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们研究发现:意念的力量是惊人的,有时甚至可以创造"奇迹"。意念的影响有两个人都怀疑自己患了癌症,检查结果表明一个正处于癌症初期,另一个完全正常。但是医生不小心把两个人的检查结果弄颠倒了。从此一个闷闷不乐,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另一个很庆幸,因此每天很高兴。数月下来两人再去检查时,得癌症的病人已大有好转,而本来没有得癌症的人反而真得了癌症。当然世事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马塞诸塞州学院罗伯特·韦伯格博士通过对基因的研究,找到了细胞突变的“钥匙”,并在实验室里第一次将一个正常的人类细胞转变成了癌细胞。同行们称韦伯格博士的这一研究成果是人类战胜癌症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一实践上的突破,可使人类深入了解基因和细胞深层次奥秘,有助于开发治疗癌症的药物,彻底消除癌症。研究人员知道,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所以人们尝试发明一种药物来制止基因突变。但在长时间里,人们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哪一种突变引起哪一种癌症,也不知道哪一种药物可以修补受损害的基因。现在有了基因技术,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癌症性格     
肿瘤学专家发现,很多癌症患者在发病前性格内向,情感内蕴,哀怒不滥于言表;自我意向甚羞,总嫌自己不好;不易与别人发展诚挚、深厚的友谊;沉默寡言,过于克制自己感情。长此以往,这些人就难以摆脱癌症的纠缠。专家们把这种性格统称为"癌症性格"。性格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多年来一直为医学界所  相似文献   

4.
常冠钦 《世界科学》2004,(12):15-16
10年后去医院看病与现在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什么不同呢?设想一下:让微小粒子将癌症“烧煮”后从体内驱赶出去;药物像“精确命中炸弹”一样,只在靶心处引爆起作用;完美的构架可以引导组织的再生,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5.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11,(12):27-27
通过捕捉距离地球仅2100万光年的一颗微小恒星坍缩而产生的超新星爆发后的闪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天文学家们在25年里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近、最明亮的一类超新星。不久。天文爱好者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奇观。  相似文献   

6.
儿童癌症     
童年期的癌症影响与成年人完全不同。它们的生长趋势较为迅速,而且可以生在不同的器官系统。儿童很少患肺癌、乳房癌,或结肠癌。这些癌症在成年人中却是最常见的。在一切可能性中,儿童患癌的原因十之八九也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由于接触致癌化学物的年份有限,儿童就没有足够长的生活年限使癌发展。的确,童年期的癌症更可能与某些胎内影响有关,例如受某些致癌激素影响,或是免疫系统的缺陷。此外,也许与某些至今尚未弄清楚的传染性媒质以及某些完全不明的原因有关。治疗童年期癌症的可怕的并发症,也是完全异常的。治疗童年期癌症的专家们经常致力于探索改进治疗方法。他们不仅要治愈更多的癌症患者,而且更要减少癌症带来的严重的后遗症。有时候,用于治疗儿童期癌症的强效疗法,在癌症成功地根除几年之后,却引起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梦溪 《自然与人》2014,(1):60-61
在生活的许多领域,个子高的人似乎会得到所有的好处。平均而言,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成功,能赚到更多的钱。不过研究显示,矮个人群可能有一个方面可以胜过对方:他们不太有患癌症倾向,甚至会比高个人群更长寿。身高与癌症身高与癌症风险的关系并不是很新的科学课题,科学家们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身高与女性乳腺癌的关联性。许多的研究都会专注于乳腺癌,  相似文献   

8.
一种检测血液中蛋白质浓度的试验可以检测出卵巢癌,这一发现使科学家们离发明能尽早诊断这一癌症并进行有效治疗的诊疗仪更近了。不过,研究者们提醒说,目前该检测技术还不是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9.
借助分子生物学强有力的新武器,科学家们在癌症基本成因的揭示方面已有了根本性的进展。这些发现将对癌症的治疗产生革命性的变革,预计癌症中的大多数可望在未来10~30年内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传真     
氰化物治疗癌症 剧毒的氰化物可以成为治疗癌症的极好药物。科学家认为,由于氰化物的分子有特殊聚合作用,可进到癌细胞表面,所以它将会有选择性地对人体内的癌细胞发生作用。科学家们从植物界发现了这一原理:某些植物能释放氰化物以避免害虫的侵袭。例如,在绣球花的细胞里含有一种特殊酶,它能在植物受  相似文献   

11.
正海洋的一些生物中包含可以治愈癌症、MRSA(一种皮肤病超级细菌)及更多疾病的化学物质珍贵的马蹄蟹血液马蹄蟹是原始的节肢动物,其血液中含有铜离子,故它的血液是不变的蓝色。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古老的节肢动物的血液中含有会对微小细菌产生反应的变形细胞。当马蹄蟹受伤或感染时,其血液就变稠凝固,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叫  相似文献   

12.
钱宇佳 《世界科学》2012,(2):23-23,22
●抗击癌症的战线正渐渐延伸至计算机网络空间。计算机专家们或许能在下一个十年找到对付癌症的最佳方法,并且更多的专家正参与进来。支持此类研究的一个原因是癌症的高发率。肿瘤学家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在《万病之王》(该书曾获普利策奖)中写到癌症这一疾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夜视技术,这在同类技术中尚属首次。它采用超薄薄膜的形式,可以直接应用在眼镜上作为过滤器,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激光就可以将红外光转换为佩戴者可以看到的图像。该款开创性薄膜是基于科学家已经研究了多年的纳米晶体技术。这些微小颗粒的厚度只有人类头发丝的数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种检测血液中蛋白质浓度的试验可以检测出卵巢癌。这一发现使科学家们离发明能尽早诊断这一癌症并进行有效治疗的诊疗仪更近了。不过,研究们提醒说,目前该检测技术还不是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天花、伤寒、结核等流行病得到一定的遏制,癌症的危害性日益凸显出来。西方国家的医生们为此忧心忡忡,1907年,一些有志于癌症研究的医生和科学家发起成立了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以深化癌症研究并推广相关知识。如今,AACR已经成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致力于全面创新和高水准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假定医生们发现了一种能比现行其他任何治疗疗法都更好的抵挡某些癌症的药物;其次假定提取治疗仅仅一位癌症患者所需足量的该种药物需要砍伐好几株成龄树木;最后假定世界上没有此种树木可供开采。问题是您是否情愿采伐此树来提取该药? 实难应答的棘手问题,对不对?但这又的的确确是一个每时每刻都令医生、癌症患者和环境保护积极分子牵肠挂肚的问题。下面是关于这个引起群情激奋之拮难问题的科学讨论。  相似文献   

17.
科技视野     
VC对癌无效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市一家医院的医生们指出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并无效果。临床实践表明,使用大剂量VC的癌症患者存活率并不比使用安慰剂的高。这项报告实际上是对两项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波林建议的反驳,波林是VC治癌和其它疾病的长期倡导者。谭索译自《Science》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鼠身上的试验表明,转基因癌细胞可以表达一种抗癌细胞因子移生于肿瘤,并抑制其发展。五年前,纽约市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循环肿瘤细胞(CTCs)既可以移生于新的转移瘤,也可以再回到原发肿瘤细胞。正是利用CTCs的这种双向运动,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们给小鼠注射了转基因CTCs,可表达一种抗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近20年的研究,科学家们最近找到了揭开有关癌症多发家族这一医学之谜的重要线索。这里首次得出令人无法致疑的结论:癌症确与遗传有关。美国波士顿丹那——佛尔博癌症研究所的弗雷德里克·李博士自1968年就一直对一组特殊家庭——其家庭许多成员及其家属在成年初始就患有乳腺癌、脑癌或肺癌。到1990年年底,李博士及世界其它国家的科学家们已集中研究了近100个这样的家族,李博士最近得出结论:这些家族成员携带有致癌基因。  相似文献   

20.
迁徙的昆虫     
在北美大陆,农民们最早察觉到风与昆虫的关系,他们发现,某些昆虫大量出现的时候,也正是某种来自特定方向的风劲吹的季节,于是人们猜测,是风带来了那些昆虫.这个猜测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得到了证实的机会,当时科学家们已经可以用飞机在高空中采取大气样本了,人们在距地面1.5千米的高空大气中惊讶地发现了很多东西:各类昆虫、蜘蛛和微小的生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