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悠久的理论传统.近代以来,对"社会有机体"进行专门系统而又有价值的探讨则始于黑格尔.包括圣西门、孔德和斯宾塞等人.这些思想家们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中所蕴含的合理成分,被马克思所批判吸收,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在对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中,在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互动中最终形成的.其经历了一个逐步提出和清晰化的过程,按照历史和逻辑的顺序,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酝酿过程;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随后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社会有机体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一>,一护共弋横工作委员会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 书记:方志敏 委员:黄道、邵式平、方志纯 吴先民、邵棠、方远辉<二)中共信江特委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 书记:唐在刚 委员:方志敏、黄道、邵式平 方志纯、吴先民<三)中共赣东北特委 (一九三O年七月) 书记:唐在刚委员:方志敏、黄道、邵式平、方志纯 吴先民、肖韶、李杰三、胡定锉<四)中共赣东北省委<七>(/又>书记:<少乙>中共闽浙赣省委(一九三二年冬)书记:曾洪易中共闽浙赣省委(一九三三年十二月)方志敏中共闽浙赣省委(一九五三年秋)书记:关英(一九三O年十一月 书记:唐在刚…  相似文献   

3.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西方曾轰动一时,他向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中国.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文本解读,分析该文本中对中国描述的神秘化色彩,指出西方关于中国的一些认识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说明其所构造的中国形象是异化的"他者"形象,是对中国神秘化、专制性和欲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是远近闻名的"幽默大师",他的名字总是和"幽默"相连.他是第一个把幽默引入中国的人,在其创办的<论语>和<人间世>中,他大力提倡幽默和性灵文学.他不仅创作了上百篇别具情趣的幽默散文,而且还把幽默上升为理论.他的幽默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说到的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指的是金本.毛泽东一直很喜欢阅读<水浒传>,他一辈子(除晚年外)所读的<水浒传>都是金本.从政治到哲学,从思想到实践,毛泽东都结合金本<水浒传>中的事例作了极大的开掘和发挥,展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长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毛泽东的启发、教导下,从<水浒传>中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1975年8月14日权威报刊发表的毛泽东关于<水浒传>的谈话,是针对100回和120回的<水浒传>的.毛泽东在晚年仍然钟爱金本<水浒传>,金本<水浒传>陪伴毛泽东走完他伟大生命的最后一程.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水浒传>400多年的传播历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金本<水浒传>,开创水浒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这些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更为我们科学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是鲁迅先生在西北大学的演讲纪录稿,其内容主要由<中国小说史略>而来.本文从"有意的总结中国小说的发展规律"、"与现实问题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论述<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的价值,并在与<中国小说史略>的比较中窥测先生的一些变化和发展着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度量之书>中的两条重要法则并给出法则的理论来源.方法 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 合理给出了法则的来源依据,指出法则的实质是在描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结论 利用"古证复原"的原则,厘清<度量之书>所记载法则的理论来源,不但对全面解读<度量之书>的内容有所帮助,从数学史上新史料的研究角度来讲,这一工作无疑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张爱萍将军1910年生于四川达县.15岁即投身革命.在戎马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旧体诗词,<神剑之歌>选收了他的诗词二百六十余首.他的诗词始终循着历史的踪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进程.其特点是语言自然平淡,通脱明净;风格刚健壮美或清新优美;形式不拘一格.常自创新调.将军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对诗艺的独到追求,决定了他诗品的崇高,并具有为他人所不能替代的风范和个性.  相似文献   

10.
历史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小说本质的认识,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始终笼罩在史学观念的阴影之下.批评家长期以来也将小说、历史并提,小说的虚构与历史的实录纠缠在一起.金圣叹在其评点中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的修史思想,他认为小说与史书一样具有劝勉惩戒即对社会有着认识和批判作用.他指出,在艺术上,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著作对古代小说影响深远,同时指出,"因文生事"的<水浒传>在艺术上也有着其超越<史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