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准确有效地对复工高速公路路基质量进行评价,在传统物元可拓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复工高速公路路基质量评价的熵权物元可拓模型,通过熵权理论确定权重,避免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随意性,并用该方法对洪萍高速公路中K18+700、K18+885两个里程段路基进行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质量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且该方法科学合理,为类似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首先构建了企业创新的框架体系,将企业创新分为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然后基于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产出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弹性系数及其门槛特点,建立了自主研发自身门槛模型、协同创新自身门槛模型、创新产出对自主研发门槛模型、创新产出对协同创新门槛模型、科技人力资源对自主研发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绩效较高,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协同创新绩效总体较低,较低水平地区绩效较高;科技人力资源绩效总体不高,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较低地区自主研发绩效较高。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外对标研究的视角,开展国内长三角与京津冀、粤港澳区域以及长三角与世界级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创新投入总量较大、创新成果比较丰富、制造产业基础较好;长三角科创能力与世界级城市群比较差距明显,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创新产出质量不高、世界一流大学不多。对此,本文提出要紧紧围绕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打破区域壁垒,发挥协同联动效应,通过健全协同机制、推进资源共享、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一流院校、营造良好环境等多个维度增强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寡头博弈模型,根据接包同业企业双方是否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分别探讨了在双方均可独立研发的合作、仅一方可独立研发的合作、双方均不可独立研发的合作这三种不同合作态势下接包企业研发伙伴选择的策略,进一步将不可独立研发的原因细分为研发能力弱与资金能力弱的情况加以区别分析,并且结合对合作双方企业市场能力的比较,最终得出:当双方均可独立研发时,伙伴选择取决于研发能力与市场能力的比较;仅一方可独立研发时,不可独立研发一方研发能力强而资金能力弱时,则可以合作;双方均不可独立研发时,研发资源能达成互补并满足研发要求,才能实现合作。  相似文献   

5.
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本文以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近年来发布的《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为数据基础,深入解读全球企业研发投入趋势,动态分析其中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产业结构、所有权性质等情况,对比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变化趋势,揭示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进步与差距.同时,针对欧盟研发结构特性,结合欧盟国家投资中国科技...  相似文献   

6.
针对瓦斯抽采达标评价过程中影响因素繁多、评价随意性强以及评价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结合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现场评价过程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以评价指标和评价相关条例为依据划分了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等级。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以及物元理论和模糊可拓学理论,建立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模糊可拓模型(IAHP-FE)的瓦斯抽采达标评价模型。根据达标评价规范以及专家意见,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评价体系。以某生产矿井为实例,采用系统性的3标度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权重,验证了瓦斯抽采达标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评价指标对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深入了解当前中国创新能力现状,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7年发布的多个全球典型创新指数报告,对中国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伴随中国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对全球创新格局的影响在不断增大。近年来,中国研发支出快速增长,在全球的研发份额逐年上升;优势技术领域快速增加,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中国正逐步发展为全球创新的又一核发地带。与此同时,当前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针对其在制度环境、原始创新和企业创新效益方面的存在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创新障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将创新资源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创新绩效等方面的指标与世界主要国家进行对比,剖析中国科技创新的优势与劣势,并对中国创新能力做出宏观判断。结果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规模和速度指标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反映质量、效率的结构指标和相对指标等方面相对不足。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要得到大幅提升,仍需依靠持续积累和长期投入。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创新投资是推动科技发展、应对社会挑战、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世界研发投入及政策趋势发现,全球研发总投入保持增长态势,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科技创新被各国政府视作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投入的重点;全球企业研发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分布高度集中于生物制药、信息技术和汽车等高、中研发强度产业。  相似文献   

10.
瑞典、瑞士、芬兰、日本和美国作为世界著名的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各有特色,如瑞典高研发投入和企业出众的创新能力、瑞士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芬兰形成了完善的创新中介服务网络、日本实施了成效显著的知识产权战略、美国建立了最为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这些对于正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