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哈齐高铁是黑龙江省开通的首条城际高铁,对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哈齐高铁开通后对区域发展带来的现实影响.研究显示:高铁的开通缩短了城际时空距离,加速了同城效应;加速了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城市可达性得到明显改善;打破了城市间地理边界的阻碍,哈齐高铁沿线区域人口、经济的空间极化现象将进一步提升,空间隶属关系模糊;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作为实证对象,建立高铁与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型,分析高铁对经济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影响及贡献。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法,建立西安高铁对经济总量结构的关系,分析了西安高铁对经济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此后逐渐变缓;高铁对第二产业增加值影响巨大,对第三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高铁的辐射效应促进了第一产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以哈大高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哈大高铁沿线6座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对比了沿线各城市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以及各地间时间距离,分析旅游流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在各城市自身旅游资源特点、接待能力以及区位特点的影响下,高铁使哈尔滨、大连、沈阳、产生旅游流聚集及扩散的"马太效应";旅游资源禀赋不高、旅游接待能力较弱的城市,以及被具有更好旅游资源、更强接待能力的城市包围的城市,在高铁开通后产生"过滤效应";高铁的开通,使得大连的旅游可进入性增强,使其更好的发挥旅游资源及接待能力优势,增加了旅游流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模型,以近年来河南省农业投入产出数据为序列资料,对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劳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等要素进行分析,测算影响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率的相关因素,并对改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经济增长实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主要分析了目前黑龙江地区经济和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利用物流弹性模型分析现代物流业对经济拉动的具体程度, 并预测未来的拉动作用.分析了物流拉动作用机制,总结出物流对经济拉动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政府教育投入和就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用1990—2017年的数据和双对数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教育投入、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其中政府教育投入每增加1%,GDP将上涨0.471 4%,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对经济增长效应依次递增.因此,我国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结构支出,促进劳动力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科学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带动区域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保障.应用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科技成果转化面板数据,测算了11个省、市及三大地区(上、中、下游)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空...  相似文献   

8.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了2011年、2013年及2015年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疆旅游搜索指数.运用季节集中指数、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新疆旅游关注度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引入GWR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关注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且各年关注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节假日、周存在"前兆效应";(2)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疆旅游关注度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大多数地区呈现出持续的"低—低"集聚现象;(3)GWR模型优于OLS模型,从全域视角看,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及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新疆旅游关注度的影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从局域视角看,各影响因素作用整体上与OLS模型结果一致,但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在空间上表现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产业集聚对创新能力变动的影响及空间关联,从知识创造与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四个方面构造创新能力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almquist指数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7~2016年中部六省创新能力变化进行评价,以财政支出、筹资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创新能力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在创新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则表现较为明显的竞争态势;(2)在中部地区产业多样化集聚能明显提升本地区创新能力,相邻区域产业专业化集聚能提升目标区域创新能力,而长三角地区产业多样化集聚对目标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创新能力均有正向作用;(3)财政支出在中部和长三角地区都能明显提升本地区创新能力而抑制相邻区域创新能力,中部地区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资金缺口明显大于长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第5次、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县域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指数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县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及其空间耦合关联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人口、经济二者的地理集中度指数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趋同性、一致性,且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关联效应,在空间布局上总体呈"东高西低"分布态势;(2)2000-2010年湖南省县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呈两极分化发展态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明显优于西部区域,且这种空间非均衡性愈趋明显;(3)全局Moran指数表明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分布呈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且集聚趋势有所强化;局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进一步揭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是导致人口分布与再分布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联的东西部空间分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金融集聚是当前金融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其经济增长绩效也存在一定的资源禀赋限制。采用2010—2019年福建省9地市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且资源禀赋水平的高低是金融集聚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区域间金融合作,减小地区差异;制定并实行差异化的金融政策,同时加快金融集聚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了预测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当年的客流,本文以规划线路沿线车站800 m半径内的18个交通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公交调查和交通小区调查,同时利用四阶段法建立预测模型,对该线路开通当年工作日全日客流进行预测分析,根据改进后的重力模型及调查统计所得的数据得出预测结果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18年安徽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角度测度产业结构,运用随机前沿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模型讨论产业结构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同时会产生空间效应,有效促进当地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因此本文从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结构、消费结构方面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差异,在实证分析中利用Panel-data(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FEM)模型,检验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各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及资本产出效率的影响,指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推动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参数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结合数据包络法,以2002—2011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测评了各地州市的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指数。结果显示: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空间维度探寻居民杠杆对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对于我国科学实施消费需求侧管理和稳定居民杠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省级层面的经济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居民杠杆对消费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杠杆和消费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分布不均衡性;居民杠杆会抑制消费,但抑制作用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消费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居民杠杆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抑制效果由我国东部沿海省份至西部内陆省份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目的是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并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体现型和非体现型,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及对经济的贡献率。采用的数据是1988年至2012年的中国省际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建立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要素的产出弹性,其次根据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及永续盘存法测算了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增长率,最后根据Solow-Nelson同期模型测算了体现型、非体现型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率。主要结论有:1988-2012年间,中国一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劳动质量和资本质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96%和6%;体现型技术进步率的年均增长率在4%左右,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却是负值;资本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后依次是资本质量、劳动质量、劳动数量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运用SBM模型结合曼奎斯特指数测算2004—2018年黄河流域65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随后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如何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城市的绿色发展略逊于中下游城市,呈现出以黄河中下游城市为重心的绿色发展现状;各个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周边城市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提出黄河流域“因地制宜、促进技术交流”的绿色发展建议,以实现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国民经济指标GDP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中国专利申请量数据、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和GDP数据,通过对近22年(1987至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发现,专利申请量和就业人数与其GDP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这一方程模型作了分析,指出八九十年我国经济增长仍大量依靠劳动力的投入,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小,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的重视以及创新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加速。  相似文献   

20.
晶圆缺陷数据是具有相邻空间关系的二维空间离散数据,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为了研究这类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对空间信息的影响,以具体晶圆缺陷数据为例,基于泊松分布建立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并对空间相关项的协方差进行3种不同的空间建模,利用蒙特卡洛牛顿拉弗森算法进行估参,其中引用Metropolis-Hastings算法对空间相关项进行抽样。借助AIC指标,说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晶圆缺陷数据的分布特征,而且针对晶圆缺陷数据分布的稀疏程度,可调整模型从而得到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