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设想一下,在盛夏之夜,你想出去消消暑、散散步,在通往街心花园的路上为你照明的是飘着幽香的花草,而不是传统的电灯,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感觉呢?相信这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已不那么遥远了,因为生物技术公司Bioglow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株可商用的发光植物。在过去的30年里,有些植物一直被描述为可以发光。然而这些植物要么借助染色、要么需要经过化学处理,或者通过紫外线的诱导才能产生短暂的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你认为这些会发光的花要么是魔术技巧要么是假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它们可都是真实的花。那么,荧光花是怎么来的呢?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神奇的化学制剂,将它喷洒到你喜欢的树叶或花上,然后将一个发光装置放置在附近,植物就会立即荧光闪闪,效果十分惊人。这种惊人的效果甚至能让普通植物来个大变身,从貌不惊人立马变得光彩夺目。而且,这种荧光花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让你挑选一种对人类最重要的动物,你会选谁呢?在爱因斯坦看来,答案很可能是蜜蜂。他曾经警示世人说,如果蜜蜂完全消失,那么人类也许只能再活4年。为什么小小蜜蜂的生存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危及人类的生存?我们都知道,植物要正常地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授粉才行。自然界传播花粉的方式有两种,要么随风飘散,要么搭昆虫的便车。全世界有1300种植物跟人类生活有关,目前证明有1100种需要昆虫传  相似文献   

4.
人类疾病进入个性化治疗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如心脏衰竭的沃伦·韦格尔接受常规治疗 ,也许现在早已离开人间了。韦格尔属于在许多方面———从癌症到抑郁症———医治无效的人群 ,他们要么对治疗药物没有反应 ,要么呈现毒副反应甚至致命反应。糖尿病专家戴维·阿尔特舒勒尔说 :“每次为新患者开出处方药物时 ,我都知道此药很可能毫无帮助并可能对身体有害。”事实上 ,常规的处方药物使 2 0 0万美国人病情严重恶化并导致每年 1 0万人死亡。但“一种处方适用所有同一种病”的时代正在终结 ,因为目前医生们已在学习识读患者独特的遗传信息编码并据此开出更加适合的处方。辛辛那提大学医…  相似文献   

5.
<正>抗癌药还是不够智能1966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神奇旅程》向观众们展示了一种“微型机器人”:五名科学家被缩小后,乘坐一艘被缩小的潜艇顺着血管进入一名科学家的大脑,他们的任务是清除掉这位科学家大脑中的血凝块。这个故事情节在20世纪看来遥不可及,但进入21世纪后,微型治疗机器人渐渐离我们不再遥远……提起癌症,我们并不是没有抗癌药,而是这些药物目前还存在一些难以精准治疗的问题:要么敌我通杀,要么无法有效到达癌细胞。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家最近在分析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对农作物的影响时发现,哪怕在环境中只有极低剂量,一些常用药物(例如双氯芬酸和布洛芬等)也会对多种常见农作物(例如生菜和萝卜)造成影响。科学家对此很关注,因为现有废水处理系统无法从污水中除掉很多种化合物。这项研究调查了可食用植物的一系列改变,例如植物中水分含量、根和嫩枝长度、植物总体大小和光合作用效率等。结果发现,许多药物都以非常特异的方式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植物所受到的这类影响,又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界曾经流行一种“无黑论”的说法,即在自然界是很难见到黑色花的,甚至可以说,在自然界里根本不存在黑色花。“无黑论”认为,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环境中,黑色花是最容易被淘汰的。首先,黑色花暗淡无光,既不鲜艳,又不漂亮,很难招蜂引蝶,尤其在夜间更难被昆虫发现,在传粉、授精和繁殖后代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自花传粉,则容易造成品种退化,要么“改头换面”抛弃黑色,用别的颜色取而代之,要么自行消亡退出舞台。其次,黑色能吸收太阳光中所有波长的光波并转化为热能,而花朵是极为娇贵幼嫩的,所以黑色花经不住太阳的灼烤,它升温快、蒸腾快、失…  相似文献   

8.
<正>转基因食品已经存在超过30年,但它们至今仍在激起激烈争论。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对不少人来说,美国迈阿密市要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度假地,要么是好莱坞犯罪片中惯用的场景地。然而,该市1983年却永久进入了科学编年史,因为科学家在这里首次宣布:我们可以把基因(DNA片段)引入  相似文献   

9.
王民 《科学通报》1987,32(9):680-680
一、引言 在氢键铁电体硫酸三甘氨酸[分子式(NH_2CH_2COOH)_3·H_2SO_4,简称TGS]及同类晶体中仅存在180°铁电畴,要么所有畴的自发极化强度P_5同向排列(单畴,见图1a),要么相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惯于以耸人听闻的方式解读泥炭人:他们要么是罪犯、性变态者,要么是受到残酷折磨的殉人。而最新研究则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11.
植物染料     
在化学染料出现之前,人们一直用天然的植物染料染衣物。这些植物染料大多为中药,其中的药物成分与色素一起被衣物吸收,对人体具有特殊的药物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陪葬之迷     
《大自然探索》2006,(9):68-69
乾陵的陪葬墓共有17座.在中国古代,陪葬帝陵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因此陪葬帝陵者要么是皇亲贵戚,要么是功勋卓著、位高权重的大臣.在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三座大型墓葬.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哥伦比亚大学James P.Kutney报导:他和他的同事已经能够用培育植物组织细胞的方法定量地提取某些有意义的抗癌药物。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且所选用的植物又比较稀少,因此,由植物中获得的许多有效药物都必须依靠人工提取。不同品种的植物细胞的培育是在液体介质中进行的。先把欲用的植物剪成一定的大小,进行消毒,并把它们嵌进固体物质内,其固体物质称为肼胝体。然后把它们一齐放入含有特殊激素和高营养物的液体介质中进行培育。实验表明:如果欲提取的药物存在的话,那么,在培育过程中,细胞会沿着剪下物的边缘不断生长,随之,胼胝体内的细胞也逐渐增加。在实验室,每缸可以培育出15加仑的细  相似文献   

14.
在《失落的“伊甸园”》一文中介绍了生活在塞舌尔群岛上的各种动物:乌龟、青蛙、蜥蝎、螃蟹,还有各种海鸟。令生物学家们着迷但也不解的是,许多来到海岛的动物在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要么变成了“巨人”、要么成为了“侏儒”,如巨型乌龟和只有蚂蚁大小的侏春蛙。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一出现在地球上,便开始与植物打交道了.千百万年来,人们不断地取用和改造植物,从中获取粮食、纤维、燃料、药物等.人类对植物界的干预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很少有人想到,植物也会干预人类的社会生活,影响人类的社会发展.事实表明,不同地区的植物不仅会影响当地人民的饮食起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那个区域的风俗和文化.  相似文献   

16.
慎用性药     
性药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治疗性功能障碍药物,如中药鹿茸、蛇床子、淫羊藿、海狗肾、阳起石、肉苁蓉、露蜂房等,还有从植物中提取的生物制剂如痿必治,以及性激素类生物制品;二是用以加强性兴奋,刺激性活动,增加性反应的药物,如中药斑蝥制剂、苯苄胺等。此类药物多数毒副作用大,如斑蝥制剂可引起蛋白尿、血尿或膀胱、尿道急性炎症等;还有一类并不属于性药,主要用于滋阴壮阳、强身健体,属滋补类的保健药品或食品,如紫河车、枸杞、核桃仁、韭菜及一些动物肾脏等。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一出现在地球上,便开始与植物打交道了。千百万年来,人们不断地取用和改造植物,从中获取粮食、纤维、燃料、药物等。人类对植物界的干预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很少有人想到,植物也会干预人类的社会生活,影响人类的社会发展。事实表明,不同地区的植物不仅会影响当地人民的饮食起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那个区域的风俗和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冷水让人窒息的现象,被称为冷休克反应。当皮肤中的冷受体受到突然刺激,会导致不由自主的喘气,大约1分钟后,引起换气过度。如果你掉进冰冷的水中,根本等不到低体温症出现,冷休克反应就会杀死你。要么第一次喘气就会让你的肺充满水(你瞬间溺毙),要么换气过度会让你根本无法游泳。在英国,被水淹死者中67%都是游泳好手,而且其中过半被淹死时都离岸边或船不到3米。  相似文献   

19.
正合成生物学又有了一项新的突破。2015年9月10日,斯坦福大学一研究团队在《科学》网页版报告称,他们在实验室用常见植物生产出了化疗药物的原始成分,这种抗癌成分原先来自于喜马拉雅山的一种濒临灭绝的名为桃儿七的植物中。从历史上来看,人类一直都在用植物制药(现代药品中近半是用植物做出来的)。但如果植物自身不给力,生  相似文献   

20.
过去只有等到孩子出生之后父母才能发现孩子是否具有悲剧性的遗传缺陷。为此胎儿检查技术有了两个突破:首先是羊膜穿刺,这在怀孕的第15周就可鉴别胎儿是否异常;二是通过绒膜绒毛取样在怀孕的第10周进行检查。两种方法虽然都没有危险性,但是一旦确定出存在遗传缺陷就迫使即将为人父母的夫妇作出无奈的选择。要么抚养一个可能具有严重先天性缺陷的孩子,要么去经受流产的痛苦。现在借助新技术,可能把有缺陷基因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