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名发现细胞修复受损DNA机制的研究者。毋庸置疑,这是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没有这样的修复机制的话,复杂生命将会不可能存在。但观看了奖项宣布仪式的人也许会在心中纳闷:跟化学相比,这项研究成果不是更像生物学领域的成果吗?这种疑问并非头一次出现,在过去十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中,有五次奖项被  相似文献   

2.
继基因革命而来的时髦新词是蛋白质学(PRO-TEOMICS)——研究从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的多样性的学说。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三位研究人员——他们研制出了用于分析蛋白质的二项关键工具。  相似文献   

3.
<正>马斯·林达尔、保罗·莫德里克和阿齐兹·桑贾尔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在DNA修复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克(Paul Modrich)、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在分子水平上描绘出细胞如何修复受损DNA并维护遗传信息。"授予该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说。DNA不是一种稳定的分子,而是会随着时间发  相似文献   

4.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承认一个发现——核糖核酸(RNA)对反应能起催化作用——由两个完全独立的实验室取得。托马斯·R·切赫(Thomas R·Cech)和西德尼·奥尔特曼(Sidney Altman)需要征服自己及几乎所有其它化学和生物学家所持的偏见——这并非惊奇,确实因催化RNA或“核酶”的概念推翻了分子生物学的  相似文献   

5.
<正>1994年的Science将DNA修复蛋白分子列为Molecular of The Year~([1]).20年后的2015年,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那些发现并研究这一修复机制的人们——瑞典的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美国的保罗·莫德里(Paul Modrich)以及土耳其的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以表彰他们对于DNA修复的机制研究.他们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对人们理解细胞运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为进一步了解一系列遗传病的分子成因、癌症和衰老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自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人们一度认为DNA是  相似文献   

6.
杨建邺 《自然杂志》2012,34(3):181-186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下村修、马丁·查尔菲与钱永健三人“因为发现和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而共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切哈诺沃一家从波兰搬迁至海法,1947年阿龙.切哈诺沃在此出生。次年,以色列国成立。阿龙因发现了泛素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共享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问:您因发现细胞蛋白质的降解过程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一领域有何变化?答:这一领域产  相似文献   

8.
DNA重组     
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奖给了基因的研究者,他们的工作是复杂而具有革命性的重要发现。得奖人是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化学家波格(Paul Berg)教授及两个分子生物学家——哈佛大学的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和剑桥大学  相似文献   

9.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09,(12):15-16
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由于阐明了细胞内部生产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rl Ramakrishnan)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一起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0.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2,(11):15-15
在药物设计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了解细胞受体的三维结构,可以开发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药物。——布莱恩.K.科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美国科学家,分别是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教授、69岁的罗伯特.J.莱夫科维茨(Robert J.Lefkowitz)和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免疫学在100年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20世纪遂成为—— 征服传染病的时代 20世纪初,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医学家们竭力探寻这类疾病的病原和防治办法。百年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共8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发现疟原虫,确定疟疾的病原(1902年,英国人罗斯;1907年,法国人拉韦朗);发现结核杆菌,发明结核菌素(1905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人们都为现有的光学显微技术感到困扰:如果观测物比可见光波长的一半(约0.2μm)还小,现有的光学显微镜就不能解析了,称之为光学衍射极限.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们利用荧光分子‘标记’这些精细结构,使它们在显微镜下变得五彩缤纷、清晰可辨,使科学家们能一瞥纳米级别的微小世界.从此,显微技术从‘微米’时代跨入‘纳米’时代."——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奖词  相似文献   

13.
宋斌  何耀 《科学通报》2023,(36):4939-4942
<正>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于10月4日授予了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oungi G. Bawendi教授、哥伦比亚大学Louis E. Brus教授和俄罗斯科学家Alexei I. Ekimov,获奖理由是对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作出的突出贡献.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为纳米科技“播下了重要的种子”(“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3:They planted an important seed for nano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4.
<正>两度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弗瑞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于2013年11月19日睡眠中在剑桥的阿登布鲁克医院病床上去世,享年95岁。他是世界上唯一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1958年,他因对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胰岛素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980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马丁•查尔非以及钱永健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以及改造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本文拟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历程以及应用领域做一些粗浅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保罗·博耶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物化学家,他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并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保罗·博耶(Paul D. Boyer)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生物化学家,他凭借"美丽的小分子机器"这一发现而荣获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这种分子机器可以帮助产生在所有活细胞中的化学能量转移。2018年6月2日,博耶  相似文献   

17.
说到诺贝尔化学奖,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聚合、氟化、染色体等高深科学领域,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而今年的这一奖项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事物,"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这个获奖题目听起来虽然还是很专业,可是如果说它用于搜索癌症等病变细胞的位置,亦即"示踪元素",我们就不再生疏了.三位获奖者中的下村修就是发现这种荧光蛋白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197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了彼得·米奇尔(Peter Mitchell),这将使他的许多信徒欣喜,这将温暖爱国的英国人的心,这也将使这么一些人高兴,这些人把传统的浪漫主义的科学观点评价为本质上是小规模的智力活动,而不是依赖于企业技能和魄力的商业性企业。但这也将是一个有争论的抉择,因为米奇尔的领域——生物能学,一门有关活细胞内能量转化的科学——曾经是一个几乎持续了二十年的激烈争论的舞台。在某段时间内,显而易见的是,诺贝尔化学奖和生理学奖委员会面临着一个十分难以决定的局面。在生物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杂志》2006,28(6):F0002-F0002
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3日宣布,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该发现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将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恒星和星系的起源,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过去的四年中,有三年诺贝尔奖委员会都将诺贝尔化学奖荣归生物学领域,这不可避免地令化学家对化学领域的界定产生疑惑。而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布,因其有重新回归化学核心研究领域之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