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英国爱丁堡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海文斯等人,通过对银河系周围4万颗星系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宇宙正慢慢变暗。他们对已有140亿年“高龄”的宇宙,在各个不同时期特别是在青年期和最近形成的恒星数量进行了分析,并破译  相似文献   

4.
5.
宇宙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个世纪内先后出现的“认知模拟”、“人机合一”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正确的指导方针。宇宙具有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逻辑规律由已有事件向新事件必然过渡的逻辑运演机制,这便是“宇宙智能”,人认识后便是从已知进入新知。这客观的必然过渡就是客观的“制约关系”。人类、机器按各自能实现的方式去摹写、模拟宇宙智能,便分别是“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基础装置是基于制约逻辑的内涵智能机,其硬件的核心元件是模拟客观的制约关系的“制约门”。希望由中国人首先研制出第一代内涵智能机。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仍是局限的,甚至是割裂的,世界被分成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等不同的层面和领域.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空间和人类社会,并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如果我们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点,那么在此之前,物质从何而来?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将宇宙之内的思想理论统一起来的逻辑是什么?本文以不对称原理提供了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哲学解释.  相似文献   

7.
结合现代天文学的发展,阐述了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并探讨了天文学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介绍了<基础天文学>教材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啸虎 《科技潮》1998,(6):33-35
星海茫茫,天地悠悠。宇宙似乎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望远镜再先进,也永远望不到宇宙的尽头。因此,天文学家只研究无限宇宙中人们能直接和间接观测到的大尺度天区,即"我们的宇宙"或"观测的宇宙"。宇宙随着我们观测工具的发展而扩大和深入。宇宙学家总是喜欢用事实加想象的方法为我们的宇宙塑造种种简化模型。古钱币、鸡蛋和夜辛劳古代人用肉眼看天,眼界非常狭隘。他们所观察到的宇宙,不外乎是脚下的大地和头上的天空。古代中国关  相似文献   

9.
田娜 《青年科学》2010,(12):12-13
电影《阿凡达》中,地球人为了掠夺资源侵略潘多拉星球,纳美人的遭遇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而不久前,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发表了“外星人可能对地球充满敌意,应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的看法,更让很多人对外星人充满了畏惧。  相似文献   

10.
60多年前,当宇宙航行的概念被人们刚刚提出的时候,爱因斯坦已经提出了“虫洞”的理论。什么是“虫洞”呢?简单地说,虫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间,可以让原本相隔亿万千米的地方变成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1.
12.
近几年来,人类在所有科学领域取得成果的速率在惊人地加快。当我们拓展对地球的控制时,同时也在准备重塑和改造地球上的景观,为自己到地球外居住作准备。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花大力改造了地球,现在,我们正准备把宇宙转变成一个充满生命的有生气的实体。我们将通过把我们的意识、技能、智力以及我们自身扩展到其他行星上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把人类改变和改善地球环境(最终是宇宙本身)的努力总称为“生命化”。生命化是调节人类行为的一种力量,赋予地球并最终赋予整个宇宙以意识和智慧,是全部人类生产活动背后的原动力。然而,为…  相似文献   

13.
元宇宙文艺以跨媒介多载体形式实现从语言文字符号到虚拟影像到数字孪生媒介的跨越,其艺术构成要素与游戏性的叙事逻辑使之区别于一般艺术的虚拟想象。元宇宙文艺实现对现实时空的深度拓展与重构,指向对后人类时代的数字化生存与技术人文价值的思考。元宇宙文艺应带来新的美学变革和理论扩容。  相似文献   

14.
15.
汪浩  徐广银 《前沿科学》2021,15(2):30-34
人类大脑大约由860亿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又和其他神经元形成约1000个突触联系.因此,约1.4 kg重的大脑是极度复杂但又高度有序的网络体系,被称为"3磅宇宙".大脑内的神经元永远不会孤立运作,不同脑区的特定神经元被组织成处理特定类型信息的集合,这样的结构以及功能上多个神经元的集群也可以被称为神经环路.不同的环路...  相似文献   

16.
17.
正一个由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通过对"凯克"望远镜和英澳电波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在邻近两个类日恒星系统中存在四颗类地行星,其中两颗被称为"超级地球"。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将为人类寻找可居住行星提供重要线索,人类在未来几年内发现可居住行星的希望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会遇到“宇宙大爆炸”、DNA以及生命起源等词语。英国约克大学Michael M Woolfson教授编写了本书,就是要带领大家进入这些科学领域。全书循序渐进,从物质形成说起,然后介绍行星与恒星的形成,包括地球以及地球表层与大气的演化,直到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进化。本书没有繁琐的方程、公式,反而配有丰富而形象的图片,因此,读者不需要具有专门的知识,就可以了解整个宇宙、时空以及人类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类大宇宙哲学观念与美的根源和本质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宇宙哲学观念是以思考未来人类的终极存在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以客体实践本体论和主体实践本体论辩证互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由地球人转变为大宇宙人而形成的哲学思想.人类目前主要还局限于地球表面的人化方面,人化的范围和程度对苍茫的宇宙来说,还是十分微不足道的.直接或间接把自然力演变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把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有限性转交为体力和智力的无限无穷性,把人的本质力量对泉化逐步扩展到宇宙其他星系,实现人类与宇宙同在的终极性使命.实践派或后实践派美学主要解说了马克思主体实践本体论思想,对美的根源和本质的思考具有不完备性.美的根源和本质就是客体自然力量和人的本质力量相互契合的自由超越性创造本原.  相似文献   

20.
宇宙起源及宇宙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宇宙早期核子概念,认为宇宙不是起源于时间为0、空间为0的点大爆炸,而是起源于t=10-62s,T=1051K,r=10-52cm“超微黑洞”的大爆炸.爆炸后宇宙是一个光子热平衡态和引力束缚态共存的系统,光子热平衡态占优势,迫使宇宙膨胀.tc=10-35s,宇宙对应的温标为1014GeV,并在tc=10-35~10-32s间发生暴胀、相变.暴胀、相变中形成的多成分粒子宇宙,是现时粒子的超对称性伴子,有较大的质标.“中性微子”质量m-U0e,B=230 GeV,它是暗物质,当暗物质使宇宙总质量多得过了头,宇宙即由膨胀转入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