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诱变选育木醋杆菌以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野生型木醋杆菌纤维素产量较低的问题,采用化学、物理以及物理一化学相结合的手段诱变筛选得到多株高产纤维素的木醋杆菌诱变株.其中,经亚硝酸诱变处理获得的3株高产菌株的纤维素产量是原始菌株的2.2~2.8倍,而经紫外照射结合氯化锂诱变处理得到的2株菌株的产量大约是原始菌株的1.4倍.该结果为今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细菌纤维素绿茶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绿茶,白糖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设计找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和配言。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富含细菌纤维素的绿茶饮料,独具风味,酸甜可口,清凉解热。 相似文献
3.
采用毛细管法研究了木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m)的趋化性反应,结果显示pH、趋化时间、温度、氨基酸、碳源、酸和重金属离子对木葡糖酸醋杆菌趋化性反应有影响.木葡糖酸醋杆菌在温度25~30,℃,pH为5时趋化性反应最高;最佳趋化时间为60,min;在7种氨基酸中L–亮氨酸、L–丙氨酸、L–甘氨酸、L–甲硫氨酸对木葡糖酸醋杆菌的趋化性反应有促进作用;6种碳源中,葡萄糖对趋化性有促进作用,蔗糖、乳糖、麦芽糖、半乳糖、甘油对趋化性反应有抑制作用;4种酸中柠檬酸对趋化性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n2+、Mn2+、Pb2+、Cr2+、Co2+离子都对趋化性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吸附Cd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木葡糖酸醋杆菌为菌株,通过L18(37)正交试验优化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条件.将制得的细菌纤维素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d2+,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模拟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纤维素制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浆干粉5%,蔗糖6%,发酵液初始pH值6.0,菌种加入量12%,二级种子活化时间22 h及静态发酵时间7 d.在此条件下纤维素产量为12.36 g/L.pH值是影响细菌纤维素对Cd2+吸附效果的重要参数.对Cd2+的吸附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并具有良好的线性,说明细菌纤维素对Cd2+是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5.
6.
短小芽孢杆菌TY079产抗菌物质的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摇瓶培养条件下,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短小芽孢杆菌TY079产抗菌物质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0.5%、玉米粉0.5%、蛋白胨1.5%、豆饼粉0.5%、KH2PO40.75%、MgSO4.7H2O 0.2%,优化后抑菌圈直径是优化前的1.42倍。 相似文献
7.
苏云金杆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 Bt- HD1产毒能力的影响。优选出的培养基为 :发酵液芽孢数达 5.1× 1 0 9· m L-1,2 %发酵液 2 4 h致死 3龄小菜蛾幼虫 65% ,48h 达 89% ,72 h达1 0 0 %。普通培养基对应值分别为 6.0× 1 0 8· m L-1和 35% ,83% ,1 0 0 %。优选出培养基最佳碳氮比( C/N)为 2 .0 ,最佳含固量为 8%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分析了细菌纤维素培养过程中椰子水培养基中的各糖含量变化,建立了椰子水培养基中N-乙酰-D-葡萄糖胺(GlcNAc)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方便且分辨率高,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总糖含量急剧减小,其中葡萄糖消耗最快,果糖次之,但GlcNAc含量缓慢减少后其含量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10.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在非均相体系中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环氧化细菌纤维素.研究了反应条件:如环氧氯丙烷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环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EBC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h,细菌纤维素以干重计算约0.5g,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30 mL,w=30% NaOH的用量为40 ...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细菌纤维素(BC)植入皮下组织后对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周围细胞的长入和组织液中相关成分的直接接触,使材料在体内复杂环境下所发生的物理结构变化。以组织工程用支架基体材料细菌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对这种材料的体内降解行为和体内组织相容性进行研究。选取成熟的Wistar大鼠,采取背部皮下植入的方式。将BC植入一定时间后。对取出的BC清洗干净后进行材料学检测分析。对植入部位的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对取出的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可知。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在细胞和组织液的综合作用下,BC分子链中部分C—O—C键断裂,分子间结合力降低。结晶度逐渐下降。因此,BC在体内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轻微降解。BC与皮下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周围组织细胞状态良好。能长入材料30μm处的空间网络结构中.并且伴有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2.
细菌纤维素组织工程支架的仿生矿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骼创伤已经成为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病症。因此,骨修复材料就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骨组织工程支架作为重要的骨修复材料,可以诱导成骨细胞生长并为新骨生长提供条件。传统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包括合成高分子(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和天然高分子(如胶原、壳聚糖等)。与传统支架材料相比,细菌纤维素(B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精细的纳米空间三维网络结构,有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潜能。通过仿生矿化处理,BC纳米纤维表面可以生长出羟基磷灰石(HA)的晶体颗粒,且HA颗粒均匀覆盖在纳米纤维表面。通过热分析得出,仿生矿化处理会使BC的热稳定性得到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细菌纤维素为模板制备了高产率、尺寸均匀、超大长径比、具有较稳定宏观形貌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TGA)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并考察实验条件对二氧化硅纳米管的产率和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硅源、催化剂与较低的焙烧温度,有利于得到分散性良好的SiO2纳米管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细菌纤维素合成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Origin 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通过Logistic方程提出了巴氏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纤维素合成、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巴氏醋酸杆菌分批发酵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拟合,基本上反映了巴氏醋酸杆菌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的碳、氮源对灰色链霉菌产链霉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中4种主要组分即复合碳源(葡萄糖和玉米淀粉混合物)、黄豆饼粉、硫酸铵、磷酸氢二钾的用量配比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及主要无机盐的用量对发酵液中链霉素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4种因素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复合碳源浓度,其次是K2HPO4浓度,再次是氮源即黄豆饼粉和硫酸铵的浓度。优化得到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黄豆饼粉2%、复合碳源4%(葡萄糖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为5:1)、硫酸铵0.6%、K2HPO4 0.05%、MgSO4•7H2O 0.075%、NaCl 0.2%、CaCO3 0.7%,pH7.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