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八岁的我     
迈过了欢乐的童年,穿越了花季雨季,如今的我又来到这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岁月. 十八岁的我,喜欢一起床就带给大家微笑的脸庞.微笑能拉近你我之间的距离;微笑能融化冰雪;微笑能让死神却步.因为笑一笑,世界更美好!但我却并不欣赏那种微笑越来越多,开怀的时候却越来越少的人,因为他们将真实的自我隐藏在微笑的背后,活得太苦、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哭一回.其实落泪并不代表伤悲,落泪也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2.
<正>这篇调查性文章所提出和想回答的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随着如今在实验室等职场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她)们如何处理好事业与育儿的关系?英国《自然》杂志为此做的专题调查表明,这固然需要夫妇双方和家庭成员的合作,也需要雇主及研究机构的理解并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同样的问题其实也是中国科学共同体需要面对和求解的,当这部分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得以解除,他们回馈社会的将是更多创造力的释放。——编者  相似文献   

3.
<正>很少有中学生能像莫西布·凯伊德(Moheeb Kaied)那样了解自己在数学上的优势和劣势。凯伊德是布鲁克林442中学的一名7年级学生,他可以很轻松地说出自己在数学计算方面的简况。基于精通程度的学习"让我们看看,"他在春天的一个早晨说道,"我可以计算出一个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也可以用坐标平面解决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但我的多位数除法仍然有待加强,这意味着我应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介绍的启明星——李魁山(见图)博士,来自建筑节能领域,一开始我看介绍他是从事"城市微气候、建筑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研究的,这和我对建筑节能的想象比较吻合,但真正接触后才知道他的研究兴趣其实还远不止这些,这次访问使我有机会认识一位优秀的年轻人,而且也令我长了不少知识。  相似文献   

5.
心理信箱     
老师: 你好!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今年已经大二了,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唯一让我不顺心的是我的人际关系不好。其实我在这方面是很尽心尽力的,但总不是我所期望的状态。同学们说我孤僻,内向,不爱表达。其实我的内心,真的很想和他们交朋友.有时也会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可是为什么就觉得和他们距离那么远呢?而且和有的同学认识了没几天就又感觉疏远了,我也想和他们打成一片,很亲近,还可以随意地开玩笑,但是真正要做了,我却又做不到。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很苦恼.从小我就是这样,也许我是独生子的缘故?可是别的同学也是独生子啊.为什么我就和别人走不近呢?有时候我会很讨厌自己的性格.怎么才能让我的性格完全改变呢?  相似文献   

6.
<正>我第一次走进热带雨林时,心里很失望:这地方怎么黑洞洞的?明明是大晴天,在林子里穿行了两个多小时竟然没见到一缕阳光。那时我才意识到,热带雨林,其实是陆地生态系统里最为幽暗的一个类型。然而这幽暗的来历,却恰恰是因为——植物们都向往光明。  相似文献   

7.
戒浮躁,求真精──访上海优秀科技启明星回禾教授田禾是我访问的第22位科技启明星,也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心灵受到震动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和田禾交谈,听他介绍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科技想法,缓缓的语调中透出一种魅力,一种从容不迫、心静如水的魅力,一种了然全局、志...  相似文献   

8.
狗眼看世界     
正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我们人类忠诚的伴侣—狗的世界是黑白的,无法分辨彩色。这让我不禁感到惋惜,但也因此让我对狗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我才知道,其实狗的世界并非完全黑白,它们能分辨深浅不同的蓝、靛和紫色,而这不同于我们人眼对红、黄、蓝的分辨。狗  相似文献   

9.
如今,图书已经越做越精美,读者对图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图文书的流行就表明了这一点。其实就科普书来说,也是一样。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印制华丽的科普书出版,而且定价也不便宜。其实,书的形式与质量都是重要的,而且前者要更为本质。当然内容与形式两者都出色是最令人满意的书。在这种意义上,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之书——影响人类历史的250项科学大发现》一书,可以说是这种新型科普书的一个典型代表。按照出版者的说明,《科学之书》是一本图片丰富的科学故事书。但我却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本通俗的科学史。因为此书选择了人类有史…  相似文献   

10.
首要的几件事情我要讲的是科学家的基本动机是什么;在我努力成为一个科学家期间,科学家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当社会使得一个物理学家能从事物理研究时,他能从社会中得到什么,和他应当为社会做些什么。首先,我想讲与此有关的几件事情,我从中学得了与我现在要讲的题目有关的知识。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玻兰义。但是如果我列举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一切,我将无法深入下去。第二件事是奥斯特瓦尔德的《伟大的人》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几个伟大科学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西湖的文章实在做得太多了,做的人又多历代高手,再做下去连自己也觉得愚蠢。”余秋雨先生“珠玉在先”的感叹,令我也不禁惴惴;西湖那么小,写的人却如此多,“雷同”二字恐怕难避。虽则如此,余秋雨先生还是选择了西湖,因为“这汪湖水沉浸着某种归结性的意识,我避不了它。”而我也最终选择了这个题目,因为这个湖和我太亲太近,我无法躲避它。  相似文献   

12.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23,(12):36-38
<正>邀约张迎梁进行采访,有他作为星友代表在2023年启明星颁证会上发言这一因素。但于我而言还想满足两个诉求:一是启明星协会顾庆生秘书长一直希望能够多提供一些星友中的创新创业榜样;二是近年来时常听到数字人、数字孪生等名词概念,我虽对这些概念有自己的解读,但感觉还是远不足够的。那天在星友颁证会上张迎梁的发言让我意识到他就是我要找的人:“作为一名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人员,我一直用‘追光之旅’来形容自己的科研生涯。在上海科技大学读研究生时,我首次接触到了光场的概念。大多数人听到光场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好奇这是什么,能干什么?其实我一开始也有同样的疑问,直到熬夜写完第一个光场渲染器时,看着屏幕上渲染的画面能够动态变焦时,我才意识到,‘噢,这就是光场渲染啊’。”  相似文献   

13.
<正>人能记住过去的事,哪怕这些事当时并无特别意义。动物是否也有这样的记忆力?在一项实验中,科学家训练狗儿"跟我做",即狗儿看一个人做一个动作,然后狗儿做这个动作。例如,狗主人向上跳,接着发出"做这个动作"的指令,狗儿就会向上跳。但狗儿能学会"跟我做"这一点,并不能证明狗儿对以前的事件有记忆。科学家还需要证明,就算狗儿并未料到自己会被问及之前的事,或者并未因为记住了  相似文献   

14.
公元3175年,我已经活了1200岁,所有能换的器官全都换过了一遍,甚至许多易损耗的器官已经换了好几遍了。最终医生不得不宣告我肉体的死亡,其实此时的肉体中只有部分大脑属于我本人了。提前半个月我就和家人商量好了我的丧事,当然免不了亲戚朋友都要来大吃大喝一顿,然后搞一些娱乐节目,做一些露天游戏——要是我乐意,也是可以参加这些游戏和节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约访吕雷作启明星访问是因为他从事的是"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无疑这是会令许多人关注和感兴趣的课题,不少人并无家族史、也从不吸烟,平时饮食也很注意,但还是染上肺癌的事例并不少见,所以一看到吕雷的研究课题马上就想到能约他作访问再好不过。打电话无人接,于是就发出邮件、短信约访。隔了一天,吕雷打来电话说他现在美国北卡一家医学院进修,他很愿意配合我的访问。就这样我们通过几次电话交谈、邮件来往,完成了这次越洋采访。在这个过程中,吕雷竭力配合我的问题,提供了我所想了解的各种问题,他的敬业和坦诚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相似文献   

16.
听说拜泉县有一群野生梅花鹿,我有些不相信,因为在黑龙江的省城齐齐哈尔呆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看到过。其实,就连许多当地人也没有着到过,甚至此前有关科研部门也未进行过相关研究,以至于我在写这篇文章时,都查找不到专家对这群梅花鹿的科学定论。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一个朋友在博客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男孩子有两种:一种想做天文学家;一种想做宇航员。”在我看来,这两种职业其实是一样的.天文学家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职业是在地上梦想太空,用笔尖探索宇宙,宇航员这个行业则是60年前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许多人来说,7月也许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月份。据我所知,我和很多我所了解的人,都在大学期间甚至大学毕业之后许多年,仍在执着反复地做着“高考之梦”。这是一个深深的情结!对于这一事件,有些人已经经历,有些人尚未面临;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也许正身处其中——那么,请接受我们的祝愿,真诚地祝愿你们取得成功! 其实不仅仅是进入高等学府需要考试,从某种意义来说,考试对于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是一名高三学生,现在我面临一个痛苦的问题。事情是这样的:今年,我爸爸再婚了,我的后妈带来了一个小弟弟。于是,我和小弟弟共用一张写字台,在一起做回家作业。我喜欢阅读,喜欢静静地看书,不希望有声音来打搅我;而新来的小弟弟却特喜欢大声地朗读,做什么作业都喜欢一边做一边读,扰乱了我的学习秩序。我非常心烦,多次提醒他,可一点效果也没有。心理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湖州可可可可同学:看、听、读、做、写,它们在你和你弟弟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的确,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每一个学习者都必须由自己来感知信息,对信…  相似文献   

20.
经一段时间准备,本刊从本期起推出"走近科学"这个新栏目,本期介绍的是国内最早从事人工耳蜗研究的医学科学家王正敏院士及其团队历20年时间,在人工耳蜗基础研究、研制和临床应用上取得的成就。这项新近获得2010年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工作对许多关心这个领域的读者或许并不陌生,媒体上也已做过很多报道,而从这项成果的本源出发,从听觉的奥秘、耳聋的原因、耳蜗的构造、人工耳蜗的原理、术后培训等多个层面细细道来,在更多的细节、过程描述中让人理解和体会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是这篇报道的特色所在,也是我们这个栏目希望确立的风格。对国家重点支持的科研成果在取得预期的结果后及时地向纳税人作普及介绍已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们国家前些年发布的《科普法》也对此有明文规定,国内一些城市也在这方面行动起来,如上海市人大近期已就此做了立法规范。本刊推出的这个栏目正是顺应了这种科研成果科普化的趋势和要求,这也是本刊今年全面改版后的一个重要调整。编辑部希望这个初创的栏目能得到科技界、政府部门的关注,更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批评。科普很重要,但真正能达到科普化的目标其实很难,这里面有自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创办这个栏目也是一种探索和实践。总之,我们将兢兢业业经营好这个栏目,在努力工作中体现我们的价值。同时,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公室就该栏目的推出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