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小尺度空间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多样性的动态特征,在黑龙江省帽儿山森林生态站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内,设置三个5 m×5 m的固定监测样地,于2014~2015年进行4次野外调查.共捕获鞘翅目成虫11科1021只,步甲科和隐翅虫科为优势科,步甲科的Pterostichus maoershanensis和Carabus billergi为优势种.变异系数和稀释性曲线表明所有调查时间鞘翅目成虫群落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科鞘翅目成虫的个体数量在不同调查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相同调查时间不同样地间鞘翅目成虫的个体数量差异显著(P0.05).Jaccard相似性指数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各样地不同调查时间群落状况差异显著,多样性指数在不同调查时间差异显著且与均匀度指数并不一致.本研究表明温带落叶阔叶林小尺度空间地表鞘翅目成虫具有较强的时空变异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碱液(NaOH)吸收法对赣南红壤地区马尾松和草地两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 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差异(P<0.05),马尾松和草地土壤呼吸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观测期间,土壤呼吸速率5月最高,1月最低,且土壤呼吸总体速率草地大于马尾松林地,但1月和2月马尾松林地大于草地;马尾松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而与草地则具有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且都与地下5 cm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好;短暂或临时性的降雨对土壤呼吸具有速率显著争强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对温度的敏感性(即Q10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马尾松林地的Q10值小于草地的Q10值.  相似文献   

3.
以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数据为依据,将地下水位划分为6个环境梯度,各梯度上6次重复采集植被样地数据.从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等几方面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梯度上植被的受损过程,以及不同河段的受损程度.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m,而木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8m;(2)植被盖度减少始于草本植物盖度受损,与群落多样性受损的临界地下水位相同,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m;在地下水埋深大于6m之后,植被盖度不断减少则是由木本植物盖度的减少所引起.(3)生态受损程度可归为三类:潜在沙漠化类(轻度退化),轻度沙漠化类(中度退化),中度或重度沙漠化类(重度退化).三种退化类型的地下水埋深依次增大,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盖度依次减小,沙漠化指数也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4—2012年西安高空气候资料月报表,分析对流层顶气象要素的年变化特征,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对流层顶的气候趋势.结果表明:西安第Ⅰ对流层顶仅在11月至次年4月出现,第Ⅱ对流层顶则全年都有,复合对流层顶出现月份与第Ⅰ对流层顶一致;第Ⅰ对流层顶高度1月最低,其后逐月增加,第Ⅱ对流层顶5—8月高度较高,11月至次年2月高度较低;第Ⅱ对流层顶温度最低月与高度最高月相对应;10月至次年5月盛行西风,6月大幅向北偏转,7月盛行西北风,8月、9月向南回归,幅度较大;风速年内变化明显,11月至次年2月较大,2月后逐月减小,8月风速最小,8月后又逐月增大;38年以来,第Ⅰ对流层顶高度、温度变化趋势无论升降,均不显著;第Ⅱ对流层顶1—10月高度呈上升趋势,温度1月、4月升高,7月、10月下降.  相似文献   

5.
<正>1.不同时期不同的防治重点。4月初,葡萄萌动前,刚一出土上架就立即喷洒石硫合剂。这遍药喷的要细,枝蔓、地面要全喷遍,目的在于消灭越冬的病菌,尽量减少感染源; 5月-6月上旬,重点是防治危害穗轴和幼果的黑痘病.喷多菌灵或波尔多液都行,以喷洒多菌灵效果为最佳。 6月下旬、7月、8月上旬,重点是  相似文献   

6.
以宁德和舟山两个北草蜥种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和生理的差异,推测其适应气候变化的潜在对策.在个体水平上,测定了北草蜥的热敏感性,包括不同地理种群的耐受高温(CTmax)和耐受低温(CTmin),不同温度下的疾跑速度,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结合不同温度下呼吸代谢数据来研究种群对热环境的适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的北草蜥种群的耐受高低温差异显著,舟山蜥蜴的CTmin小于宁德个体,但其CTmax大于宁德个体.两个草蜥种群从18~28℃疾跑速度都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从28~38℃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开始下降,且在相同温度下,舟山北草蜥的跑速较宁德北草蜥快.同样,两个种群的呼吸代谢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舟山种群的呼吸代谢水平在不同温度水平均高于宁德种群.呼吸代谢的种群间差异与个体体重差异有关,因为,去除体重差异因素后两个种群的呼吸代谢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扎龙湿地同一生境2种不同表型的芦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2型芦苇在生理生化代谢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铁秆芦苇的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脯氨酸质量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普通芦苇(P<0.01),铁秆芦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浓度、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普通芦苇(P<0.05);两型芦苇的Ca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基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对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影响具有明显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而演替,土壤微生物总量在不同植被下均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间差异较大,不同pH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水分通过影响土壤溶液的浓度、含氧量和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温度的变化可以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施肥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一致,矿区不同区位段侵蚀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天文辐射理论为基础,应用以地形为特征的DEM高程模型,通过对天文辐射、大气透射率的计算,构建了青海高原月、年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同时,应用模型模拟青海省近30年(1971—2000年)的月、年平均太阳总辐射.结果表明:青海省太阳总辐射年平均值为6 771.95MJ/m2,且空间格局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逐步减少的趋势;月太阳总辐射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空间格局和年太阳总辐射基本一致.从1月份开始太阳总辐射增加,到5月份达到最高值717.24MJ/m2,6月份降低为695.48MJ/m2,7月份又达到次高值701.96MJ/m2,从8月份开始持续减少,直至12月份降到最低值352.63MJ/m2.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到2013年7月对湖南省洋湖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了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共记录鸟类116种,隶属于13目44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占全部鸟类种数的49.14%,雀形目鸟类占50.86%.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为湖南省鸟类首次记录.该湿地公园有国家Ⅱ级鸟类4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2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10)附录Ⅱ的保护物种3种.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4.112 2,均匀性指数为0.865 1.在不同季节,公园鸟类具有差异性,但单日鸟类种数(平均值)差异不大.为保持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伊春市空气负离子浓度空间分布特征,2016年8~9月对伊春市不同地物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监测,利用单级系数(q)与安培空气离子评价指数(CI)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伊春市空气负离子浓度整体较高,空气质量良好;受空气负离子产生机理及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地物类型空气负离子差异为水域耕地、林区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气温显著正相关,与海拔相关性不显著;不同地物类型中,水域、林区、耕地CI值均在0.75以上,各样点空气质量以A、B级为主,居民区空气质量稍差.伊春市河流、森林资源丰富,空气质量优良,适合发展以"山水林"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措施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未来规划与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人工林治沙工程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小叶锦鸡儿固沙林为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恢复阶段的5年、10年、20年生人工林的生态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以天然群落为对照,比较了人工群落和自然群落灌丛特征、土壤性质和群落内种类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演替过程的发生小叶锦鸡儿枝条高度、平均基茎、枝条数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且各群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与流动沙丘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生态指标随小叶锦鸡儿的发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为外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群落内种类多样性、种类个体数和植被盖度等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性基因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影响,以及小麦对连续一个月寒潮且平均气温突降10℃以上的适应能力,以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6个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绵阳进行单播和混播处理,并和当地小麦进行比较分析.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条锈病在单播和混播条件下的发病情况和寒潮对小麦抗病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种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条锈菌的反应型差异显著(P0.05),不同近等基因品种单播和混播的枯芯率差异显著(P0.05),同时,结合当年寒潮的影响,四川小麦品种适应当地异常环境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人工栽培过程中泽泻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对光强的不同需求,运用气体交换法研究了以上两个时期泽泻蕨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并选取了适用于泽泻蕨的光响应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泽泻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叶片的光响应曲线趋势相似,营养生长期的表观光量子效率大于生殖生长期,差异不显著,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显著大于生殖生长期,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等指标均与生殖生长期差别不大;在泽泻蕨双曲线模型的拟合方面双曲线修正模型较其他常用模型更为精确.实验认为泽泻蕨营养生长期叶片较生殖生长期更适应弱光环境,且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可能在高光强更易出现光抑制.  相似文献   

15.
以额济纳的沙枣树为研究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便携式荧光仪于2013年6月测定了沙枣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及不同CO2浓度下(Ca)的光反应曲线,分析了沙枣的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环境因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枣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几乎相同,说明光辐射(PAR)的增强引起了沙枣光合对策的改变,光合午休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在光响应曲线中,沙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在达到光饱和点后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基本保持不变,且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Ca)升高而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在不同CO2浓度下(Ca),沙枣叶片的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随CO2浓度(Ca)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光补偿点则随CO2浓度(Ca)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65 μmol/(m2·s)左右.  相似文献   

16.
拟证实高浓度葡萄糖环境可致心肌细胞脂代谢紊乱、亦可直接引起心肌细胞炎症损伤,以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液为干预因素进行实验.以脂代谢重要酶—脂蛋白脂酶的表达为中心观察心肌细胞脂代谢改变;选择常见炎症介质TNF-α为标志观察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结果显示,在50mmol/L葡萄糖作用下正常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0.58±0.03)明显高于20mmol/L(0.27±0.02)、30mmol/L(0.29±0.05)葡萄糖作用的正常心肌细胞,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而后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高浓度葡萄糖环境中,心肌细胞脂蛋白脂酶表达上调及脂蛋白脂酶活性增高,细胞内脂质堆积,出现脂代谢紊乱;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上调,引起炎症反应,这2方面的改变均可导致心肌细胞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梧州六堡茶园土壤重金属特征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茶园土壤进行安全性评价,收集梧州六堡茶园区土壤,测定园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重金属Cr,Cu,Zn,As,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广西土壤背景值,但Pb元素高于广西背景值1.46倍.进一步对比发现,26个六堡茶园土壤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853—2004)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T 5199—2002)的基本要求,无一超标.对照NY/T 853—2004标准,供试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中,有25个茶园土壤指数值在安全等级,仅1个茶园土壤为警戒级别;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26个茶园风险等级全部为低级水平,属轻微生态污染.总体结果表明,梧州市六堡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8.
穗发芽一直是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全面了解本地主栽品种及骨干亲本穗发芽抗性水平,通过籽粒发芽法和整穗发芽法,对169份黑龙江省春小麦主栽品种及骨干品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穗发芽特性差异显著,红色籽粒小麦抗穗发芽的能力高于白色籽粒小麦,大部分红色籽粒小麦休眠期较长,较耐穗发芽.而白色籽粒小麦大部分体现出休眠期短,不抗穗发芽.通过穗发芽抗性分析筛选出克春130264、龙垦415、龙垦402、克春140865、东农155859、龙辐12、克旱15号、龙垦433、龙14-4096、龙辐麦12、龙垦431、龙辐10-527、龙麦81共13份材料的籽粒穗发芽指数和整穗发芽率均具有较强的抗性且均属于红色籽粒小麦,可作为穗发芽抗性育种的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19.
选取5种半红树植物,比较研究了在不同生境(潮间带和陆生或特大高潮滩)中叶片的K、Na、Ca、Mg和Cl等元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处于低潮间带的半红树叶中K、Na、Ca、Mg和Cl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特大高潮滩(陆生)的半红树叶中各元素含量,其中,阔苞菊叶中Na、Cl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半红树,而K元素含量却显著低于其他半红树.无论处于高位还是低位半红树叶对土壤中5种元素富集率均小于1,对土壤元素富集系数的大小顺序为Ca〉Mg〉K〉Na〉Cl.2)处于高位的黄槿、阔苞菊、莲叶桐植物叶片的表观量子产率(AQY)、光饱和净光合速率(Pmax)、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qP)均要高于低位,而非光化学淬灭(NPQ)却低于低位.其中阔苞菊高位与低位AQY和Pmax差异显著(P〈0.05).3)处于不同生境中半红树植物叶的解剖结构,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特征为:杨叶肖槿、黄槿和莲叶桐均具有整齐而规则的栅栏组织.大多数半红树植物叶的贮水组织不发达.阔苞菊为等面叶,黄槿具有下皮层,许树上下表皮均有盐腺.半红树植物不具有或少许具有真红树植物独特的结构,没有趋同适应,显示了结构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总之,处于高位阔苞菊对环境适应性均要高于其它4个树种高位.处于低位的许树耐盐性均要高于其他4个树种,莲叶桐较适合与高潮间带、低盐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分析比较骨水泥分布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收集2013年6月—2018年5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行PKP手术患者120例(120个椎体),根据骨水泥分布将患者分为3组(团块状26例,混合状39例,海绵状5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合并内科疾病、体重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脊柱损伤节段和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3个月、6个月和1 a评估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伤椎前缘压缩率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分值,并注意记录术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骨折发生例数,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及组间各项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术后3组患者在各时间点ODI、Cobb's角、伤椎前缘压缩率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ODI、Cobb's角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团块状及混合状分布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低于海绵状组(P0.05),海绵状组伤椎再发骨折比例低于另外2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骨水泥分布对ODI、Cobb's角和VAS评分影响较小,团块状及混合状分布恢复伤椎高度效果更佳,海绵状分布伤椎再发骨折几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