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运输 《科学之友》2009,(10):20-21
奇怪的遗嘱美国有一位冷冻学教授,在他临死之前曾嘱咐家属:"我死以后,不要火化,将我的遗体放在液氮中冷冻,以备有朝一日起死回生。"他在不久后死去,他家里人果然遵嘱办事,把他的遗体送进一家医疗科  相似文献   

2.
新希望409号     
于浩 《科学之友》2020,(6):52-55
正"你醒了。""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秦粲放下杯子,似乎再多水也冲不淡咽喉里的那股咸腥味。"我记录了你的梦境,一望无际的大海。""不只是大海。我梦见在暴雨倾盆的海面,飓风一刻不停地撕扯我的脸颊,无形的力量拼命把我向水下拖拽,仿佛一只饥肠辘辘的深海巨兽终于觅到了久违的猎物,无数黑色的触手牢牢勒住咽喉,我想大声呼救,但  相似文献   

3.
都是机箱惹的祸前段时间拆爱机做了一次清洁,可重新装配好后我却发现软驱竟然“罢工”了———每次读盘都说“磁盘未被格式化”,用清洁盘清洁磁头后依然如故。我反复检查了软驱的连接和设置,甚至把软驱线都换了,仍没有解决问题,看来软驱真的“牺牲”了?我找了一只新的软驱照原样上好,竟然还是一样毫无动静。后来在拆装中我却偶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机箱里不行的软驱,在被拿出机箱后却能读盘了!这证明软驱是好的,但为什么在机箱里就用不了呢?我把软驱重新装回机箱里,希望能找到原因。这时软驱奇怪的读盘声提醒了我:软驱正常读盘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4.
<正>南希·格蕾丝·罗曼(Nancy Grace Roman):许多人跟我说,我不可能成为天文学家,但所幸我根本没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大约30年前,在一次校园参观当中,我跟理学院的同事们一起共进午餐,席间被问及是什么促成了我的成功?我不假思索地说:"娴熟卓越的写作和演说能力。"这个回答使他们大为惊讶。但是我这样回答是因为,在我主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天文项目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康拉德·劳伦兹曾经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把灰腿鹅生的蛋分作两组孵化。第一组蛋由母鹅孵育,孵出的幼鹅理所当然地和母鹅生活在一起。第二组蛋在人工孵化器里孵化,幼鹅出生后也不让它们看见母鹅,而是让它们最先看到劳伦兹本人。结果,劳伦兹被幼鹅当作母亲而形影不离地追随。如果把两群小鹅放在一起,用一个箱子将它们扣住,过一会儿再把箱子提起,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正>焊接技术俗称"工业裁缝",大到飞机、轮船、火箭、汽车,小到手机、微电路等,都需要焊接来完成。从理论上来说,两块分离的材料,我们把它需要连接的面靠在一起,如果我们把这个靠在一起的面足够紧密的话,这种情况下,这个材料按照它的物理本性,就能连接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连接在一起的材料。因此,焊接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施加外部能量的办法,促使分离材料的原子接近,形成原子键的结合。方向:焊接自动化现在,全世界所有大工业的产业,像航天航空、造船、通讯、家用电器、大型电站、冶金、微电子、武  相似文献   

7.
正"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可我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老舍在其《养花》一文中曾有过这样质朴的表述。对于花园,也许很多人都有过想象:一个花园般的阳台,一间洒满阳光的花房。尤其是到了春天这个播种的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学家正在建设"器官银行",并从中学习大量的人类发育相关知识。在十一月的一个普通日子里,玛德琳·兰卡斯特(Madeline Lancaster)发现她意外地培养出一个大脑组织。几个星期以来,她一直在试着把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成神经细胞团,这种细胞团能发育为不同种类的神经细胞。但出于某些原因,她的细胞没在培养皿中贴壁生长,而是漂浮在培养基中,形成奇怪的、乳状的小球。"我其实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兰卡斯特说,  相似文献   

9.
看过这样一个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走了,那个停下的人一笑,说:走得太快,灵魂落在后面了,我要等等它。由这个寓言联想到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我想我们确实需要等一等灵魂,审视一下我们在匆匆的行进脚步中,是否遗忘了什么,丢失了什么。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会发现很  相似文献   

10.
故事之一。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帮自己,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篱笆外面"。故事之二.在一次企业管理的培训班上,老师把十几个学员平均分为两队,要他们把放在地上的两串钥匙捡起来,从队首传到队尾。规则是必须按照顺序,并使钥匙接触到每个人的手.比赛开始并记时。两队的第一反应都是按老师做过的示范:捡起一串,传递完毕,再传另一串,结果都用了15秒左右。老师说:"动动脑筋,时间还可以减半."一个队先"悟"了,把两串钥匙捡在一起同时传,这次只用了5秒钟.老师说:"时间还可以再藏半,你还有潜力可挖!"怎么可能?学员们很不自信。这时场外没参加游戏的人急忙提醒道:"只是要求按顺序从手上经过,不一定非得传呀."一个队明白了完全抛开了传递方式,开始飞快地把手扣成圆桶状,探在一起,形成一个通道,  相似文献   

11.
<正>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如果想让他们的技术有效地进行转移,那么他们就不应该只顾推销自己的点子,而是应更加考虑对方的需求,并尽可能在一起合作。今年早些时候,我目睹了一个消费电子公司的"探子"参观某大学的实验室,他是为评估一个原型光学芯片的潜在投资机会而来。他手里拿着一套充满液体的设备,并把目光聚焦在生产这套设备的博  相似文献   

12.
即使经常在一起的恋人,也未必能真正做到知道对方某一刻在想什么,但借助高科技手段,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千百年来,因为人心难测,所以人们内心深处一直在呼唤:借我一双慧眼吧!而今科学家正在采取科学办法,为人类打造一双"慧眼",让人们不但能读懂他人的内心,还能通过心灵感应,把人们的心"穿一起"。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的婚姻生活,除了要有爱情外,还需要什么?(一)爱的逆向操作小娟满面泪痕地说:‘我爱他爱得五体投地,而他竟背着我去爱一个并不全心全意爱他的女人……"小娟失策之处。就是把全部的爱倾囊而出,不懂得"爱情"这东西,需要适当的"逆向操作",  相似文献   

14.
曾经翻过几本恐怖小说,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无趣。无趣当然就被我打入了冷宫,从此恐怖小说很难再进入我的读书视野了。可是,不经意间,恐怖小说却流行了起来。号称"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的周德东近日在北京签售新作《奇门遁甲》,1h居然售出了100多本,随后它便进入了不少报纸的畅销书排行榜,很多读者在网上发表读后感,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爽",弄得我忍不住也在网上把《奇门遁甲》浏览了一遍。  相似文献   

15.
奇怪的遗嘱 美国有一位冷冻学教授,在他临死之前曾嘱咐家属:"我死以后,不要火化,将我的遗体放在液氮中冷冻,以备有朝一日起死回生."他在不久后死去,他家里人果然遵嘱办事,把他的遗体送进一家医疗科研单位,像标本那样冷冻了起来.在这家人体冷冻研究单位里,迄今为止共有15具男女尸体,像千年古尸和木乃伊那样赤裸裸地冷冻在大玻璃液氮试管里.  相似文献   

16.
<正>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中女生,心中一直有个苦恼,但从来不敢让人知道……先从我小时候说起吧。因为我的性格大大咧咧的,顽皮、好动,喜欢和男生混在一起,所以小时候大家都爱叫我"假小子"。长大后,我还是常和男生在一起玩,对女生喜欢的洋娃娃、漂亮衣服等都没有兴趣。上了中学后,我很羡慕周围那些"小情侣",也想和其他女生一样能有自己喜欢的男生。可是,我竟然发现自己反倒对女生有异样的喜欢。我喜欢的她名叫小怡。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想要接近她,希望常常和她在一起。看到她和别的同学关系好,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我都会吃醋。有一次做梦,我甚至梦到自己亲了小  相似文献   

17.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人们的意识中,草木是没有感情的。殊不知,这句沿用至今的话却存在错误。2010年春天,美国植物学家克利夫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植物在受到外来侵害时,会不会有所反应?于是,他把测谎仪接在了一株花上,然后点燃了一根火柴。他将火焰一点点地靠近花,做出要烧它的样子。就在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  相似文献   

18.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4,(10):32-36
<正>在发现血型一个多世纪后,我们依然不知道血型的用途。血型真的重要吗?《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卡尔·齐默(Carl Zimmer)为此开展了调查。小时候,当父母告诉我,我的血型是A+时,我有一种奇怪的自豪感。如果A+是学校里最高的分数,那么作为一种以示区别的生物标记,当然也是血型里面最出色的。过不了多久,我就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有多傻,便把这事搁下了。但是关于A+血型实际上意味着什么,我并没有学到很多知识。直到我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19.
键盘使用一段时间会变脏,尤其是按键难以清洗,看着这脏乎乎的键盘,真想赶快给它洗个澡,下面大家就和我一起行动吧! 行动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一把螺丝刀和一盆加了洗涤剂的水,有条件的还可准备一把电吹风。首先用螺丝刀将键盘背面的螺丝拧开。注意:有些键盘还有两三个螺丝在键盘正面的按键下面,需要将部分  相似文献   

20.
“松鼠王”     
正animal动物日前,美国威斯康辛州一名男子在树林里发现5只尾巴互相缠绕在一起的"连体"小松鼠,当地人称其为"松鼠王"。该男子把"松鼠王"带往当地的野生动物康复中心,兽医将这些松鼠麻醉后解开了它们的尾巴,并把尾巴毛中夹杂的干草和松鼠筑窝所用的塑料条也一并去除。兽医认为,"松鼠王"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松鼠在拥挤的窝里互相推挤,身体扭来扭去,导致尾巴缠在一起;二是用于筑窝的材料把已经缠住的小松鼠尾巴缠得更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