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3):106-110
观音信仰在其不断的本土化过程中,逐渐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乃至民间民俗文化相适应,构成了中国社会中独特的观音信仰体系,其信仰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基于此,论文首先论述了观音信仰及其基本特征;其次,则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观音信仰的六种信仰方式做出了社会学视野下的具体分析;最后,将观音信仰放置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语境中,论述观音信仰如何实现从个人信仰到社会信仰的社会化机制建构,旨在揭示观音信仰及其文化内涵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构建出观音信仰及观音学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2.
天信仰是继殷商帝信仰之后出现的一种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从天之源及天帝信仰、诸子经典中关于天之论述、天帝信仰衰落及其对后世之影响三个方面,对早期中国的"天"信仰进行了论述,试图从信仰的角度找到一把打开中国文化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儒、佛、道三教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信仰,它们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晋东南三教信仰的分析,探讨了三教信仰在地域社会中的传播、国家与民间信仰的冲突与协调等复杂关系,从而揭示了三教信仰在民间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对492名当代大学生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信仰普遍缺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可度。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信仰重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信仰重塑的若干途径: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等相结合,坚持多样化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达到信仰重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送子观音信仰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于广大地区的一种社会现象,与之相伴存在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送子观音信仰的起源悠久且比较复杂,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脉络和体系可循,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宗教信仰等对送子观音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反之,送子观音和信仰对中国文化和习俗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黎明 《科技信息》2013,(26):116-117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员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社会转型时期,部分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发生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异变、动摇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面对当前共产党员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怎样认识当前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并化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妈祖信仰是中国、琉球、日本三个区域共同拥有的海神信仰。作为航海守护神,在传入琉球后与当地固有的守护神闻得大君、姐妹神信仰一起合力保护着琉球海民的安全。以琉球为中转站,妈祖信仰进入日本,并与当地海神信仰实现了融合。  相似文献   

8.
西王母信仰的本土文化背景和民俗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王母信仰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和原始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西王母信仰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与流行的观点相反,本文揭示了西王母信仰的本土起源,证明西王母信仰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尝仪式,而西王母的原型则是秋尝仪式上祭拜的祖妣之神,此种民间信仰在汉代演变为以传“西王母筹”为特征的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很大冲击,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从五个方面冷静分析了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强化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曾兰 《科技信息》2008,(21):147-147
大学生信仰教育事关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呈现多样化、功利化、世俗化等特征。重建大学生信仰体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支撑,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推进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一直是中国人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中国特殊的宗教文化传统以及市场机制和社会转型的影响,近年来宗教的过度世俗化、世俗化现象加剧,它对国人信仰体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发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为了更好地建构国民信仰体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需要在"合而不同"思想的指导下,合理抑制宗教过度世俗化现象,建设新型的信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价值功用、确立途径、危机产生和危机化解五个层面。全面梳理并深刻解答这些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师生思想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6,(3):97-99
社会信仰多元化的现实和高校信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及实现途径,极为必要和紧迫。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推动大学生信仰教育在理念、内容、传播途径上不断创新,才能使信仰教育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古语中“常世“一词,是日本古代信仰“常世信仰“的代名词,其词义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下,常世信仰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即在中国文化的的影响下,日本人对事物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传统节日保护已成为当下中国民俗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却很少正视其中的信仰问题,对民间信仰欲言又止。传统节El保护蜕化成怀旧的冲动;传统节日中的身体性被遮蔽,以致我们的传统节日保护走向暧昧的境界。唯有正视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信仰和身体维度,宽容理解民众的信仰,彻底激活传统节日活动中的身体感,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才是真保护。基于民间信仰的视域我们重新审视了温州的拦街福。  相似文献   

16.
关公信仰是中国民间最普遍、最典型的神人信仰.关公信仰的缘起与佛教的广泛传播有直接关系;关公神格的不断提高是以道教的制造"神迹"并与崇道皇权互动为驱力.而关公信仰的真正勃兴在于中国传统士大夫视关羽为英雄,在民间不断强化英雄崇拜观念的结果,反映明清以来国家意识对地方社会的影响与覆盖.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香山寺有"观音祖庭"之誉.蒋之奇<香山大悲菩萨传>详尽描述了中国民间观音应化故事,最终固化了外来佛教观音信仰的民间化和世俗化形象,反映了中国民间观音信仰体系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敬字信仰是中国历史上广泛存在于民间的一种信仰形式.迄今祖国大陆从文献资料出发研究敬字信仰的成果尚属空白.宝岛台湾虽然相关研究成果迭见,但研究的区域范围局限于台湾地区.笔者自去年以来通过在福建客家地区广泛的田野调查,从各种文献中搜寻到相当数量的第一手资料,有力印证了台湾学者提出的台湾敬字信仰来源于祖国大陆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峡两岸敬字信仰渊源关系问题研究的资料空白.为证明海峡两岸敬字信仰的渊源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日本古语中“常世”一词,是日本古代信仰“常世信仰”的代名词。其词义随时问推移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下,常世信仰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即在中国文化的的影响下,日本人对事物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天妃与湘妃分别是中国东南沿海和洞庭湖区影响较大的两位女性水神,天妃妈祖信仰是沿海地区人们在认识、了解、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演化出的对海洋之神的崇拜。由于妈祖与平民百姓亲密无间,随着中国海运的发展,妈祖信仰也遍布全国;而湘妃信仰与洞庭湖区民众长期以来对水的忧患意识息息相关,是历代迁谪文人在洞庭湖区悲情吟唱的世俗演绎,正是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和世俗性,使得高高在上的湘妃信仰逐渐走向了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