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生理病理特点及DWI表现.方法对6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行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可见双侧小脑、内囊后肢、枕顶叶深部白质、胼胝体、脑干等白质区域异常信号,常规MRI为长T1长T2信号,DWI弥散加权图呈高信号.结论根据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生理及病理特点行DWI可对本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使用扩散张量成像数据重建脑白质纤维的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MRI)可以获得扩散的方向性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无创地重建人脑的白质纤维,而且这也是目前在活体上重建脑白质纤维的唯一方法.然而由于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成像技术的限制,纤维重建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DT-MRI的数据是离散的,而所要重建的纤维是连续的;而且由相对较低的MRI空间分辨率所引起的部分容积效应会影响DT—MRI的数据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跟踪算法.该算法结合经典物理理论,利用纤维跟踪过程中待定方向点周围相关体元的主向量与分量各向异性(FA)值来计算纤维跟踪线的前进方向.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相对较好地解决重建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从重建的效果看,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脑白质纤维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基于正则化的SPACE-RIP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并行磁共振成像可以提高成像速度和图像分辨率,但这是以牺牲重建图像的信噪比为代价的。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的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算法,降低由于阵列线圈的几何相关而造成的信噪比损失。以预扫描图像作为最后重建图像的先验信息,用L曲线方法求解最佳正则化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大限度地减弱噪声对重建结果的影响,当SPACE-RIP并行成像技术的加速因子达到4时,仍可得到高质量的高分辨率重建影像。重建后的图像质量良好,对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并行磁共振成像可以提高成像速度和图像分辨率,但这是以牺牲重建图像的信噪比为代价的。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的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算法,降低由于阵列线圈的几何相关而造成的信噪比损失。以预扫描图像作为最后重建图像的先验信息,用L曲线方法求解最佳正则化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大限度地减弱噪声对重建结果的影响,当SPACE-RIP并行成像技术的加速因子达到4时,仍可得到高质量的高分辨率重建影像。重建后的图像质量良好,对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fMRI)技术可以显示大脑各个区域内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液氧合状态所起的磁共振信号的微小变化 .fMRI作为无损和动态的探测技术 ,已日益成为观察大脑活动 ,进而揭示脑和思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对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生物物理机制作了简要的描述 .然后分别介绍了脑高级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环节 .最后给予了脑高级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展望 .  相似文献   

6.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尽管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数据驱动分析方法,但是在执行独立成分分析之前,需要确定好独立成分的数目.准确地估计出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中独立成分数目对减少过估计或者低估计能起重要作用,目前有许多信息理论准则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独立成分数目估计中,但通常容易出现过估计现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效检测准则的fMRI源信号数目的估计方法.模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平滑数据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将该方法用于真实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中,可以减少色噪声下真实数据的过估计,对功能磁共振成像源信号数目的估计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PC机处理磁共振弥散张量数据示踪三维脑白质纤维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示踪技术进行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方法:对8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头部磁共振弥散张量检查,使用弥散加权-回波平面成像序列(重复时间8 000 m s,回波时间80 m s),b值为1 000 s/mm2,25个弥散方向,扫描层厚4 mm,无间隔,矩阵120×120,扫描野24 cm.使用PC机软件分析弥散张量数据并示踪三维脑白质纤维束成像.结果:每例实验对象的三维示踪结果显示连合系、联络系和投射系各种脑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和其在三维空间的走行,与解剖学所描述相对比基本一致.结论: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各种脑白质纤维束.不仅可以用于解剖学教学,还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对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平衡针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于针刺平衡针前后分别进行磁共振腩功能成像扫描,应用功能连接方法处理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数据,针刺前后两组数据采用组间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后的双侧颞中回、双侧眶上同、双侧尾状核头、双侧岛叶、左侧腹背侧核、双侧额上回...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功能连接图和有效连接图的显示方法,并在Matlab环境下编写界面实现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10 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恶性肿瘤治疗疗效早期评价以及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一种,是目前唯一应用于临床的可测量人体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方法.它通过测量活体组织内的水分子弥散运动,从而为早期评价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综述了功能磁共振尤其是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恶性肿瘤早期疗效评价及淋巴结良恶性鉴别的研究进展,认为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功能成像检查方法,通过其高分辨率以及功能成像的特点在以上两方面已经显示出较PET/CT 更大的优势,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基于USB 3.0总线结构的数字化多通道核磁共振成像谱仪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通信可靠性,同时满足控制系统进行多通道扩展的需求.使用高速的外部内存芯片存储脉冲序列元素以及采样数据,可以有效提高脉冲序列的执行速度和数据传输效率,从而实现非质子MRI中的快速成像序列.该系统已在Bruker 4.7 T成像系统上完成初步联调,成功获取了高质量的水模自旋回波1H MRI图像和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23Na MRI图像,证明了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确定了国人脑干的正常值范围,4径线为:11.94mm、22.58mm、14.0mm、12.36mm;3径线为:18.65mm、26.73mm、20.31mm;2径线为27.66mm、45.93mm.与日本人、欧美人相比,与日本人较接近,而与欧美人有一定差别,并指出这种差别人种差异所致.临床发现肿瘤生长部位的前后径明显增大.其正常值范围可作为诊断标准.用其判断脑干肿瘤组和OPCH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MRI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伟 《甘肃科技》2009,25(3):151-152
探讨MPd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80例膝关节外伤病史的患者,经MRI检查单纯骨挫伤15例,合并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5例,韧带损伤20例,关节腔积液60例。韧带损伤65例;单纯骨挫伤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变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地图状,病变内部信号欠均匀,边缘模糊不清,未见骨皮质的断裂,骨轮廓未见改变。韧带损伤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肿胀,其中部分断端有移位。T1WI上信号轻度增加,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或局部肿胀增粗,信号增高,仍可见连续存在的纤维低信号。交叉韧带损伤在矢状位他研显示最佳;MPd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的敏感性为100%,能全面评估膝关节的损伤,减少患者误诊及漏诊率,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了MRI系统中所使用的正交调制、正交解调、正交激发和正交接收的概念。正交调制的目的是产生单边带RF激发脉冲,以避免激发镜像层面。正交解调能够区分正负频率,克服图像数据空间定位的不确定性。正交激发和正交接收是指运用圆极化RF线圈。指出在MRI系统中,这些正交处理是系统最佳化所要求的。阐述了这些正交处理所要求的条件以及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在系统设计和机器调试时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偏身萎缩症文献记载很少,病因不清,本文报道1例额顶交界区单个病变对侧偏身萎缩的病例。某患者:男,17岁,学生。2年前有时自感运动后右侧肢体发酸,右肢运动稍感不灵活,家人发现其右侧肢体肌肉比左侧消瘦,曾行颈椎M RI检查,颈椎颈髓未见异常。两年来家人发现其右侧面颊、躯干、肢  相似文献   

16.
基于MRI的肝硬化程度的计算机辅助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将肝脏纹理特征与形状特征相结合以实现计算机辅助诊断肝硬化程度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分割技术从腹部MRI中分割肝脏区域,并提取肝脏区域的纹理特征与形状特征;然后用共轭梯度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基于该网络与纹理特征计算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并利用形状特征计算肝左叶钝化的程度;最后结合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肝左叶钝化程度进行肝硬化程度的诊断.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腹部MRI图像,证明了其对肝硬化程度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神经网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郑跃成  王玉斌 《甘肃科技》2009,25(12):155-156
探讨颈部MRI与X线片对诊断Hangman骨折的优劣比较。13例病例给与颈椎正位,侧位X线检查,颈椎MRIT1WI采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MRIT2WI采用矢状位检查;MRI所见13例均有椎旁软组织信号异常,软组织肿胀,未见明显骨折线;7例Ⅰ度颈椎前脱位,8例脊髓挫裂伤有水肿,5例脊髓无明显损伤;X线片见13例第2颈椎椎弓根部均有明显骨折线,其中7例椎体有Ⅰ度移位,6例颈2椎管前后径变宽,2例颈2椎体下缘有小骨折片;在Hangman骨折中,颈椎X线片可清晰的显示骨折线,具有诊断价值;MRI对脊髓与周围软组织系统损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安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阐明了单边型非均匀场的特征是垂直和平行于表面方向分别存在巨大梯度和均匀场。揭示了对样品表面层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分析的物理原理。针对这种非均匀场MRI的特定条件,对物理设计要点比如90°,180°RF脉冲、编码方式、脉冲序列等提出了要求和限制。由对静态巨大梯度引起的扩散效应的定量计算数据对回波时间提出了限制条件,从而确定对编码梯度、RF场强度的要求,以及可实际运行的RF脉冲类型。定量计算了人脑单层面成像的时间,论证了介入应用的禁戒性。指出单边型非均匀场MRI的优势在于轻巧、便携、灵活,不受场合、地域、样品尺度等的限制,可在广阔的领域以非侵入式、非破坏性方式对任意大样品的表面层进行MRI分析和测量。  相似文献   

19.
阐明了单边型非均匀场的特征是垂直和平行于表面方向分别存在巨大梯度和均匀场。揭示了对样品表面层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分析的物理原理。针对这种非均匀场MRI的特定条件,对物理设计要点比如90°,180°RF脉冲、编码方式、脉冲序列等提出了要求和限制。由对静态巨大梯度引起的扩散效应的定量计算数据对回波时间提出了限制条件,从而确定对编码梯度、RF场强度的要求,以及可实际运行的RF脉冲类型。定量计算了人脑单层面成像的时间,论证了介入应用的禁戒性。指出单边型非均匀场MRI的优势在于轻巧、便携、灵活,不受场合、地域、样品尺度等的限制,可在广阔的领域以非侵入式、非破坏性方式对任意大样品的表面层进行MRI分析和测量。  相似文献   

20.
现在,对于脑科学的研究,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宏观层次,脑成像都是其有力的工具.脑成像不仅是指大脑解剖结构成像,更重要的是脑功能成像,即结合图像来分析脑的功能活动(生理、病理、感知或认知的),从而揭示脑功能的奥秘.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对脑活动非损伤宏观成像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