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芦荟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Ⅱ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芦荟叶中提取的SOD溶液,通过丙酮沉淀、热变性、DEAE-琼脂糖柱层析、Sephacryl S-9200凝胶过滤,获得芦荟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Ⅱ电泳纯产品.该同工酶经凝胶过滤测定全分子量为35kD及SDS-PAGA测得亚基分子量为17kD,由2个亚基组成.经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得该SOD的等电点为pH7.6.  相似文献   

2.
黄鳝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和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超氧化物歧化酶粗酶液,经过正丁醇脱脂,丙酮分级沉淀,DEAE-琼脂糖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从黄鳝中分离纯化获得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最终该酶的比活力为1500U/mg,提纯倍数为368.5.回收率为24.7%.该酶对KCN不敏感.而对H2O2敏感,对热较稳定,对酸碱有较强的耐受性,抗胃蛋白酶的破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点聚焦电泳结果表明:纯化酶蛋白呈一条带,酶分子量约为85kD,亚基分子量约为16.5kD,等电点为7.15。  相似文献   

3.
芦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和DEAE-52柱层析,分离纯化了芦荟(A.vera L.)超氧化物歧化酶,纯化倍数为56倍,回收率为54%,比活力为643(U/mgpro),酶的最适pH值为8.2,最适温度在40~55℃,KCN和H2O2能抑制酶活性。实验表明:芦荟中的SOD属Cu、Zn-SOD。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新鲜蜗牛肝脏为材料,经匀浆、盐析、氯仿-乙醇处理、透析和SephadexG-75柱层析等步骤、纯化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其理化性质鉴定表明,用此法纯化的SOD纯度均一,比活力为6800U/mg·pr,分子量为30.3KD,紫外最大吸收峰259.6nm,N-末端分析表明为Ala。  相似文献   

5.
中华芦荟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酮粉沉淀抽滤法从中华芦荟中提取多酚氧化酶.提取的粗酶液经30%~80%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除盐,DEAE-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后经PEG 6000浓缩,得到纯化的多酚氧化酶,其纯化倍数为13.28.纯化后的酶液经SDS-PAGE电泳分析,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显示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54.1 KD.  相似文献   

6.
利用硫酸铵盐析分级分离、乙醇.氯仿沉淀除杂、丙酮再沉淀分级得到含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粗酶液,通过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G-75凝胶层析实现了CuZnSOD的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产品CuZnSODI对猪肝CuZnSOD的理化性质、酶学特征和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乙醇-氯仿处理,丙酮分级沉淀,DEAE-纤维层析等方法,从兔血红细胞中纯化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率为51%,比活力为12430u/mg.该酶经冷冻干燥后呈淡蓝色,天然状态,下该酶的分子量约为30000,由相同的两个亚基组成,紫外扫描表明纯酶在265nm处有最大光吸收值,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用蛋白染色及NBT活性染色均显示出三条带,结果表明用该纯化方法得到的SOD为均一性纯酶,氨基酸组成显示  相似文献   

8.
经氯仿-乙醇分级分离,丙酮沉淀的方法,从鸭血红细胞中得到粗Cu,Zn-SOD。结果表明丙酮沉淀比活力为664.48 U.mg-1,提纯倍数为20.29,SOD活性在30~70℃时变化不明显,但超过后急剧下降,50℃下热稳定性较低,在pH值为3~8之间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150分子筛柱层析分离纯化了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子实体超氧化物歧化酶.纯化了31倍,回收率为10.51%,纯酶比活力为5 512.6 u/mg,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 ℃,最适pH值为8.0,酶在25 ℃以下比较稳定,亚基分子质量为21 kD,全酶分子质量为43 kD, 该酶由2个相同的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10.
芦荟叶皮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拉索芦荟叶皮经匀浆、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和Superdex-200prep grade层析,获得电泳纯的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L).纯化结果是β-葡萄糖苷酶比活力为98.48U/mg,纯化倍数为328.27倍,酶活性回收率为9.87%,全酶分子质量约为69.3kD,亚基分子质量约为69.7kD.酶学性质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40℃和5.0;在20~30℃及pH4.0~8.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最适条件下,以pNPG为底物的K_m值为2.21mmol/L,V_(max)为1.381μmol/(min·L).乙醇,抗坏血酸,Mn~(2+),K~+对该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SDS,Cu~(2+)对该酶活性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异丙醇,EDTA,尿素,Mg~(2+),Li+对该酶活性影响较小;甲醇对该酶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芦荟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芦荟幼苗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或两者组合,以及添加Vc或活性炭(共350种组合),研究中华芦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在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生长素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诱导的愈伤组织频率差异明显,且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也各异;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极低.当组合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差异显著;同时发现在减轻愈伤组织褐化的效果上,Vc较活性炭好.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结果的比较,MS 2.0 mg/L 6-BA 0.5 mg/L 2,4-D 10 mg/L Vc为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较好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1.4%,且愈伤组织生长较旺盛.  相似文献   

12.
中华芦荟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中华芦荟的茎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 ,结果表明 ,适用于不定芽诱导及增殖的培养基为 :MS 6 BA 3mg·L- 1 IBA 0 .5mg·L- 1;生根的培养基是 :MS NAA 0 .5mg·L- 1 研究还表明 ,在不定芽的扩繁及生根培养中 ,用绵白糖代替蔗糖 ,自来水代替蒸馏水是完全可行的 ,这样可以把每株试管苗的培养基的成本降低 5 7%左右  相似文献   

13.
甲醛对芦荟POD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玻璃箱模拟室内空间环境,应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在不同甲醛含量下芦荟对甲醛的吸收及其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芦荟存在时甲醛气体含量显著下降,芦荟体内的POD酶活性增强;随着通入甲醛气体量的增加,芦荟对甲醛的吸收量显著增加,POD活性的提高也越来越显著.说明芦荟体内POD酶对甲醛气体的胁迫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以中华芦荟成熟叶为外植体,接种于9组不同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6-苄基腺嘌呤(6-BA)浓度配比的脱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外植体的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研究表明,中华芦荟叶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2,4-D)+3mg/L(6-BA)+30g/L蔗糖+10g/L琼脂+1.0g/L活性炭;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1mg/L(2,4-D)+3mg/L(6-BA)+30g/L蔗糖+10g/L琼脂+0.7g/L活性炭;及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2mg/Lα-萘乙酸(NAA)+20g/L蔗糖+10g/L琼脂+0.5g/L活性炭,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 Chinensis(Haw.)Berger)为材料,进行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芦荟在三种胁迫处理下,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温胁迫下的增长幅度最大,这可能暗示芦荟对低温胁迫更敏感,进一步表明芦荟耐干旱耐高盐但不耐低温.  相似文献   

16.
微量超氧化物歧化酶邻苯三酚/Vc测活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Vc终止剂法的基础上 ,邻苯三酚的加入量由终浓度2mmol/L降低为0.05mmol/L ,并提高反应溶液的 pH值至8.6 ,从而提高了SOD活力测定的灵敏度。使用本方法在SOD样品最大加入量1mL时 ,最低可检测到3.3×10-8 mol/(s·mL)SOD ,比Vc终止剂法灵敏度提高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