接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区域创新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复杂的社会化知识创造过程。鉴于区域创新日益突出的社会化特征,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在简要回顾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的特点与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探讨了区域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形成本区域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一种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特点,在对现有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过程模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和思考,根据知识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对现有过程模型进行改造,建立了以知识为研究主线的创新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