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悲剧,不只是社会悲剧,也是性行为和性心理悲剧。由于涓生对自身性心理认识不足,给受他启蒙并追随他的子君带来了灾难,也给自己带来巨大痛苦。可应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来分析涓生和子君的性心理,进而明晰在这场悲剧中作为性行为原动力的"力比多"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子君自身的角度,通过揭示对存在与无聊的关系,分析子君的死因。由于对涓生盲目的偶像崇拜导致子君话语权的丧失,无聊油然而生;而且,子君甘愿沉沦于无聊之中。在吃饭成了问题的情况下,子君之死就成了必然。同时,本文认为,"子君之死"在当下仍然有警示意义,我们应当通过生活世界的大游戏和自我救赎的方式排遣无聊。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鲁迅《伤逝》的立意是描写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或借用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悲剧批判旧社会、封建残余及当时盛行的片面的个性解放思潮。本文重探《伤逝》的立意,认为《伤逝》的主旨是鲁迅在时代与思想新旧交替之际,带着留恋、伤感、期待,勇敢重回"虚空"的全过程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子君与娜拉悲剧形象之比较,探讨了子君与娜拉形象的同和异,从而确定了子君形象是娜拉的影响性再现.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伤逝》中关于“爱“的问题,也是一个妇女解放的问题。妇女解放的程度取决于社会解放的程度。西洋资产阶级学说并不能解救中国妇女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因此《伤逝》是一个爱情悲剧,也是一个社会悲剧。涓生与子君从恋爱到同居的过程,也就是涓生用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灌输给子君的过程,在会馆里充满了涓生的声音:“谈家庭、谈习惯、谈男女、谈伊孛生、谈雪莱、……”。子君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好奇的光泽。接受启蒙半年后,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表明子君似乎挣脱封建的精神枷锁。这句话“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边发响,  相似文献   

6.
夏洛蒂的<简*爱>和鲁迅的<伤逝>塑造了两个反抗社会的女性形象--简*爱与子君.但是,她们一个由不幸走向幸运之途,一个由幸福走向痛苦的深渊以至失去生命.英国19世纪自由而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简*爱理性反抗的精神;中国"五四"时代的特殊社会环境造就了子君,她和许多犯了时代病的"五四"青年一样,并未将反封建、反传统的理性觉悟内化到心理深层中去,真正成为她的行为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7.
安娜与子君为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与社会抗争,最后都在所处的时代社会中倒了下去,相似的追求与结局反映出相似的悲剧根源:同样背负社会的学生打击,同样单纯为爱而放弃了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其悲剧在今天仍具有启示义。  相似文献   

8.
从子君和林小枫这两个形象出发,通过对她们的性格和行为分析,揭示她们爱情悲剧的三个原因:经济不能独立,不平等的对话,忘却了爱自己,力图为爱情困境中的女性指出一条相对平坦而光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阿随是只叭儿狗,它“似乎原有名字,子君却给它另起一个,叫作阿随”。改名本不足为训,可涓生说“我不喜欢这名字”,此话有点让人困惑,也值得把玩。掩卷思《伤逝》,一时懂得阿随这角色殊非一般,在它身上我们可以窥探出子君的爱及爱的幻灭,从而揣摩鲁迅先生“立人”的思想脉络。“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的这些话令涓生的灵魂震动和说不出的狂喜,可以说,子君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但究其实质并不“新”。正如涓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中的妇女(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她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必须恪守封建礼教及其道德标准。自西汉以来,历代统治者无不以儒家思想治国,儒家思想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因而在人类社会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女性的苦难最深重。封建社会女性对爱情的抗争是一面鲜亮的旗帜,刘兰芝和子君跨越千年,实践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梦想。本文以两位主人公入手分别探讨她们的爱情追寻路,剖析她们爱情梦想破灭的真正原因,显示其爱情追求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长期以来的“父子型”文化模式下,女性作为文化存在,其生存是艰窘而悲惨的。鲁迅通过祥林嫂、子君、爱姑三个形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女性悲剧生成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和自身原因,以此来实现他对女性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综述八十年代以来,研究《伤逝》爱情悲剧根源的观点有诸种,但失偏颇。作者认为其爱情悲剧是由于子君涓生他俩的思想性格的差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其中前者是悲剧产生的主要的内在因素,后来是次要的,是加速悲剧产生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可以判断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鲁迅《伤逝》的子君、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安宁《试婚》的宝贝的婚恋史,构成了一部女性争取独立的艰难史。在女性争取独立的征途中,既需要女性提高自身素质,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也需要社会做出很多改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作家中,留日学生一向被推崇和重视,而留英美学生则遭贬低甚至受批判。形成这种反差有社会时代的原因,也有作家自身的原因。本文从留日与留英美作家不同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审美角度、艺术追求以及作品时代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探讨这种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5.
鲁迅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浓重的色彩,塑造出风格迥异的众多妇女形象:可怜的女人、抗争的女人、幼稚的子君和恣睢的女人。作者给予了这些受旧的社会制度和传统习惯所凌辱歧视的妇女以极大的同情,并唤起读者对社会对女性的深沉思索。  相似文献   

16.
小易 《科技智囊》2009,(5):59-59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相似文献   

17.
“娜拉出走”是20世纪女性解放的共名,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思想移位和文化修正。子君、林道静、李双双作为不同时期的女性解放的模式,呈现出追求爱情、追求革命、追求社会价值的多元话语,见证了中国现代女性解放的轨迹。回眸,有助于女性解放的文化思考,有益于文学批评的现代重建。  相似文献   

18.
君统和宗统是并存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大社会系统。从它们定型的时期来看,它们就已具备了系统观念的条件和职能。我们这里所讲的“统”,并不是一如历代儒生们所单指的“继统法”,而是指一整套彼此牵连,具有层次结构的社会构成体。“君统”是指以政治关系,政治级等为基础的统治体系;“宗统”是指以血缘关系、亲疏等级为基础的家族体系。前者的体现是君主政治,后者的体现是宗法制度。周代是这两种完整体系并存的开端,它们都已达到制度化和社化会的程度。随着社会的进展,周代的君统和宗统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两种并行的社会系统出现了交织和渗透,最终转变为战国以后的中央集权制和家族制。了解这一发展过程,从中找到导致这一过程的原因,对于周代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祥林嫂与子君是鲁迅于“五·四”运动后创作的两篇短篇小说《祝福》、《伤逝》中的女主人公。这两篇小说均收在小说集《彷徨》中。通过对祥林嫂与子君这两个典型形象共同的反抗性和悲剧性以及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我们不仅能从她们身上触到时代脉搏的律动,更可以领略女性不断挣脱身外的枷锁和心内的桎梏的悲壮历程。  相似文献   

20.
探讨香砂六子君汤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选取秦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香砂六子君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各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较对照组的77.55%高(P0.05);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反流性食管炎联合应用香砂六子君汤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