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概念 “机器人”一词在欧美并不仅仅指区别于“蓝领”和“白领”之外的“钢领”工人,而是泛指一切由人工技术制造出的智能形式,其中也包括了由生物复制和化学合成的“人工人”。事实上由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出版于1818年的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就是一部有关“人造人”的故事。玛丽·雪莱的“人造人”是利用死人器官拼凑而成的,最后施以电击使之复活。 不过率先使用“机器人”一词的则是捷克作家卡列尔·恰佩克,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写出的讽刺作品《洛桑的万能机器人公司》《R.U.R》)中,第一次使用了  相似文献   

2.
生死关头     
<正>在作者埃瑞克·加塞德的笔下,一名人造人面临了一次生死的考验,并在最后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瑞克·威廉森躺在草地上,望着流星从头顶飞过。依照星座来判断,他估计他们大概在从土星到天王星的半道上。"瑞克,我有个疑问。"躺在他身旁的灰肤色的小个子说道。"诺博特,你就问吧。""等到我死后,我的意识会有什么遭遇?"瑞克咧着嘴笑了,手指并拢,双手放到脑袋下面。"呃,什么都不会发生。死亡就是这个意思,诺博特。"  相似文献   

3.
机械人的历史与现状在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中,差不多人人都熟悉“机械人”这个词。第一个出现的人造人是泰勒斯,这是白垩纪远古时期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青铜巨人。自古以来,机械人就一直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没料到就在不久以前,“机械人”这个词第一次被人用到。这是捷克斯洛伐克剧作家卡雷尔·查培克于1920年创作的剧本,名字叫《罗莎姆万能机械人公司》.“机械人”(Robot)是个新词,它是从Robota(捷克文,意思是服役或农奴)这个词衍生出来的。所以,机械人是一种人造人,它能代替人干活并为人服务。在这一段时间里,从公元前100年的赫伦制作第一部自动机开始,各种自动体不断问世。在所有这些现存的自动机中,有三台最负盛名,在瑞士纳沙特尔湖畔的历史博物馆中,它们仍使人们惊叹不已。这些自动装置是于十八世纪中叶制作的,它们能演奏风琴、写出完整的句子和画画,宛如活人一般。  相似文献   

4.
帕拉塞尔苏斯是16世纪一位具有科学革命精神的怪杰。作为一位医生,他敢于否定中世纪以来最具权威的盖伦和阿维森纳的学说;作为一位炼金术士,他开创了医学化学之先河,被称为“化学中的路德”。他一生被人咒骂为“疯子、庸医、大炮”,他的著作也被列为禁书,他甚至被驱赶,四处流浪行医。他的理论价值死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国家发行过纪念帕拉塞尔苏斯的邮票。图1是德国于1993年  相似文献   

5.
偷走圣诞节     
在美国的节日故事中,最感人的当属作家苏斯博士(Dr.Seuss)写于1957年的《老精灵格林奇是怎样偷走圣诞节的》这一篇。苏斯博士原名西奥多·苏斯·盖塞尔(TheodorSeuss Geisel),写过许多广为流传的儿童故事,这篇故事完全抓住了美国人常说的那种“节日精神”的实质。 脾气很坏的老精灵格林奇一个人和他的狗住在石山上,山下是一座古老的村庄。一到圣诞节,村子里到处洋溢着温馨的团圆气氛,让格林奇嫉妒得要死。这一年,他下决心“偷走”村人的圣诞节,夺去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新手钢琴协奏曲》的设定,故事主人公是一位人造人,在战争中受伤,更换了一对新手。原本人造人应该是没有情感可言的,可主人公似乎不一样,他的内心起了怎样的波澜呢?我的手指因为尝试夹住CD而颤抖起来。我知道,只要弄错一步,我会将CD一折为二。我缓缓地、急动急停地将CD放进播放机,按压到位,然后合上盖子。刚这么做完,我的手臂就砰地落到床罩上。汗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看来,用意志驱使这  相似文献   

7.
<正>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确实有种族这回事吗?今年出版的一批书对此展开了辩论。但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迈克尔·亚戴尔(Michael Yudell)的《面具下的种族》和罗伯特·苏斯曼(Robert Sussman)的《种族的神话》可以解读为对前《纽约时报》记者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 Wade)的《麻烦的遗传》一书的并非刻意的反驳,该书出版时,作者们仍就职于媒体。韦德的书是其中言辞最犀利的,但所有这三本书都在  相似文献   

8.
大卫·约瑟夫·波姆(David Joseph Bohm),1917年12月20日出生在威尔克斯·巴利,一个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北部、苏斯瑰哈娜河附近的那个风景优美、史上闻名的维欧明山谷中的煤矿小镇.他的父母在当地拥有一个家俱商店,他们想要大卫将来继续这份家业.但大卫决定进附近的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读书,他于1939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13,(1):41-42
前景诱人的人体微缩在科幻电影中,人可以缩到比蚂蚁还小,甚至细胞那么小。要是真能实现该多好啊!不仅可以让我们观看微观的美景,其实际应用价值更是不可限量。比如在旅行中,现在的客车一般就载几十个人,最大的飞机也就载几百人。要是人能微缩,一架飞机就能载数千人,甚至数万人。那将节省多少燃料啊!在战争中,我们的战士也能变小,可以躲过敌人的监视,穿过各种障碍物,进行侦查和展开各种军事活  相似文献   

10.
"人流"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然而有些人误认为"人流"是节育的可靠办法;也有人认为"人流"手术方便、安全、无害。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青年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处理不当,造成未婚先孕,也有婚后企图过两人生活,以致在一年内流产几次。殊不知,这种想法和做法对健康极为不利。危害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深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人类期待着开采海底矿物那一天的到来。一次寻梦之旅大卫·海登拥有一个梦想:开创自己事业。海登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人,他在网络蓬勃兴起时迁居到了纽约。他竭力地向美国航空公司销售一种新颖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但"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航空业呈滑坡之势,他的这个创意也随之夭折。海登灰心丧气地回到了布里  相似文献   

12.
有一类昆虫,它的体形和知了相似,但一般个体较小,像知了的微缩版.多数吸食植物叶片的汁液,我们常称它们为"叶蝉".它们不像大型的蝉类一样能够在自然界大声地歌唱,是一类比较沉默的小精灵.  相似文献   

13.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吡咯俘精酸酐的并行光存储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新型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吡咯俘精酸酐的光存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建立了一套并行光存储实验装置. 以吡咯俘精酸酐/PMMA薄膜作为光子型记录介质, 在其上实现了微缩图像及二进制数字编码信息的存储, 读出和擦除, 存储密度为3×107 bit/cm2. 记录的信息在室温下黑暗处的保存期可以年  相似文献   

14.
<正>1)地球自拍照这是一张摩洛哥的卫星图像,你能在这张图中看到眼睛、钩形鼻和嘴吗?这张脸面向摩洛哥海岸附近的水域,西南部阿加迪尔市在脸的"下巴"处,红色区域为苏斯河谷灌溉农场2)尼罗河生命线陆地卫星8号拍摄的这幅图像中,绿色农田在尼罗河冲积平原与周围沙漠之间形成了一条充满生机的独特生命线3)柯特利茨冰川在这幅卫星图像中,裸露在外的岩石和黄土令南极洲的这条在布明半岛和崎岖大陆之间流动的柯特茨冰川呈现深浅不一的蓝色4)斯莱塞冰川这是卫星拍摄的斯莱塞冰川的图片,斯莱塞冰川流动在帕里角(左上)和沙克尔顿山脉(右下)之间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所谓的“机器人”,在英语里被称为"robot”。事实上这个词本来泛指一切“人造人”,因此在西方科幻小说中“robot”一词除了指钢铁型的机器人(mechanical men)之外,还包括所谓的“生物机器人”等用生化方式“制造”出来的“robot”。而事实上现代科技所研究的机器人,大多属于“自动机”(automaton)一类,它们的智力还远未达到科幻作品中机器人的那种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16,(4):76-77
正生活中,有一种人,他们的电脑硬盘里存满了电子书和电影,但其实没看过几部;喜欢囤积生活用品,最后可能放到过期……如果你被不幸言中,那么你很可能患有"松鼠症"。就像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最后实际很少吃。其实,这是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这种病症很容易让人的生活陷入混乱。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国"的传说,像幽灵一样,在地中海、大西洋西岸乃至全世界飘荡着.它牵动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大洋深处寻觅它的踪迹;它吸引了多少人写出成千上万本书来论证它的兴衰.它是当今世界留在海底最大的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句谚语叫"多难兴邦"。挫折、困境确实可以使人精力耗竭,甚至一蹶不振,但它也可以助人成熟,把人推向成功.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多次失业。一次被解聘后,他无事可干,便一头钻进了南京图书馆,利用一年多时间翻阅了数万卷的历代文集,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他日后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他的朋友称他"这段生活与其说是失业,还不如说是得业"。青年学生高考失利后,不少人心灰意懒,消极抑郁,甚至积郁成疾,精神异常;却也有不少  相似文献   

19.
胖瘦天注定?     
<正>身材是胖还是瘦,不光是吃的问题,科学家正在探索其中的奥秘。我的一个朋友是那种大多数人都会妒忌的人。他一顿晚餐可以吃三个人的食物,但体格仍然雷打不动地保持纤细。他一周只打一次网球,但若让他参加半程马拉松,他会比那些苦苦训练了好久的人还要快地跑完整个赛程。有一次他去做了全身扫描,随后被告知他的体内和皮下的脂肪低到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GPS"定位和导航系统。这一发现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认路能力非常强,有的人却是典型的"路盲"。无论认路能力差异有多大,但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回家的路。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又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于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到底是什么在指引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